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梦,最忆是水色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antoni198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喜欢江南的水,尤其是江南古城的水。在淮北平原生活得久了,第一回到江南,见到流水穿街过巷,入院翻墙,家在水中轻轻漂浮,水绕家缓缓流淌,激动得我大呼小叫……后来终于明白了,读水听水,以圣水为最高,可是圣水在哪?寻寻觅觅——它在江南——在人间的天堂,也是天堂的人间。千万年来,它把那么多的风云、雨雪、草木全收留身边,把沧桑演绎成流水,把思想生长成花朵,只让灵犀者顿悟,只让渴求者静禅。
  在大自然怀抱中的阳澄湖畔,河港纵横,阡陌苇香,绿野遍布,尽现江南水乡田园风光。透过水色,去寻找一段红色的记忆,抗战期间,阳澄湖的芦苇荡里,到处燃烧着不熄的抗日烽火;沙家浜的水乡里,勇敢的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的人民群众,机智勇敢地与日伪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战斗诗篇,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抗战画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心中那缕缕说不完道不尽的情愫,无时无刻不使你流连沉醉,悠然忘返。
  红石民俗文化村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小村依水而建,宽阔水面,渔翁垂钓,橹声咿呀,苇叶青青,一派水乡恬静,新篁、荷塘、小溪,一片农家景象。与之毗邻的水榭、栈桥把游客引向碧波之上,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上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泛舟芦苇丛中,摇曳顾盼的苇秆,娇嗔腼腆,跟你簌簌地打着招呼;鸟儿婉啼,凉风习习,苇香扑鼻,间或还有野鸭扑楞楞地钻出来给你出其不意的惊喜;变幻迷离的碧水,在涤荡着游人的胸襟,使你豁然开朗,领略水天一色之意境,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转战芦苇荡情景的场所。
  西风起,蟹脚痒,到沙家浜品尝纯正的阳澄湖大闸蟹,领略“持螯赏菊,对酒当歌”的江南水色之意境。此时,阳澄湖大闸蟹汲取了一年的天地精华,硕大肥满,那晶莹的肉,那膏腴的黄,是水乡百姓的福祉,也是江南水滋味的奉献。大闸蟹挑动起的食欲被暖暖秋阳和习习凉风掩藏在水面下,足以享受独特的饮食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一种铿锵高昂的激情在心底涌动、燃烧,淡淡的情愫瞬时洇洇地浸入心坎……
  浩淼湖水的一角,只有春来茶馆招牌依然,令游人疑惑的是春来茶馆怎么变成了两层?而且没有了阿庆嫂?原来真正的春来茶馆在另一边!它们都叫春来茶馆,恐怕也都出于生意眼吧。望虞台的茶座依着有“小西湖”之称的尚湖,传说姜太公当年便是在这里钓鱼,它叫人一阵迷惑:有什么痕迹在这里留下吗?没有。隔着粼粼湖水,高高耸起的便是虞山。若三五知己,倚窗落座,一杯热茶在手,散发幽幽清香,边品茗边叙旧,一个静静的世界,承受着静默,只有青山隐隐,倾听湖水婉约叙述那种种有记载和没记载的故事,默默祈祷与吟唱。
  苏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名。“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小桥水巷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苏州文化的重要特色就是水文化,水文化是苏州文化的鲜明特征和个性标志。
  “姑苏第一名街”山塘街,历史文化悠久,清乾隆年间,著名画家徐扬创作的《盛世滋生图》,其中一街画的就是山塘街,展现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市井景象。如今走过近1200年后,仍保留着一街一河、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其建筑精致典雅,疏朗有致,街面店肆林立,会馆集聚。
  少妇摇曳的小船,穿过一座座小桥,划过一道道不同的美景,你在船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撑船的少妇突然唱起了苏州小调,那温软柔润的歌声,将游人带到那遥远的采莲何田田的夏日……沿河两岸,家家户户都见水,水就是他们的家。水滋润了苏州,水给了苏州城灵性、韵味和活力。
  小桥流水,且借这典型的景色衬托江南天空,那构图能不能舀起粼粼的波纹,还有姑苏那2500年的风尘?夏风翻飞,乱云横渡,时光的轨迹无从追踪,记忆的走廊却涌现泛过河面的游船,悠悠看尽两岸景色,细细一想,1987年那年国庆,我初临苏州的岁月是何等匆匆。明明一脸的意气风发,转眼三十个春秋已经化为灰尘,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期间又来过两次苏州,记得2007年的情人节那天,雨丝绵绵,船娘立在船尾,一面摇橹,一面唱起小调,沿河把我摇到盘门。我站在水陆城门上指点长短,任那毛毛雨轻轻飘洒,但觉历史风云就在脚下缓缓掠过。可是今天炎热难耐,傍晚之风依然掀不起丝毫凉意,雨更不知躲在何方不肯现身,叫人特别想念那年的凉爽。还记得那晚我在十全街上闲逛,秋雨淅淅沥沥而下,我躲进二楼的一家书店避雨,八分钱要一壶绿茶,慢慢消磨时光,直到书店打烊,我撑着雨伞下楼,那哗哗的雨声挟带着凉意,好像就要淹没整条寂静无人的街。直到后来,在夜深人静时分,那凉意沁人的场景总会突如其来地在我脑海一闪。可是时光流逝再也抓不回来,那年秋天、那日的秋凉,已遁入过去,任我如何回首也无力触摸。
  朋友说,水至清则无鱼。可是在至清的高原水中一样有鱼。而那种鱼与浑水中的鱼的唯一区别,就在于其无鳞。无鳞意味着什么?可能是无需防患吧。人与人相处也能如无鳞之鱼那般无所防患地彼此生活在一起,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呀!在苏州生活就是这样的美好。
  作為文人,江南一游,便一定是要顺着水路找一找文人的。若将绍兴比喻成一部漂在水上的书,那么鲁迅故里无疑就是全书的精华。鲁迅故里不仅保持着鲁迅当年生活过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是原汁原味立体解读中国近代文豪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绍兴的“镇城之宝”。
  走在鲁迅故里的小街上,游客潮水似的涌过来又涌过去,有人用手上的扇子摇呀摇的,力图谋得一丝凉风,一入当年鲁迅求学六年的“三味书屋”,便有老房子一股幽幽凉意,那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塾师寿镜吾仿佛就在眼前,真正领悟到“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的精确与深刻。著名的咸亨酒店和旧时绍兴其他酒馆一样——曲尺形的柜台,古朴的陶制酒坛,马口铁制的窜筒,醇香的加饭酒以及那入味的茴香豆,无不让人忆起那位穿长衫的孔乙己先生,似乎还在表情认真地告诉人们“茴”字的诸多写法,令人颇有回味。孔乙己虽早已作古,但那酒店的名气已经红得不再需要任何广告,来此一游的,恐怕个个都把它作为吃饭的首选,难怪门庭若市,这午饭时间没有一个空位,只有年轻女服务员在来回奔忙。
  还是鲁迅笔下的乌篷船自在,东湖大概也因它而出名。绍兴是江南的水乡,水乡自然是船的世界。乌篷船是绍兴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风景。到绍兴的游客,为了饱览水乡景色,都喜欢乘坐脚划乌篷船。独雇一舟,拨开乌篷,可坐可卧,耳听潺潺流水和“嘎吱嘎吱”的躅浆声,眼观两岸的山水,田园风光,真有“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之感。这是江南中的江南,水乡中的水乡。绍兴的水是一双明丽的眼眸,透露着清纯,智慧与洒脱。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把这悠悠的历史融入这长长的水中。看时赏心悦目,想时回味无穷。
  寻山拜庙,山视而不语,人未彻悟,山却已经大彻大悟;兴至荡舟,水轻起涟漪,人未知柔,水却已泛起温柔款款;读山,品水,为什么不避开匠人修造的沾染尘埃的寺庙,或者亭台楼阁;不避开文人附庸风雅而留下的碑刻,不避开藏污纳垢的思想和视觉,只埋头读自然而本真的山,品至清而净洁的水呢?
  走进江南,给你的是满目的湖水和河水,不在梦中,就在眼前。于是,离开水乡,梦中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在那汪汪水色之中,在虚幻和真实之间,粼粼水波漫来:江南梦,最忆是水色。
其他文献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黄色的花  笑醒田野的梦  甜蜜中孕育着大地的葱茏  凝聚的记忆  等待飞翔  思念里枯荣着岁月的苍穹  一把伞,轻摇着希望  天地间搭建着心中的彩虹  新的里程,借一縷春风  时空里播撒着未来的憧憬  泥土的芳香,指引航行  风雨中寻觅着使命的归程  深深扎下根  理想不再飘零  顽强地萌发着新的生命  责任编辑 谭 滢
期刊
惠安女服装有着“封建头、民族肚、节约衫、浪费裤”的说法。惠安女头戴花色头巾和金黄斗笠,身穿紧身上衣,上衣短小而露出肚脐,下装为阔腿裤,宽大而舒适。根据地区及服装形制
王卓超,1929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长征.是中共七大代表.建国后,历任江西省公安厅厅长兼江西省检察署检察长、江西省副省长,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政法领导小组组长等职.2002年1月逝
期刊
早在11世纪,波斯诗人和天文学家莪默·伽亚谟(Omar Khayyam)就存他的中提到了“虚假的黎明”.这一现象其实是由于太空中的尘埃反射阳光而产生的,加之它总出现在天空中的黄道
摘 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对于刑事侦查工作当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也有了更加规范和具体的要求,这无疑提升了侦查工作的工作难度。想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证据收集工作,并且快速的定位犯罪嫌疑人,就必须要引进先进的刑事技术,不断的提升公安人员的刑事案件侦破水平和能力。本文围绕“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的衔接”展开讨论,分析了现阶段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的衔接发展情况,提出了提升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衔
本文运用随机抽取本院儿科临床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并应用西药治疗的5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的50例同疾病患儿作为乙组,观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酒店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酒店经营过程中开始关注自身的管理问题.因此,要了解我国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思路,在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