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师间的团队合作形式, 可以取长补短, 集思广益, 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集体备课不仅能加强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 还可以通过研讨的方式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本文就提高初中英语集体备课的问题展开讨论, 试图找到提高其有效性的合理方案。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备课的实质是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备课是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
新课程改革不仅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也同时提出了教师的集体备课问题。在传统的备课模式中,教师单兵作战,仅凭个人经验进行备课, 耗费时间和体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采用都难以达到更高水平。而进行集体备课,加强合作与研讨,才能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使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同时, 集体备课还可以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更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针对英语学科的特殊性,集体备课在应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阻碍了集体备课有效性的发挥。本文将深入讨论这些问题的所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期实现初中英语集体备课有效性的提高。
一、当前英语集体备课的几种低效率方法
1.承包式的备课。很多学校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是将不同章节分配给不同教师进行备课, 再汇总用于课堂教学的实施。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别人的教案, 因为不够了解教学内容而难以深入教学。尤其在英语教学中,没有提前研究过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容易造成教与学的脱节。这样产生的教案并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相反,它的每一部分都是凭不同个人的经验完成的传统教学,是一个七拼八凑的组合。这种做法貌似减轻了教师负担,实际上会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2.依赖网络。有些教师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过分依赖网络, 从网络上下载各种教案、课件等现成的可用资源, 拼凑组合。这样形成的教案既没有经过个人的理解和思考, 也没有经过集体讨论的深化, 往往会脱离教学实际, 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有些不够准确的网络资源很容易造成误导。
3.片面追求统一模式。集体备课是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互相切磋, 互相学习,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更全面地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教学状况。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按照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教案进行整齐划一的教学。毕竟, 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同, 教学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单词的学习,有些班级整体水平较好, 可以利用造句练习来加强对词汇的理解; 有些班级的整体水平较差, 就可以采用词语辨析的方式来加深印象。如果片面强调统一, 看似让教学工作更规范, 本质上却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提高英语集体备课有效性
要提高英语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一方面要警惕以上讨论的几种常见问题, 同时还要深入思考如何进行集体备课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 在教学活动的共性和个性间找到平衡。
1.集体备课的流程
集体备课不是教师们一起完成一份教案, 而是要遵循一个合理流程。首先是教师个人备课, 依据个人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第二步是教师集体研讨, 每个教师都将自己的教学方案拿出来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对自己备课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 互相借鉴好的方法。之后, 根据研讨的结果,每个教师应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原先的备课内容进行修改, 以得到教学实施的最佳方案。最后, 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 教师再次进行研讨, 对相应内容的教学情况进行交流, 总结经验, 反思教训。只有按照这样的流程进行集体备课, 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2.英语集体备课的个性
英语的集体备课, 除了要遵循上述集体备课的一般流程, 还要考虑到英语学科的个性。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工具, 而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 它又是一门知识。这种双重性决定了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传授词汇、语法知识的过程中摆脱枯燥的教学氛围, 成了集体备课需要研讨和解决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个时候必须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 集思广益。
三、 英语集体备课优秀案例分析
某学校在组织关于“一般过去式” 教学的集体备课过程中, 充分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优越性, 高效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内准确掌握了一般过去式的用法。在研讨中, 有的老师提出抛弃课本上给出的例子, 改用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音乐和体育等; 有的老师选择了英语杂志上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有的老师提出可以结合其他学科进行教学。有一位老师从中得到了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了语文课中的诗词。
上课时老师先问: “Do you know Li Qingzhao?” 听到老师问出语文方面的问题, 学生们都很兴奋, 齐声回答“Yes! ” 老师又问“Would you like to recite ‘Ru Meng Ling’ to me?” 学生们立即大声背诵起《如梦令》。紧接着老师又问“What did the writer and her friends do on that day?” 然后, 老师逐步引导学生表达出这首词中的含义。如: Where did they go? When did they come back? 等。学生们兴趣极强, 充分展示他们的文学修养, 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 收集了如下回答: They went to Xi Ting. They enjoyed the place. Maybe they drank. They saw lots of birds.在完成了这些答案后, 学生们牢固掌握了一般过去式的用法。
课堂教学完成后, 老师们再次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做了讨论。经过反思, 这位老师发现, 在完成上述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拓展“go boating” 、“lose one’ s way” 和“scenery” 等词汇的用法。高效教学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实现的。在这一英语集体备课的实例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 结合各学科知识和课外生活实际, 利用各方面资源达到教学目的。在这一案例中, 我们看到了一次严谨的英语集体备课具有的高效性。
四、 结语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 集体备课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它弥补了教师个人经验的偏颇和不足, 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但集体备课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避免一刀切的刻板化, 更不能搞分块承包, 而是要体现教师的治学严谨,充分考虑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只有做到这些, 我们的初中英语集体备课才能避免陷入误区, 真正具备高效性, 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指导。
【参考文献】
[1] 成晓光. 对我国英语课程教学标准的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 23-25.
[2] 孟万金. 优质高效——因材施教的教育追求[J].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备课的实质是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备课是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
新课程改革不仅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也同时提出了教师的集体备课问题。在传统的备课模式中,教师单兵作战,仅凭个人经验进行备课, 耗费时间和体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采用都难以达到更高水平。而进行集体备课,加强合作与研讨,才能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使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同时, 集体备课还可以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更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针对英语学科的特殊性,集体备课在应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阻碍了集体备课有效性的发挥。本文将深入讨论这些问题的所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期实现初中英语集体备课有效性的提高。
一、当前英语集体备课的几种低效率方法
1.承包式的备课。很多学校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是将不同章节分配给不同教师进行备课, 再汇总用于课堂教学的实施。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别人的教案, 因为不够了解教学内容而难以深入教学。尤其在英语教学中,没有提前研究过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容易造成教与学的脱节。这样产生的教案并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相反,它的每一部分都是凭不同个人的经验完成的传统教学,是一个七拼八凑的组合。这种做法貌似减轻了教师负担,实际上会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2.依赖网络。有些教师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过分依赖网络, 从网络上下载各种教案、课件等现成的可用资源, 拼凑组合。这样形成的教案既没有经过个人的理解和思考, 也没有经过集体讨论的深化, 往往会脱离教学实际, 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有些不够准确的网络资源很容易造成误导。
3.片面追求统一模式。集体备课是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互相切磋, 互相学习,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更全面地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教学状况。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按照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教案进行整齐划一的教学。毕竟, 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同, 教学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单词的学习,有些班级整体水平较好, 可以利用造句练习来加强对词汇的理解; 有些班级的整体水平较差, 就可以采用词语辨析的方式来加深印象。如果片面强调统一, 看似让教学工作更规范, 本质上却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提高英语集体备课有效性
要提高英语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一方面要警惕以上讨论的几种常见问题, 同时还要深入思考如何进行集体备课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 在教学活动的共性和个性间找到平衡。
1.集体备课的流程
集体备课不是教师们一起完成一份教案, 而是要遵循一个合理流程。首先是教师个人备课, 依据个人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第二步是教师集体研讨, 每个教师都将自己的教学方案拿出来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对自己备课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 互相借鉴好的方法。之后, 根据研讨的结果,每个教师应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原先的备课内容进行修改, 以得到教学实施的最佳方案。最后, 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 教师再次进行研讨, 对相应内容的教学情况进行交流, 总结经验, 反思教训。只有按照这样的流程进行集体备课, 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2.英语集体备课的个性
英语的集体备课, 除了要遵循上述集体备课的一般流程, 还要考虑到英语学科的个性。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工具, 而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 它又是一门知识。这种双重性决定了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传授词汇、语法知识的过程中摆脱枯燥的教学氛围, 成了集体备课需要研讨和解决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个时候必须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 集思广益。
三、 英语集体备课优秀案例分析
某学校在组织关于“一般过去式” 教学的集体备课过程中, 充分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优越性, 高效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内准确掌握了一般过去式的用法。在研讨中, 有的老师提出抛弃课本上给出的例子, 改用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音乐和体育等; 有的老师选择了英语杂志上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有的老师提出可以结合其他学科进行教学。有一位老师从中得到了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了语文课中的诗词。
上课时老师先问: “Do you know Li Qingzhao?” 听到老师问出语文方面的问题, 学生们都很兴奋, 齐声回答“Yes! ” 老师又问“Would you like to recite ‘Ru Meng Ling’ to me?” 学生们立即大声背诵起《如梦令》。紧接着老师又问“What did the writer and her friends do on that day?” 然后, 老师逐步引导学生表达出这首词中的含义。如: Where did they go? When did they come back? 等。学生们兴趣极强, 充分展示他们的文学修养, 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 收集了如下回答: They went to Xi Ting. They enjoyed the place. Maybe they drank. They saw lots of birds.在完成了这些答案后, 学生们牢固掌握了一般过去式的用法。
课堂教学完成后, 老师们再次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做了讨论。经过反思, 这位老师发现, 在完成上述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拓展“go boating” 、“lose one’ s way” 和“scenery” 等词汇的用法。高效教学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实现的。在这一英语集体备课的实例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 结合各学科知识和课外生活实际, 利用各方面资源达到教学目的。在这一案例中, 我们看到了一次严谨的英语集体备课具有的高效性。
四、 结语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 集体备课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它弥补了教师个人经验的偏颇和不足, 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但集体备课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避免一刀切的刻板化, 更不能搞分块承包, 而是要体现教师的治学严谨,充分考虑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只有做到这些, 我们的初中英语集体备课才能避免陷入误区, 真正具备高效性, 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指导。
【参考文献】
[1] 成晓光. 对我国英语课程教学标准的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 23-25.
[2] 孟万金. 优质高效——因材施教的教育追求[J].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