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西原锣钲的文化意涵与当代进路

来源 :艺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8ni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南西原锣钲以其特有的空间性、族群性表征着西原人的历史记忆和民间信仰,浸润着西原人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具有深刻的文化意涵.以现代性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对世界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越南西原锣钲文化面临着认同危机、传承危机和价值危机.重塑文化主体的价值观,唤醒人们的文化主体意识;保护文化生境,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破除二元对立,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超越,是西原锣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当代进路.
其他文献
期刊
王谟辑本《琴操》是《琴操》研究的重要据本之一,此前王谟辑本很少为学界所关注,文章围绕王谟辑本的辑佚问题进行整理和补正:首先,针对王谟辑本在辑佚前提上反映出的问题,提出对"琴操"四种含义进行辨析须厘清《乐府诗集》体例;其次,针对王谟辑本具体辑文的错漏、失误等,进行补正,另外还补辑了三种漏收的佚文;再次,全面总结了王谟辑本所存在的辑佚问题;最后,以附录列表直观呈现对王谟辑本的补正成果.
民族音乐学者如何在实地考察中突破历史的限固进而回到历史现场、走进文献田野?这是历史民族音乐学者进行实地考察的思考点.在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过程中,学者们分别提出文化空间、历史现场、文本田野、口述历史和身体记忆等概念,推动了历史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的探索.文章在梳理上述学术历程的中国学术经验后,分析了历史与记忆的关系,进而指出民族音乐学者通过在田野中对音乐行为、音乐文本、音乐口传给予历史解读,达到"听见历史"的研究状态.
大唐秦王陵由两座东西相邻约30米的墓穴地宫组成,其夫人秦国贤德太夫人的墓为袝葬.太夫人墓在通往后墓室的甬道东西两壁,各镶嵌有砖雕乐伎图像9幅.文章针对考古报告中提供的个别图像识别结论进行了再考证.从乐器组合来看,无论是在乐器数量还是种类方面,砖雕图像乐伎与龟兹乐、西凉乐的规制更为接近;从整体构图和雕刻工艺来看,呈现出墓葬设计和建造工匠们对礼仪规制的尊崇.
2006年“邵伯秧号子”被列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邵伯秧号子”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几年里,传承人流失、音乐传统性丢失等问题出现,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与思考,回顾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初精神、协约、义务、方向等,探讨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制度,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伯秧号子”的未来走向提出建议.
文章对中国当代音乐的时间性对位做出概念界定与理论思辨,探讨三种主要的时间性对位类型——复节奏对位、多节拍对位、多速度对位的定义与具体组织方式;通过对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时间性对位实践的分析,总结中国作曲家的时间性对位技术经验与思维特征,从而进一步丰富中国复调音乐形态发展的研究.
艺术现象对政治的回应与实践是艺术史上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发生的两次“革新国画”思潮与当时的政治诉求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说美术革命倡导的新国画实践是社会改良思潮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新国画运动”便是主流意识形态下政治思潮的视觉表征,由此带来的技术风格的更新也呈现出清晰的工具性与实用性特征.二者在践行政治话语的同时也导致艺术的总体发展逐渐从本体论向功能论转移.
项圣谟的山水画中常有一个策杖的文士,或踽踽独行,或与人谈笑.策杖行吟的形象是项圣谟所理解的人生羁旅,是他吟游生活的写照.策杖行吟这个古代文人的精神符号在吴门画家沈周、文征明的作品中沉淀为一种图式,微妙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认识自身存在的不同视角.这种在文化、社会和个性结构三者互动的基础上建构的生活世界,使人的主观性、个性完整地存留在人与世界统一的图景之中.
明末清初主要通过传教士传来的西方科技插图,带有当时西方制图术中“奇趣”品味与科学性、实用性并存的特征,同时体现了宗教、艺术和科学的复杂关系.在当时中西科技水平及制图、出版业发展状况有一定相似性的背景下,受文化因素及时局影响,它们被有选择地摹绘于一些中文书籍中,其画法和内容有的经过了本土化的“转译”,焦点透视法有所运用但错误较多,明暗法运用较少.由于中国文人对“奇器”的态度和对科学图书关注的角度,本土插图制作中的文人—工匠关系,以及中西图像程式系统和艺术等级观、功能观的差异,等等,西方科技插图的画法及内容对
文章在梳理丁善德专业学习经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作品的创作技法,并结合当时我国音乐民族化的历史背景,阐述丁德善音乐创作民族化核心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探讨这一理念对中国风格塑造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