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朱维铮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底,去上海中山医院探望病中的朱维铮教授。尽管他依然谈兴颇浓,但面容憔悴,精神萎顿。与以往的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相比,已判若两人。临别时,朱先生挣扎着起床捧出一套由他策划和作序的《大师》系列录像,说是给我留作纪念。朱夫人送我到病房外,含泪告诉我:“朱先生的肺癌已经扩散”。虽然明白他已经不久于人世了,但从感情上总希望他能慢慢好起来。3月10日下午,突然接到朱维铮辞世的短信。夜不能寐,和朱先生相识相知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29年前,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兰州成立。还是研究生的我,代导师杨廷福教授与会,和朱维铮教授在同一个组内,这是第一次认识他。当年的朱先生说话不紧不慢,辞锋犀利,逻辑严密,广征博引,侃侃而谈。有深厚的学养作底蕴,所以有一种不容置辩的气势。我顿时对他肃然起敬。从此刻起,他的学者风度就成为我一生心仪的楷模。
  两年后,我在市委宣传部组织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讨论。此时,朱维铮在复旦历史系组建了全国第一家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编了《中国文化集刊》,成为80年代文化热最重要的开拓者之一。
  然而,在要不要邀请他参与宣传部组织的研讨活动时发生了争议。当时的朱先生正因所谓“政治问题”而被打入冷宫,是复旦最晚恢复上课权利的中年教师。在“文革”初期,他被调到市委写作班历史组协助姚文元撰写《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还一度担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群众运动组长,在“一月革命”中起草了《上海人民公社宣言》。不久以后,桀骜不驯的朱维铮就得罪了“四人帮”,被打成“516分子”锒铛入狱。某些人无视他后半段的“文革”经历,抓住他的前半段不放。我力排众议坚持邀请他参加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还向上海人民出版社打招呼,要支持《中国文化集刊》的出版工作。由此开始了我们最初的友谊。
  1988年夏,我去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讲学,路经香港。三联书店总经理董秀玉告诉我,朱维铮也在香港。于是老董作东,相约在丽晶酒店,面对着灯火璀璨的维多利亚港喝酒聊天。那晚借酒下肚,朱先生和我都拉开了话匣子。不苟言笑、火气大、说话不讲情面,是朱维铮给外界的一般印象。但这个维港之夜让我看到了他的真性情。
  其实,他并非像外人所说的那样难以接近,而是性格分明,嫉恶如仇,不屑于应酬那些不喜欢的人。他最讨厌的是那些不学无术、但又自以为是的假学者。朱先生喜欢骂人,骂的往往也是这类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1998年,我開始撰写有关上海知识分子的博士论文,其中涉及“文革”中上海市委写作班的人和事。当时,写作班的负责人朱永嘉、王知常等人都刚刚坐满十多年的牢房出狱,几如惊弓之鸟,不可能接受一个陌生人的访谈。朱维铮知道后,便自告奋勇地居间帮我联络,然后陪着我一家家地登门拜访。
  因为有他的背书,消除了受访者的戒心,所以我的访谈进行得非常顺利。要知道,朱先生不仅牺牲了自己的宝贵时间,还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当时的朱永嘉们还是不可接触的“危险分子”。朱维铮的这份情谊,我是一辈子都还不清的了。
  写作班成员的访谈,当然少不了朱维铮。在香港中文大学宾馆里,有美酒相伴,我俩伫膝长谈了一整夜。朱先生从自己的青年时代谈起,一直谈到他在“文革”中的经历。这本身就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缩影。他说一生中最大的改变契机,是“文革”中在被关押的隔离室内。那天正是35岁生日,反思过去的岁月,他突然醒悟:“我应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头脑,我可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头脑。”
  从此以后,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政治上,朱维铮从来不人云亦云,从来不随大流。如果说,中国还有坚持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的话,朱先生绝对是当之无愧的。
  朱维铮治学严谨、功力深湛,师承近代经学大师周予同,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尽管在经学的研究上造诣很深,但他绝不会承认自己是经学大师。因为朱维铮是经学的批判者,而不是弘扬者。在人们都弃绝经学的年代,朱先生执着地研究,只是为了科学地批判。用他自己的话说:“如今经学好像粪便一样令大家避之不及。但即使是粪便,也要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它到底是什么!”
  我和朱先生惺惺相惜,都爱书,也都爱酒。我俩喝的最后一顿酒,也是因董大姐而起。在他查出肺癌的前几个月,董秀玉来上海,我也正好在,就和朱维铮相约请她一起喝酒聊天。我带了一瓶50年的茅台酒,朱先生带了一瓶陈年绍兴酒。尽管朱夫人在旁频频劝阻,我们三人还是喝了个痛快。不久传出朱维铮患病住院的消息,我也因眼疾戒了酒。但那晚朱先生的酒兴豪情历历在目。如今故人驾鹤西去,留下的惟有无限的惆怅和无奈。
  一宿无眠,凌晨两点起床给董大姐发短信,口占一联:“史学经学今时鹤立鸡群;才气正气昔日虎落平阳。”
其他文献
我感到这个判决是公正的,它全面体现了我们法庭对于法律的特别尊重,对于现实的特别尊重,特别是对于生命的特别尊重。”  8月20日,在一审的宣判法庭上,薄谷开来表示服从审判长刚刚宣读的对于自己“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判决,赞许法庭,并称自己不会上诉。中央电视台的镜头从后侧面的角度,播出了薄谷开来的这句“特别”讲话。  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薄谷开来伙同被告人张晓军采用投毒的方法杀害他人,其行
我没想过有一天我会写情感专栏。  “爱情”大神面前,我何德何能,敢“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我只是个泡妞的,现在是个教人泡妞的,我在广州街头搭讪,这是第5个年头了……  你也许不知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中有数不清的无爱宅男、困情拙男、不受道德束缚的把妹达人,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搭讪”。有的人不分昼夜奋战在女生出没的各种场合,制造各种邂逅,尽可能脱离现实因素的影响,测探人与人的关系能走到哪里;有
以南勇和谢亚龙的审判为标志,这场起始于2009年底的足坛扫黑反赌风暴,正接近尾声。这场延续半年之久、规模达七八十人的大审判,让我们看到了过去无法了解的中国足球内幕,也折射出许多前所未见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是足球产业链的全面沦陷:从主管官员,到俱乐部老总;从球员教练,到裁判;从掮客,到商人……足球圈内的各色人等,都有代表出现在这场世纪大审判中。惟一缺席的,就是恨铁不成钢的中国球迷。  著名体育主持
7月20日晚,《中国好声音》第二期,刘悦以一首《寂寞先生》登场。05年开始被养成的选秀粉丝孔女士立刻冲周围朋友普及:“她就是在06超女里唱《花田错》那个!”  同一时间,一个名为选秀学的QQ群里,成员们正同步吐槽。“当年还是个挺朴素的姑娘,现在怎么捯饬成这样?”演唱结束后的自述生平阶段,刘老实(豆瓣选秀学小组创建人)给出两字评价:“老梗(意即老段子)。”  与中国选秀节目共进退同成长的,有这样一批
美术及设计课上,我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出自己认为最完美的设计,希望通过这门课,让他们留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包括建筑、道路、交通工具、广告以及日常用品。我发现,定期向学生问这个问题,能评估学生在审美及设计能力方面的进度,这比没完没了的考试好得多。  我走到“小可爱”跟前,要检查她的作业。  跟其他学生一样,这个声音像极了樱桃小丸子的小学女生是带艺投师的——她已在画苑习画几年。这批孩子有一个共同
5月29日,随着得克萨斯州共和党初选的结束,罗姆尼的选举人票超过了成为总统候选人所必需的1144张,成为共和党事实上的总统候选人,只待8月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确认。据罗姆尼以前的一些顾问表示,罗姆尼要当总统的部分原因是想把摩门教带入主流。那么,美国选民能够接受摩门教徒成为总统吗?  事实上,在此次的共和党6位总统参选人中就有两位摩门教徒,除了罗姆尼,还有前驻华大使洪博培。不仅如此,目前美国参议院民
如果不迁就中国教育的国情,仅就价值而言,江成博同学的“红旗下的演讲”是很好评价的:一个正面的事件。没有比一个少年按照自己的心愿向成人社会作出的表达更正面的事情了。  但也正是在特殊国情之下,江成博同学的表现,才难能可贵。一个学生在如此“正式”的场合发表“个人观点”,不仅需要诚实,而且需要勇气。  学校应该为这样的学生感到荣耀。但是,江成博注定不会受到学校和整个教育体制的正面评价。这跟他讲得好不好没
在这部总题为“走向共和 晚清历史报告”的150万字的大作中,張建伟以一种“历史报告文学”的写作样式,让我们重温了一个世纪之前那段十字路口的中国历史。  鸦片战争证明了一件事,即所有的历史都是世界史,中国传统的历史已经终结。一场向世界开放的“洋务运动”成为“经济单边主义改革”的蓝本,而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果然带来一种后发性的表面繁荣。大清“崛起”了,坐镇武昌的张之洞写了一首“爱国歌”:“大
教授,你把我们训练成这么好的社工,他们却把我们当作机器一样对待。”这是朱利安·勒·格兰德在英国经常遇到的抱怨。抱怨通常来自政府所主办的社会工作部门,比如儿童院、老人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他们”是这些机构的高管,这种一线员工与高管间的对立,已经由这些典型的社会工作部门,扩及公立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领域。  社工们士气低落,经常请病假甚至辞工。一个儿童康复中心的小孩曾告诉勒·格兰德,一年时间里,负责
从去年11月份开始,海南房价涨势惊人,资料显示,2009年上半年,三亚房屋均价为9526元/平方米,到10月就已超过12000元/平方米,动辄每平米四五万元的别墅项目更是抢手    早上9点刚过,三亚市中心人民路上的车流便如涨潮般涌动。“琼”字头、“京”字头、“黑”字头、“藏”字头;大奔、宝马、奥拓、QQ……绵延一片,动弹不得。百无聊赖的开车人徒然等候,别无他法。  1964年出生的魏曦此刻正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