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照片在剪裁中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在您的文章和讲课中,曾不止一次提到法国摄影家布列松。看来您对布列松是很重视和赞赏的。
  李:对。我认为布列松的作品生动、自然、有趣、不做作,但又很有章法,不单纯靠内容取胜,且形式和内容结合得近乎天衣无缝。不过,我对他的一些言论却不完全认同。比如:他宣扬自己从不在事后裁剪照片,并用这一理论影响了许多摄影人。“拒绝裁图,认为好的照片应该在决定性的瞬间一次性完成”,这个观点我在实践中不太认同。我认为不少好照片是经过事后剪裁得到的,至少我本人有许多被社会认可的照片就是经过剪裁完成的。
  何:您能从观念上谈谈为什么拒绝剪裁是不可取的吗?
  李:众所周知,摄影与其他艺术本质不同的地方是现场性。也就是说,无论你用什么相机,拍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意图,都必须用相机在具体的时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现场”拍摄,否则就不是摄影。既然摄影离不开现场,受到现场的制约,照片又必须在瞬间完成,那么,在某些复杂多变的现场时空中,即使摄影人有足够的构图知识和熟练的技术,也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复杂的现场时空定格为精准完美的构图。因此,拍出来的照片可能会不理想、有缺陷,甚至糟糕透了。尽管这种照片的构图有毛病,甚至失败,但也不要轻易丢弃,因为通过对照片的认真审视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剪裁进行第2次构图,使照片趋于完美,进而达到起死回生、变废为宝的功效。
  何:《海浪》这张照片的原图,无论以哪种标准衡量,都算是废片吧?您拍摄时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失误?像是不懂构图的人所摄的。
  李:有一次我乘飞机去福建宁德。当飞机下降时,我看见下面的大海,尽管天气阴晦,我还是打算透过舷窗拍摄。无奈航空小姐就在我身边,而且不允许拍照,我只好拿着相机等待机会。眼看飞机马上就要落地,就快没有拍摄的机会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舷窗就匆忙按下了快门。事后一看,简直就是张废片啊!可是以往的剪裁经验提醒我,将这张照片反复看看,或许能通过剪裁找到办法。经过仔细审视,我决定将照片中的机翼、海岸裁去,只留下层层海浪的部分,并且调整了颜色和反差。
  经过剪裁的照片果然焕然一新,就连因快门速度慢而使海浪出现的模糊都成了新照片的看点。有人曾这样评论它:“像地上的雪被风吹起来,有很柔软的质感,一片片鳞状的雪如绒毛轻轻扬起。感觉像浪花,但同时又很怀疑自己的感觉,海浪怎么会是柔软的?我喜欢这张图就是因为这种奇特的质感。”
  何:看来这张照片的成功,是通过剪裁加歪打正着而获得的。可从《斜拉桥》这张照片的原图来看,您又拍得没有章法,这是为什么呢?
  李:这张照片是在我乘坐动车去往天津时,透过车窗在动车高速行进时拍摄的,当时是斜拉桥的斜线与远处城市楼房的组合吸引了我。我之所以没有一次构图到位,是因为当时使用的镜头焦距不够长,也没有时间换镜头,只能拍下来再说。好在通过后期的剪裁还算达到我预期的构图想法。
  何:也就是说,在条件不理想时,可以先拍下来,事后通过剪裁也能补救?
  李:是这样的。现在高级数码相机的像素普遍都很高,这为后期照片剪裁提供了基础。
  何:以上两张照片都因为拍摄造成缺陷,需要通过剪裁进行第2次构图加以挽救。有没有照片本身没啥毛病,但也可以进行剪裁的?
  李:当然也有。我们起初的构图是因为要表现某个主题,事后经过对照片的审视发现,如果改变构图,可以变换原有的表现意图,产生新的主题。比如《冰面和风筝》这张照片,拍摄时,我主要通过构图强调画面的冷暖色对比和色块组合。但经过剪裁构图发生变化,减弱冷暖色的对比,增强暖色一统的画面氛围。在突出小色块与大色块的对比呼应中,营造出一个颇具童话色彩的世界。
  何:您如此强调后期剪裁,是否会影响影友们不重视前期构图的严谨和认真呢?
  李:所谓构图,是将镜头前的各种视觉元素在画框内整合成一张吸引人的照片,而这种整合在按快门时不可能按构图规律逐步进行,必须立足于“看”的瞬间,一下子完成。二次构图时就可以通过画面分析,研究照片中视觉元素之间的组合是否合理,然后再通过剪裁加以改善。因此可以说,重视剪裁,实际上就是重视构图的练习,使你对构图的原理、原则、技巧得到更深入、更理性的认识。长期坚持剪裁的实践,有助于形成在拍摄时一次就构图成功的直觉力。
其他文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月30日,山城重庆解放。  就在重庆解放前3天,11月27日,地处重庆市西北郊的歌乐山发生惨绝人寰的屠杀—180多名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的革命志士被国民党杀害。  至今在歌乐山烈士陵园仍存有一份《密杀令》, 命令写在4张普通公文纸上,每页10行(原件无标点):  奉令,密裁匪谋三十名一案,遵照指示,会同二处二课长雷天元同志、警卫组……执行布置与准备:
期刊
用手机砸掉摄影师的饭碗?  我是一名职业摄影师,供职于美国最大的30家报纸之一—《俄勒冈人报》(The Oregonian)。但是在当今这个时代,如果你会用手机拍照,说不定你就能让我丢掉饭碗。  这怎么可能呢?让我简单地讲一讲。假设有一天你去逛动物园,用手机给里面的动物拍了照,将照片发布到网络上。要知道,还有很多去动物园的人是像你这样拍照上传的,所以当我在网上搜索“动物园动物”时,会得到5500万
期刊
2013年5月14日,在英国伦敦,有个出手阔绰的中国买家花大价钱从苏富比拍卖行购得若干张摄于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拍下的京城旧照。这些拍摄于150多年前的老照片,在今天依然影像清晰,只可惜数量不多。由于这组照片早先已在一些出版物上刊登过,对观者来说并非新鲜之物,但其在新闻摄影史上则有特殊意义。  据研究,新闻摄影出现于19世纪末(注:1842年5月5日至8日,德国汉堡发生大火灾,两个德国人比
期刊
学生—彭向东 罗宏 周睿 黄娣 孙冬敏 李巧 王翠微 林月新  老师—宋刚明  摄影可以体现哲学精神  巧(李巧,下同):湖北省图书馆讲老庄的老师还不错,很风趣,开始我听不懂,后来才渐渐听明白。  宋(宋刚明,下同):老子要算中国哲学家第一人,庄子次之。你知道老子的子是什么意思不?  巧:不知道。  宋:“子”在古代是大师的意思。这两人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哲学大师。外国把孔子也算哲学家,其实孔子的学
期刊
大卫·斯蒂芬森(David Stephenson,1955~)的摄影作品大都关乎宏伟的主题:连绵不绝的南极冰盖,广袤无垠的星空,神圣宏伟的欧式穹顶和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这些作品看起来赏心悦目,但同时又不局限于世俗之美。它们突出的是一种心境,西方美学称其为“崇高美”(Sublime)。  “崇高美”是超脱与困惑的双生体。它产生于欧洲历史上科技与工业革命的繁盛期,那时的人类几乎成了世界的主宰。但站在阿
期刊
海明威说:“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走到哪里,它都会跟随你一生一世。巴黎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33岁的我,在还算年轻的年纪,有幸去巴黎游览。虽然只有10天的行程,但是巴黎带给我内心的震撼与感动,确如海明威所说,开始跟随着我的生命。我虽没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那样的文采,能将巴黎的妙处描写得那么细致入微又感同身受,但我用相机和镜头,选择、记录并重现我心中的巴黎,这就是摄影爱好带给我的最
期刊
在充满个性的摄影师之间刻意寻找共性,很难说是否正确。比如在面对曾璜和李洁军两位老师时。  对了,他们都拍摄过战争。对曾璜老师最初的印象就是他那本反映波黑战争的黑白摄影集《战火浮生》。还记得当年在北京一个摄影器材城的书店里翻看时的心情。很多事情发生又消逝,不动声色地影响一下生命的轨迹以后,仅剩下心情。有的心情深埋心底,成为体验;有的忍不住讲述,成为摄影或者诗。  李洁军老师则有着更多的军人气质。他也
期刊
选择适合自己的图片库  图片库对摄影师的图片流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想要进入市场的摄影师,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图片库。也许您的图片十分精彩,任何图片库都愿意接受,但是否能顺利销售,主要取决于如下几个方面—  1 图片库经营的图片类型。图片库根据所经营的图片类型,大致可分两种:一种为综合图片库,所代理的图片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涉及人物/风光/科技/商务/医药等许多方面。这需要较多资金及许多硬
期刊
在柬埔寨吴哥遗迹中,塔普隆寺(Ta Prohm Temple,吴哥窟建筑群中最大的建筑,系吴哥王朝的国王阇耶跋摩七世于1186年为纪念母亲而建)和大自然的联系尤为紧密。这个地方因为大树盘踞庙顶的奇观和曾作为电影《古墓丽影》的取景地而闻名于世。  古寺奇观  一进古寺大门,眼前像是刚经历过一场浩劫—一棵榕树高高地“骑”在廊道上,它蔓延的树根将脚下的石门连同石门上精美的浮雕紧密包围起来,仿佛将要“吞噬
期刊
摄影师尼克·托宾(Nick Turpin,下称托宾)已在欧洲各地开办过几十个街头摄影培训班,没有哪个地方像在法国巴黎那样困难。在这里他的学生常常遭到不愿被摄入镜头的步行者的愤怒指责。  “我不得不出来解围,有时简直是把他们‘救’出来。” 托宾说,“我的学生们喜欢用长焦镜头,并且来回变焦和调整构图,这样一来拍照花的时间当然更长,(被摄入镜头的)行人们就会很火大。”  已有20年拍摄经验的托宾早已掌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