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的冥想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5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掉头发,对每个女孩来说都是一个『噩梦』,而美国艺术家Jenine Shereos在好长一段时间里,却欣喜地期待自己能多掉一些头发。
  这份欣喜来自Jenine的一次远足。那天,她像往常一样途经加利福尼亚北部的森林。恰逢雨季刚过,掉落在树底下的树叶全都腐烂了,只留下了光秃秃的叶脉。Jenine越看越喜欢,便捡了不少带回工作室。那时候的Jenine已是一名从事纤维和纺织工艺的艺术家,面对纹理交错的叶脉,她突发奇想:能不能用头发编织成叶脉呢?“要知道,我的头发总是掉得满地都是。”
  人们常用“细如发丝”来比喻事物的纤细,所以要编织发丝谈何容易,这需要Jenine付出极大的耐心。编织一片“叶子”,通常需要花费两到三个月的时间。首先,Jenine需要在一种名为“Solvy”的可水溶性背板上,用钢笔画出叶子的形状和主脉。画好后,便开始编织主脉、侧脉,每当两股头发相交,就需要系一个小结。但最花费时间的是编织那些细脉,错综复杂的纹理让人眼花缭乱。所以Jenine要借助细针如同缝制衣裳般完成编织。最后,将整体放入水中溶解掉背板,就得到了一片用头发编织的“叶子”。“整个创作过程就像一次冥想,让我迷失在无尽又生机勃勃的微小细节里。”
  除了用发丝编织叶脉,Jenine还用头发编织艺术装置。比如在《档案》这一作品中,她在书籍上涂满黏土浆后放入窑中燃烧,使纸片烧毁,只留下一个如同化石般的结构存在,最后她将头发缝合到“书”中作为文本,使“书”与头发合二为一。对此,Jenine说:“我想借此表达身体与思想的紧密关系”。
  除了用发丝创作,Jenine也使用其他“丝”。自从她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参观了一次纤维展览后,便因此着迷。“纤维”启发了她全新的艺术思想,纤维错综复杂的网络如同人体交错的血管,因此她创作了作品《呼吸》,用纤维材料手工制作成人体肺部的模样,设置驱动装置,肺部会因时间变化而进行空间转变。Jenine认为“呼吸”是潜意识中微妙的行为,发生在每一次呼气和吸气之间。“当我们给这个世界留下痕迹时,其实世界已在我们的身体留下了印记。”
  对话Jenine Shereos
  你有什么爱好?
  我喜欢远足,喜欢在旅行的过程中观察大自然。还喜欢画画,小时候常和祖母在地板上画画。
  你还在做公益活动?
  是的。从2013年起,我在布鲁克林的一家残疾人学校当编织老师,教他们刺绣、编织以及雕塑。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在波士顿住了十年,我准备搬家啦!今年夏天,要去布鲁克林做一个展览;到秋天,就要去田纳西州的工艺中心工作,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都要呆在那里。
其他文献
倾城一词,源自一段古老美丽的诗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来被引申形容女子艳丽无比,貌压全城。倾城网,便好比这样一位让人魂牵梦萦的佳人。  2007年,倾城网创办,这是一个以旗袍为主题元素的网络交流与分享平台。10年过去,网站从华服品牌、旗袍文化会馆、旗袍学院等频道,逐渐开展线下旗袍学习班、摄影班等,让人们在满足对“东方美”遥远想象的同时,又让传统旗袍文化与女性礼仪知
陈子福的工作室位于荣昌县城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因为远离街道主干,环境清幽。他喜欢坐在窗边用鹅卵石打磨扇子。一件蓝灰色外套,胸前系一块粗布围裙,一副半旧的老花眼镜半悬在鼻梁上,俨然一副邻家老爷爷的模样。  “这道工序我做了几十年,初学那三个月,每天要拿着重2.5千克的鹅卵石练习磨扇面,为的是让扇面看起来平实光滑。可有力气不等于能磨得好,力道大了扇面会磨皱,力气小了蜡会抹不均匀。”陈老回忆着,手中的活
远山有多远?会有什么窑?  看到“远山有窑”四个字,心里便泛起阵阵涟漪,想要去看看,去走走,去触摸一下。  踏着开满花朵的小路,来到这里,发现它既不是农家乐,也不是咖啡馆。站在建筑入口,一眼就能看见后面呈阶梯状的龙窑。这里的确“有窑”,还有看得见的远山,听得清的风声,摸得着的泥土,辨不明的鸟鸣……  窑三代 窑四代  2015年夏,田琦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老刘的窑厂。当时的他,不过是来寻陶,怎么也没
【一分·英气】王姗,金缮修复师,利用简单的几条金钱,串起了历史与今天。  【二分·民族】杨丽萍,舞蹈家,“孔雀窝”服装店老板、设计师,她本人所穿的衣服大多是孔雀窝出品。  【三分·优雅】Coco Chanel,时尚界鼻祖,创建了沿袭百年的奢侈品牌香奈儿。  【四分·童真】 Mayhem,美国一个4岁的小姑娘,喜欢打扮,用纸、胶水做出媲美T台秀的礼服。  【五分·精灵】陈婉晴,羊毛毡达人,毕业于清华
在中国,用大漆器制作家具有悠久的历史。漆家具是将大漆涂在各种家具的表面髹饰而成,有漆几、漆案、漆俎等。民间所用家具多为单色。大漆家具不仅在生活中可以使用,还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王黎阳的工作室着实难找,隐在长江边一片停产多年的老厂区内。穿过热火朝天的木材加工厂,一栋老旧的三层楼房出奇的宁静,若不是已到厂区死角,怎也不会想到里面别有洞天。  走进大铁门,再推开一扇木门,十来个女子
作为最古老的纺织面料之一,夏布被誉为“纺织品活化石”。但在工业纺织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着千百年历史的传統手工技艺正濒临失传。  夏布品牌——壹秋堂的创始人綦涛,面对日渐式微的夏布,开始研究起如何让它融入到日常生活里来。2015年,在綦涛的带领下,2 000平方米的荣昌夏布非遗文化园正式落成,除了展示夏布作品外,还成为“重庆市女性素质提升培训现场教学基地”,以夏布产业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积极推进“非
斑锡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以科技手段研发出来的一种新材料。“个旧锡工艺斑锡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赖庆国,为了专注于锡工艺品的探索,成立了个旧市斑锡工艺美术公司斑锡龙。为了成就“中国斑锡”这一文化品牌,斑锡龙把锡工艺发展与开发锡文化紧密结合,提出“锡文化商品”的理念,带领企业技术团队攻克了显斑工艺、精制模具浮雕冷挤压、多材质与锡工艺结合等技术,改善了工艺条件,也增强了产品的艺术表现
智慧,在民间。  如今,或许我们更能理解到两者的亲密关系。民间的艺术不高傲,不孤冷,它不是无法企及的“神坛”;同样,艺术的智慧双手可及,它存在于人们彼此相视的眉宇和双手做工的言谈中,一切趋于生活与日常。“民间”与“智慧”可以很好地相融,由此实现美好生活的永续,才是两者真正的要义。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智慧”可以理解为传统的艺术与大众的参与所带来的思想的充盈。人们在实践与参与的过程中,更趋于
作者:徐风 著 │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 定价:98元  2006年,紫砂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宜兴紫砂界,就像迎接每一场如期而至的春雨一样平静、自然。也许,紫砂工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以一种笃定、散淡的气脉贯穿其间。  徐风生于宜兴,自小便受到浓郁紫砂文化的滋养,对紫砂有着别样的感触和认识。在书中,他以宜兴紫砂界53位中青年艺人为主
坐落在松古平原、枕靠着松阴溪的松阳,保存了数目巨大的传统古村落,其中有75座入選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它是浙江乃至全国古村落数量最多的集聚地之一,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而“秘境”之外的松阳,更是“活着的古典中国”最好的县域样本。古老祭祀、节俗、饮食、手工艺……如同无数条细流,在这里汇成大河,绵亘不息。汉声团队历时2年,多次深入松阳进行田野调查,将那些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悉数记录,结集为《松阳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