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流派在中医学学科中的位置、作用与走向

来源 :中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thiali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流派属于自然科学学派,是中医学学科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医学流派划分的根本依据是“学术”,目的 是为了昌明学术.在大学学科建设中,医学流派是一种学科组织形式,学派建设应致力于恢复学术传统,促进新学科形成.学派在传承中不断分化融合,推动学科发展与成熟.对医学流派规范与管理应从学科组织建设角度出发,使学派建设尽早走出丛林时代,成为新学科萌生的土壤,达到助力中医学学科发展的效用.
其他文献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建库至2020年所收录的中医药领域“课程思政”相关文献672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发文机构及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并得到可视化共现图谱.图谱分析显示,自2018年起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热度在中医药教育领域呈现出直线式增长的趋势,但尚未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机构和团体,研究热点以“课程思政”理论内涵探讨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主,并且“中医药文化”有可能成为今后中医药教育领域内“课程思政”研究的最优切入点.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的精神,陕西中医药大学抓住机遇,以“强化传承,主动创新,推动发展”为主线,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健全和中医多元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有意义的建议和意见.
针对当前针灸推拿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于手法,而传统的手法实践教学存在局限,越来越多的客观量化分析技术应用于针推手法研究,综述目前量化分析研究在针推技能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将针推技能进行客观测量,比较师生差异,便于学生的动作理解和教师的评价反馈,比较其优劣所在和适用范围,为针推教学效果的提升,及其规范化与标准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药学和方剂学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门课程知识相互贯通,相辅相成.鉴于二者的密切相关性,探讨在其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教学实践,将两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互相贯通、互相交融、不断强化,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促进中药学和方剂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探讨动态对等原则在留学生中医基础课程中的教学意义为出发点,借助CLIL(Content and Learning Integrated Learning),即内容与语言融合型教学方法的主要理论框架为留学生中医学基础课程进行课程设计.从“解构”“共构”到“自构”,通过3个教学层面的循序渐进,结合多种动态的教学活动,使得教与学之间能够划下“动态对等”的符号.
以十版教材为主校本,九版教材、新版教材和试用教材为参校本,肯定了《各家针灸学说》的编写成就,并对总论篇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各家针灸学说》总论篇内容存在7个方面的问题,包括:书名篇名有误、引用史实有误、现代医家布局不均、出土材料有待完善、不明读音、流派源头需上溯、引用原文使用通假字,针对这7种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对以后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建议.
本文基于对传统不变目标区域校正法的改进,选择4期辐射定标参考影像对DMSP-OLS影像进行了饱和校正与时间序列连续性校正。通过阈值法去除了NPP-VIIRS影像的背景噪声及异常值,利用对数变换压缩了其灯光辐射值的动态范围,使其亮度分布更接近于DMSP-OLS数据。利用BiDoseResp函数模型对NPP-VIIRS影像进行了一致性校正,获得了1992—2019年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影像。从定性、定量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实质是提质增效.分析高校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存在“三全育人”的氛围不够浓厚、顶层设计和系统建构欠缺、实施过程不够精细和均衡等问题.针对性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新时代高等教育治理效能,提出优化内部治理,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5个方面的具体路径,以确保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取得实效,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化、现代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案已存在明显不足.我校中国医学史课程组近年来探索多元化考核方案.在多元化考核方案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努力做到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常规考试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基本知识点考核与创新能力考核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教育教学出现了一些新常态,在线教学成为教师必选,如何保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金匮要略课程为例,提出“基于学习活动的教学团队协同教学理念”,并探讨此理念在正常教学状态下的意义及应用,以期为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高质量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