浅析亚热带地区的城市广场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qianlan9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广场是城市的开敞空间, 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广场既是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建筑空间, 也是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特色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不同环境气候特征下的城市广场的要求和建设目标必然有其各自的特点和要求,任何模式都不是可以照搬的。
  本文以城市设计的角度,首先指出亚热带地区城市广场的建设目标,探讨现代亚热带城市广场的设计问题,目的在于总结出亚热带地区广场的绿化、地面铺装、建筑小品、水体等空间环境构成要素的生态设计要点。
  
  关键词:亚热带地区城市广场
  中图分类号: P9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其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这类气候在东亚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它地区由于降水较多,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对于亚热带城市广场设计的基本目标
  2.1 广场功能 ——重视人文关怀
   不同的情况会产生不同的使用要求,我们设计广场时,一方面要尽可能地使该广场具有一般广场的共有功能,以迎合广场同多样化发展的趋协,另一方面要根据广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所处的周边环境,确定出它的性质,进而明确其独有的功能,使功能和性质相匹配。比如,交通集散广场的主要功能是解决人流、车流交通集散,我们在设计亚热带区域的城市广场时,一定要充分了解人的行为规律和心理需求,以创造出适合于人需要的广场空间。
  2.2形象塑造 —— 具有地域文化特征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富魅力的外部空间形式,是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特点和审美的舞台,因此城市广场设计的形象不应靠景观拼凑和简单地模仿国外的广场模式获得,而应注重广场文化内涵建设,将社会文化和历史文脉考虑进去,运用园林艺术美学理论,合理设计广场上的建筑小品及绿化,在造型、色彩、质地、尺度等方面仔细推敲,反对急功近利和粗制滥造。总之,我们设计出来的广场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征;让置身于其中的人们得到无尽的艺术享受,成为城市的“实力名片”。
  2.3环境塑造 —— 尊重自然
  生态城市中的开放空间首先应该生态化,体现对回归自然、尊重自然的再认识,再强调。由于亚热带地区夏季气候闷热,因而我们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就要合理组织广场的空间布局;在绿化上综合考虑亚热带区域的气候和植被特征,坚持乔、灌、草的科学搭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水体景观,使广场的空间环境与城市整体环境相协调。
  
  
  3基于亚热带气候的广场设计指导思想
  3.1广场中的空间环境分析
  3.1.1广场的尺度
  广场大小并非简单的面积问题,它是受活动内容、结构布局、视觉关系、光照条件、空间围合、周边建筑等诸多因索共同制约的,同时也与相邻空间的对比衬托有关。
  例如在欧洲许多中世纪城市,人们走在狭窄弯曲的只有2-3m宽的街道中,突然进入一个也不过20—30m宽的开敞地带,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广场感觉。广场周边摆着咖啡座和鲜花,整个广场充满了生气,尽管面积不大,却让人感到这小小的空间己成为生活的必需。这才是真正的广场意义所在。相反,有些广场面积不小,但除了让人感到空旷、渺小、无所依靠外,并不能夠引发交往和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如果广场实际面积并不大,但却缺少可供活动的设施和休息的依靠,也会使人产生“ 广而无场”和“大而不当”之感。
  
  3.1.2广场的色彩
  人对色彩有多种感觉,首先是温度感,如色相中的红、橙、黄为暖色调,绿、青、紫、白为冷色调,灰色为深思、朦胧,为中间色。因而,在城市广场设计与建设中,如何根据广场的性质与环境等正确地选择广场的基调色,是创造宜人广场空间与相宜广场气氛不可缺少的手段。尤其是在亚热带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那么在广场色彩的设计上就更应该偏重冷色调。同时也要与周围建筑的色彩相协调。
  
  3.1.3边界效应
  心理学家提出了边界效应理论,指出环境中受欢迎的逗留区域通常有可依靠的边界。人在环境中总是选择那些视野开阔同时又可防卫的空间,即可停留和观察,又不会处于众目睽睽之中。因此在边界地区应设计可供人们停留的环境设施,可遮荫、纳阳光、闭风雨的防卫性空间。大树、自然地形、台阶、柱廊等都是可依托物。
  3.2基于亚热带气候特点,广州东站中心广场的借鉴意义
  3.2.1明确广场分区
  广场的其本功能要求主要有缓解交通、调节小气候、提供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根据功能,以广州东站中心广场为例,东站中心广州主要分为3个功能区,靠近火车东站部分为主要公共活动空间以开敞为主;中间为主要特色景观区以及主要绿化区。同时采用地下停车的方式,缓解周边交通。
  3.2.2绿化——以营造林荫步道为主
   绿地是环境建设的基础,是现代广场必不可少的生态元素,广场上的绿地不仅能增加广场的表现力,还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有助于形成有生命力的空间。
  亚热带城市绿地较之温带、寒带地区,肩负的使命有两点不同:一是亚热带夏季太阳辐时强烈,因此绿地的任务不仅是美化.广场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创造阴影、风及调节湿度来改造微气候。二是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要注意植物间的搭配和层次感。
  东站中心广场目前东西两边的林荫步道、广场内的树阵,利用树荫创造丰富的树下空间。建议在中心广场内增加乔木与硬质铺装相结合的树下休憩空间,这样避免了之前“大草坪”的不可亲近性,增强了人对自然和景观的参与性。
  依据广州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特点,应遵循“春花、夏荫、秋色、冬姿”的原则,乔木的选择也尽量选择分枝较高的树种。
  3.2.3地面铺装——使用天然渗水型材料
  由于太阳辐射强,温度高,所以广场的硬质铺装面积不宜过大。对于东站中心广场,在靠近东站广场的公共空间设计大面积硬质空地,可以帮助疏散火车东站的旅客。
  对于广场的铺装材料的选择,依据自然生态的思想,我们提倡采用石板、石块、面砖等常见的天然型材料,少用诸如花岗岩、人理石之类的过度人工加工的高档型材料,因为这类材料不仅耗费大得多,而且难以解决雨水的防滑问题。
  面砖的色彩选择上,也要尽量以冷色调为主。铺装以简单大方为主,同时更应该注意铺装肌理的设计。
  3.2.4水景设计
  水是城市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因而水景在广场空间中往往是人们观赏的重点,它的静止、流动、喷发、跌落都成为引人注目的景观。水不仅有观赏功能,还能降低噪音,增加湿度,降低温度,在夏日改善小气候,因此在气候温暖的亚热带区域其意义尤为重要。
  在广场空间中,水体可以考虑是静止的或运动的,静止的水面能够产生倒影,使空间显得格外深远,特别是夜间在灯光的照耀下产生的倒影可使空间显得倍加开阔;运动的水有流水及喷水,流水的作用,既可在视觉上保持空间的联系,又能划分空间与空间的界限,喷水的作用则可以丰富广场空间层次,活跃广场气氛。同时水体在广场中主要有两种设计形式:水及喷水,流水的作用,既可在视觉上保持空间的联系,又能划分空间与空间的界限,喷水的作用则可以丰富广场空间层次,活跃广场气氛。
  结合气候特点,广场的水环境设计不单单要有观赏性,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人的活动进行亲水设计。
  3.2.5增加生态性小品
  在硬质铺装集散广场上增设大树与座椅相结合的休憩小品和遮挡风雨的亭、廊。现在的广场聚会中除了人面积生硬的铺装外看不到任何休憩设施,尽管是在开敞空间里,人们也总想找个有点隐秘的地方休息,不想处于众目睽睽之中,特别在受太阳炙考的夏日。
  同时在林荫大道下集中设置一些室外咖啡座,利用高大树荫的阴影为人们提供公共交流的场所。这样就可以提高东站广场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刘骏、蒲蔚然.广场设计与行为研究[J].华中建筑,1997, 15
  [2] 杨宏烈.广州亚热带城市的绿化原则[J].广东园林,2001
  [3] 谢浩.聚焦现代亚热带城市广场建筑特色[J].创新之道,2006
  [4] 赵红红,阎谨.亚热带地区气候环境特征及城市外部空间设计[J]华中建筑,2005
  [5] 俞 芳.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广场.规划与观察, 2002(3)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物采纳应用外墙涂料装饰为城市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它具有色彩丰富,建筑负荷小、安全性好、价格低廉、施工简便、工期较短、耐久性好和容易更新的特征,但因为多种理由,时常会出现颜色不均匀、掉色、粉化和卷皮脱落等现象,涉及正常应用效果和表面,使得人们对建筑涂料作为外墙饰面产生了猜疑,其实这不是涂料本身的质量难题,原因是存在对它的性能和适用性不了解,施工操纵和对其自已本身质量控制不妥使得的。  关键词
摘要: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新兴行业,但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工程监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经验,就建设工程监理企业风险引起的原因进行探讨,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企业自身等方面引起的风险,并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施工单位;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 U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城市各
中图分类号:TL372+.2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全方位的,有其独特的重要性,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对项目、对公司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重要性  【Abstract】En
摘要:采用新型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是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做好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本文结合住宅建筑墙体节能工程实例,从墙体材料、墙体施工与安全方面阐述了墙体节能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要点,总结了墙体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墙体节能;质量监督;质量控制;质量通病;防范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
摘要:针对当前建设市场招投标中出现的串标现象,从投标人、招标人、代理机构、评标人、监管人等方面总结并分析了串标现象存在的原因。另外从加大打击串标力度和消除隐患途径方面提出了防范串标的对策和建议,有效促进了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投标;串标;对策建议;责任追究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招投标制度是一种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市场资源优化
摘要:水电站钢结构质量的好坏和焊接施工密切相关,然而焊接变形却影响了水电站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一定要做好焊接变形的质量控制。本文介绍了水电站钢结构焊接变形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從焊前控制、焊接中施工技术、焊后热处理三方面提出了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为焊工施工提供操作依据,提高钢筋焊接水平,确保钢筋焊接质量。  关键词:水电站;钢结构;焊接变形;质量控制  Abstract: hydropower st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各地的城市建设在如何促进城市从外延式拓展向内涵式发展方面均有了实质性的行动,而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也促使许多大城市开始日益重视城市内部的复兴和旧区的改造建设,如在大中城市中,旧城改造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城市建设新增项目的主要表现形式。文章结合汕头旧城区西片改造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旧区;改造;规划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为汕头市的发
摘要:供电设施与建筑内的住户密切相关,供电设施安装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本文就建筑内的电力电缆、母线槽及配电箱等主要供电设施的安装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供电设施的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供电设施;电缆;母线槽;配电箱;安装;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建筑电气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结构体系也日益复杂,从而使抗震设计工作成为了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建筑工程实例,总结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路,对结构进行详细的弹性和弹塑性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可供结构抗震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抗震性能;结构分析;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抗震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