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o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地快速发展,一些高职院校逐步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做出了贡献,但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质量,适应新形势下教学质量监控的规律与特点,必须让学生参与其中,强化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生参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
  高职院校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线。因而,保障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学质量保障是依据一定的质量标准体系对大学教学质量进行控制、审核和评估,以实现大学教育职能,提高大学教育事物透明度,确保大学教育机制正常、有序、高效运转的活动[1]。
  “学生是校园里最重要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学校存在的必要”。[2]学生是教学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能较真实地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学生摆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关注的核心地位,在其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及监控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学生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各高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学生参与质量保障的相关理论
  1.学生“消费者”或“顾客”理论[3]
  该理论将学生看作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或购买教育服务的顾客。学生以顾客身份、从教育服务消费者角度,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评判。学生作为消费者从教育服务提供者那里获得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服务,由于亲身经历这一以教育服务为商品的合同买卖关系,在评判教育服务是否能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方面应该较其他相关者更为客观。就这一角度而言,学生对质量问题更有发言权。比如选课制就是为学生提供了“消费者爱好”的机会。
  2.学术共同体理[4]
  该理论认为大学是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学术共同体。它把学生视为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所谓教育服务的接受者或最终产品的购买者。作为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学生既对教育负有责任,也对提供教育的制度框架负有责任。倘若对教育不满意,其反应应该是致力于提高教育机构的水平,而不是去寻求其他的途径。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生活目标的能力和文凭。但学生确实应该合法拥有对教育的特别期望(如一定的质量、前景价值、学习条件等)。学术共同体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把学生、教师看作教育质量的共同建设者。
  3.利益相关者理论[5]
  利益相关者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企业理论研究,该理论引入了与股东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利益相关者,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分析高等教育组织,学生是高等教育机构中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大学,学生是大学存在的理由。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学生参与现状分析
  在我国现行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学生参与质量监控保障的方式主要为两类:一是面向在校学生开展调查,主要涉及学生对学校教学质量、学校教育优势和劣势等问题的评判;二是面向毕业班学生开展毕业实习调查。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
  1.渠道单一,深度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仅限于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学质量反馈等为数不多的渠道。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往往集中在决策的初始阶段。
  2.意识淡薄,力度不强
  受传统文化对心理的影响,学生在教育中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育质量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教育消费意识还比较淡薄,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参与教学质量监控,角色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学生参与管理的内容大多集中在与学生个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方面,但学校在发展目标的规划、学校定位的选择、人事任命的变更、改革发展的决策等方面对学生开放的力度不强,缺乏学生的参与。
  3.制度保障不够,有效性低
  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的渠道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极大地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具体表现在:学生评教的结果被行政管理部门当作是教师奖惩、职称晋升的凭据,违背了通过学生评教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工作因涉及各职能部门,管理者在利益的权衡中患得患失,难以采取有作为的举措,因此挫伤了学生群体参与教学质量监控的积极性;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没有与时俱进,得不到管理层足够重视而趋于落后。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学生参与的原因分析
  1.参与权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
  学生不仅是学校构成的主体,也是教育对象的主体,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主体,享有参与教学质量监控的权利。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安排学生参与其中,听取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规划、课程设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安排与学时分配等方面的意见与看法,有利于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和贯彻实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收集学生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管理、教学保障方面的评价与建议,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实施一轮培养方案、学生毕业工作后,学校也要了解这些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倾听他们对学校制定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计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有利于学校适时修订培养方案,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2.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有共同的“利益”
  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来说,既是教育对象的主体,又是教学质量的受益者。他们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好坏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他们乐意为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参与教学评价,提供信息反馈。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与学生参与其中,这种相互关系有着共同的利益。   3.学生有能力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的激增,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为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的人员,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不可能经常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学状况;而作为学生则不同,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对教师课堂讲课情况、自身学习情况以及学校教学保障情况最清楚、最了解、最有发言权。他们不仅能够从教学质量受益者的角度,还能够从关心学校建设与发展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的高度,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4.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能够体会到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不仅有教师教的方面,还有学生学的方面。通过从自身学的方面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学生逐渐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从而自觉干预和矫正那些上课迟到、经常旷课的习惯与习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优良学风的建设。
  四、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的方式
  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不能流于形式。按照杰弗逊的理论,所有政府的合法权力都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所有与学生有重要关系的决策都应该征求学生的意见。作为与学生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质量管理活动必须有学生的广泛参与。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学生参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给学生赋权
  开始学生并没有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经验,因此必须给他们提供被培训的权利,使其能胜任质量评估或审计工作。(1)让一些学生参与正式的管理过程;(2)对这些学生进行培训和支持;(3)让这些学生自己组织讨论学校的改进,以使得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讨论的过程。学生参与监控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学校更好地听取学生的意见,为高校质量管理提供学生的视角。
  2.采用灵活多样的参与形式
  (1)评教、评学。高职院校中评教、评学是学生参与最多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为了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应采用多种宣传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在学生评教中,学生评价指标的设置要从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出发,结合学生专业水平的深入程度来设置会更加科学合理。
  (2)参与教学秩序监控。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秩序监控是学生参与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学生参与教学秩序检查,一方面发挥学生之间容易沟通的优势,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学生换位思考,对学校教学秩序检查工作从抵触或者不理解转变为主动和积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有利地推动学校的学风、教风建设。
  (3)学生参与教学质量调研。教学质量监控中来自一线学生的调研是最真实的资料,最能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高职院校应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教学质量相关的调研,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判断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学生不仅仅是教学质量调研的对象,也可以成为各项教学质量调研活动的主力军。如可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质量调研活动:招生工作调研、课程教学、教材使用调研、课程学习等。学生还将调研结果整理分析,撰写学生研究论文,为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
  3.成立学生教学质量监控组织
  目前,很少有高职院校成立专门的学生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组织。为了确保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成立相关组织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成立相关组织可以代表全校学生直接参与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学生组织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完全自主地开展工作,学生们将服务教学工作的需要与学习兴趣相结合,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同时组织成员也通过工作切实有效地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保星.质量文化与学生参与:新世纪十年英国大学教
  育质量保障的新思维[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2,34(1).
  [2] 杨晓明.英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及其启示[J].北京科技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48.
  [3] Luc Weber.The Public Responsibility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M].Council of Europe,2005:151-156.
  [4] Walsh K.Quality and Public Services[J].Public Administration,
  69(4):503-514.
  [5] Dianae Green.What is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M].Buc-
  kingham: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16.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人们对价值与财富的范畴就有不同的理解,对两者的不同理解,直接导致了价值与财富来源问题的不同答案,进而又对经济部门的社会财富分配问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厘清价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作为一种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以往司法诉讼的缺陷。由于英国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发展迄今较为成熟完善而为各国所借鉴。为此,在中英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情况下,分析目前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迎合专业课程发展的需要,提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数学课程改革中的思路和做法,为
清悠的铜铃和奔波的马蹄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马锅头带领马帮驮着茶、盐、药材、皮货、布匹,风餐露宿的艰难往返于滇、川、藏“大三角”。马锅头是否可曾想到,他们来来回回的一次次行走,走出了一条闻名于世的茶马古道。  时光在静静流淌,而今昔日马帮使用的生活物品,成了后人了解马帮生活、茶马古道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我们就看到近百余件马帮物品被安静的摆放在陈列室里,供人们欣赏、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