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252.7-4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大学生知识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的方法学课程,属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教学内容涉及各类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问题,具体包括馆藏纸质资源、不同类型的商业数据库、音像资料、电子图书、网络信息资源等。这些资源均可以微视频、音频、图片、文档等形式展现,成为文献检索课教学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日益进步,文献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对于文献检索课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非常必要,前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也做了很多教学方法及模式的研究[2],比如,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教学模式,就很值得推崇,它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1,3],显著特点就是微视频教学。我们可以把翻转课堂相关理论应用到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实践当中,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实现文献检索检课教学的持续创新。
  文献检索课的创始者的初衷是让其像外语,数学和计算机课程那样,成为高校的公共课之一。多年来,各大高校也一度不断调整文献检索课的覆盖范围、上课年级、开设课程方法等,但是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关键的一门课程成为必修课的难度较大,一直作为公选课设置。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多年来《文献检索》课程一直以大类公选课设置,全校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混合选课,主要设置的好处是便于学校管理,并且节约教师资源,但是从学生对于上课内容的要求来看,无法兼顾各个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针对性较差。而且上课教师都是图书馆的老师,无疑,图书馆教师对于信息检索的专业性是实力最强的,但是对于不同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无法更深层次的贴合学生需求,更無法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筛选重要文献信息,因此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相应的文献检索课尤为必要,并且,采用小班授课的效果较好。武汉理工大学针对2015年的培养计划进行了修改,把文献检索这个大类公选课改成了不同学院自行开设的个性课程,经过近一年的探索,本文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文献检索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教师个人的体会及经验方法的总结等方面进行研讨和总结。
  一、文献检索在培养大学生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献信息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捷径。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方法与技能,可以快、准、全地获取所需知识,最大限度地节省查找时间,使文献信息得以充分的利用。文献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向导。要进行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必须依赖文献检索,全面获取相关文献信息,及时了解各学科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观点、以确定自己的研究起点和研究目标。文献信息检索是终身教育的基础。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知识的总量呈指数增长,而知识的陈旧速度也明显加快,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是对新知识的敏感力和接受力,因而必须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这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创新的需要。总之,当代大学生掌握了文献检索的技巧和方法就能够全面地掌握有关的必要信息,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缩短获取信息的时间;有利于信息用户获取所需的全部信息;提高信息素质和科研工作的成功率。
  二、学生对文献检索的认识和需求
  鉴于该课程是本专业新开个性课程,选课人数很少,于是,我对每一个人对这门课程的初步认识及想从中学到什么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大致进行归类如下:
  (一)大部分学生还是想多了解一些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经,为大四毕业论文的书写进行一些准备工作。首先这些学生查找信息的方式很单一,一般就是上网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很少有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使用其它的查阅方式的。这直接导致的就是他们创新精神较弱,分析间题、处理问题或提出有份量的见解能力较差。因此,他们想从这堂课中学到如何检索文献,这对于以后写论文和毕业设计是必须的,尤其对于想要考研的学生来说就更加重要;更有甚者,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搜索资料,花费很多时间缺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文章和资料,于是选这门课想初步掌握一些检索文献的方法,增加找资料时的精确度和全面性。如何高效率的去搜索自己想要的结果,可以减少资料收集的时间;有学生只知道中国知网,想从专业的角度从这门课中学习文献检索,了解更多相关数据库的应用。尤其是跟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文献检索可以提供各种知识,让我们及时,快速,准确的了解信息,写论文的时候,需要检索资料,如果整理好的情报可以提供一些系统性的资料和文献,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加强我们的学习效果。.还有学生考虑到将来读研究生,写文章,做科学研究等,都需要大量的资料来参考,所以选《文献检索》这门课。
  (二)一部分学生基于兴趣,有自己的想法,想提前了解并在学术上有一定的进步。这部分学生一般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1)避免重复研究或走弯路,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闭门造车只会重复别人的劳动或者走弯路。研究人员在选题开始就必须进行信息检索,了解别人在该项目上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工作目前正在做,谁在做,进展情况如何等。这样,用户就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而避免重复研究,少走或不走弯路。(2)节省学习者的时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信息的增长,加重了信息用户搜集信息的负担。许多学者在承接某个课题之后,也意识到应该查找资料,但是他们以为整天泡在图书馆“普查”一次信息就是信息检索,结果浪费了许多时间,而有价值的信息没有查到几篇,查全率非常低。信息检索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必要环节,成功的信息检索无疑会节省大量时间,使其能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3)是获取新知识的捷径,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是,“授之以鱼”只能让其享用一时。如果掌握了信息检索的方法便可以无师自通,找到一条吸收和利用大量新知识的捷径,把大家引导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中去,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是谓“教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用无穷。认识到文献检索有助于利用和掌握文献资料,缩短查找文献资料所花费的时间。作为一名即将进入大四的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相关数据库的应用,对于以后的实验报告、毕业论文及更多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于知识剧增,学科来愈多,愈分愈细,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完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在学校里,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为了凑学分,基于对这门课程的字面意思理解,认为这是一门简单轻松又不费时间的课程,所以选了这门课。他们认为,《文献检索》课,是门新课程,新鲜,课时也比较少,上课比较轻松。
  (四)有一少部分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用途。这部分学生认识到该课程在学习上可以帮助自己。无论是毕业论文还是平时的作业或是学习,都需要查资料。以前查找资料,很难找到自己所想要的。而学习这门课是想更好地、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也想清楚地了解哪些东西需要到哪里找更合适。
  (五)现在《文献检索》课不单单是简单的介绍怎么收集信息资料,更重要的是根据课题怎么分析消化资料。使学生能学会充分的应用专业文献资料,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应用现有文献帮助自己的科研学术进步才是最终目的。
  (六)大部分学生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后,都基本发现了它真正的意义。它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可以加强我们对文献检索基本原理的理解、让我更熟悉自己专业的信息资源,同时还能掌握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三、传统教学方法经验和教训
  (一)传统教学方法理论知识较多,对信息的整合与梳理教的较少,与专业的应用有点脱节。尤其是工科学生,关键在于文献检索的应用,而对于理论知识,只需要花3-4课课时简单介绍,而且学生更感兴趣的也是信息的应用。
  (二)传统教学方法专业针对性不强,学生无法从浩瀚的文献里选择区分自己专业的信息。
  (三)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简单的信息检索,对于所检索到的信息如何合理利用,转化成自己的科研思路和想法,或者如何從所搜索到的信息中找寻自己的灵感涉猎较少。
  四、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的设想
  (一)教学定位
  一门学科、专业、课程的生存、进步、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教学管理着和教师根据时代和具体环境而给他们的准确定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献检索课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对他的重新及准确定位更为重要,在高校,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离不开文献检索。从受教对象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不一,有不同的年级,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他们的学习和科研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文献资料的帮助;从教师角度来说,是由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担任课程任务还是专业老师担任课程教学任务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层次,教学的目的与方法存在一定的区别。针对本科生专业知识相对薄弱、探索欲望强烈、对科研感到神秘并渴望参与其中的特点,应以科研揭秘、项目申报为教学目标,以如何开展科研、如何论证项目、如何通过文献的检索与分析解决科研问题为教学重点,让学生较好地把握成熟项目书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这种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专业老师从本专业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引导。研究生的文献检索课主要培养学生充分地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并科学、合理、有效地应用信息使之服务于科研的能力。通过本科四年的学习,研究生本身自己对信息获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渠道,只是所了解数据库没有那么的全面,特别是英文数据库,以及对最新的研究成果的查看和学习不知道从何入手。此外,由于每位研究生都面临着完成毕业论文及小论文的巨大压力,尽早找到研究方向是他们最迫切需要的。这个时候专业性的文献检索课可以深入到每个学生的专业,帮助他们直接找到研究思路,项目的探索研究,特别是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书的研究,在经过了项目背景知识的文献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特别是对相关文献进行反复检索、反复分析后,可以找到申报者开展此项研究的一些思路。既可以借鉴他人的科研思路,也可为自己的科研选题和文献查阅提供思路。
  从不同角度,针对课程的定位分析如下:
  首先,对课程性质的定位,务必保持个性课程作者认为个性课程的定位非常准确,公选课的针对性不强,公共必修课的想法又不太切实际,个性课程,要求老师多花心事,通过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多样化,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这门课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网络是一个充满学术信息的世界,也是一个高科技的教育和学习平台。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获取网络知识,可以捷足先登科技高峰,在信息时代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文献检索课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把课程设置的一门丰富有趣,实用性强的个性课程。
  其次,顺应时代,与时俱进。随着科技信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于刚入校的大学生,在经过辛苦的高中生活之后,对于大学生活的突然放松,显得有点无所适从,突然间迷失了方向,出现迷茫和厌学的现象,这将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高中相比急剧下降,尤其是一般院校,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很多较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因为找不到方向,四年的大学生活可以把他/她无情的毁掉。
  再次,确定教学层次。对于本科生,因为大一、大二的公共课较多,学生的课程学习任务较重,而且很多还没有认识到文献检索的重要性,不知道这是一门什么课程,感兴趣的可能性较小,也没有太多的需求,因此,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就学生需求,可以把教学日历安排在第六学期,大三的课程较松,有足够的空间选修这门课程,而且马上面临大四的毕业论文,很多学生在搜索信息时开始着急,无所适从,一团乱,不知道怎么找到自己需要的较新的专业知识信息,很多同学停留在简单的百度等搜素引擎。这时候开设这门课程顺应学生的心理和需求,较为合适。
  研究生一般学制都是2-3年,第一年上课,第二、三年做实验,写论文。研一除了上课之外,还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确定研究方向和开题,所以他们的需求在一开学就显现出来了,很多学生一入学就着急压力大,不知道如何入手,这时候,导师一般都会给他们半年的时间去查看文献资料,但是导师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再手把手的教他们怎么查找文献,研究生层次也应该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因此第一学期开设这门课显得尤为迫切。
  分开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吸引有需要的学生积极选修该门个性课程,并使学生如愿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改变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以老师讲为主,这种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很难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文献检索教学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教材也要重新修订,甚至编制本专业的合适教材,详细书写教案。同时,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还需要教务处及学院教学办的重视,以往教务处及二级学院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太够,不能因为因选修人数较少,就对教学课时打折扣,这样很打击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因此,文献检索课的改革需要教学管理及教学人员和学生的密切配合才能使这门课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
  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实行教学方法及模式的多样化是大势所趋。基于此,可参考翻转教学模式。田艳艳曾在文献检索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构建一文中详细阐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势。翻转课堂是指2007 年间美国化学教师Jonathan Bergmann 和Aaron Sams 在课堂中使用新型的微视频与教师导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其视频教学具有短小精致、方便使用、回放自如、检索便捷、随意组合、预设问题、符合大学生注意规律、开展学生协作学习、自动学习、自主学习等。该种教学模式需要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比如在线辅导、在线作业练习、信息共享学习空间等。其最主要的特色是把死板的纸质课本转换成丰富、活力的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文献检索课翻转课堂是指广泛地使用先学后教、学习任务前移的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按照自主学习?—合作研讨—教师导学—反馈评价的教学进程,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张自主学习、交流反思、协作讨论,多维度、多方式的多元评价等。其特色的教学环节是课前,即以微视频为主的课前预习与在线研讨,旨在形成以学为中心、依托信息技术的多元学习方式和途径、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所以,部分文检课教师结合翻转课堂的一些概念、原理和方法,逐步尝试将翻转课堂嵌入到整个文检课教学过程中,将适合于翻转的知识点、知识单元,采用学生课前预习、观看视频,课内分组讨论、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提供给学生。总之,文检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是课前知识获取: 预习教材、观看视频、分组讨论、课前练习; 第二层次是課内知识整合:创设学习环境、案例与问题设置、教师引导与解疑、小组讨论与结论; 第三层次是课后知识创新: 作业练习、协作学习、学生评价、知识应用。
  当然,结合调查所带班级学生的心理、对该门课程的认识程度及需求,完全采用翻转课堂不一定可行。目前为止,大多数同学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太够,课前预习的实现有点困难,为此,作者认为尽量把所有的知识点和检索技巧及分析能力的训练都消化在课堂,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翻转课堂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拿过来用,只是全部安排在课堂,用活这45分钟,理论讲解、观看视频、分组讨论、在线练习集合起来,把当天学习任务在课堂就全部消化掉。把传统的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一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二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三 加强老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四 提高学生的课堂到课率,尽量把那部分混学分的学生给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使这门课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教学时间与教学队伍
  传统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时间一般要周学时为2,共计32 学时,这样一来整个课程授课周期达16周,这么长的授课周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不重视,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此我们将文献检索设置为个性课程,连续八周,同时开课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大三上学期)的第1-8周。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考虑到大三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矿物加工工程普通版和卓越班两个班级培养计划里第六学期的课程都较少,第七学期很多同学开始找工作,到企业实习,心情比较浮躁,将文献检索课程作为第四毕业论文的启动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安排,更便于提高授课质量。
  五、结语
  矿业工程文献检索课作为一门个性课程,它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任课老师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教学定位要准确,根据本科生研究生授课对象层次的不同准备教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更新,结合翻转课堂和学生的调查研究折中寻求更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模式:45min课堂内部翻转加项目引导式教学;教学时间要安排合理,结合学生培养方案和需求,把握时机,更能吸引学生的求学兴趣;教师队伍也要设置合理,应该采用图书管老师和矿业工程专业老师结合的方式,即能充分发挥各自专业所长又不浪费教学资源,这样授课的效果较好,还能让学生接收到更合理的知识单元。当然,一门新的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需要教务处、二级教学办、任课老师和学生的辛苦付出及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田艳艳.文献检索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构建.图书馆学研究[J],2015,(13):17-19,29.
  [2]苏晓宇.文献检索教学中引入媒体热点新闻的实践.图书馆论坛[J],2014,34(4):35-40.
  [3]秦建华,何高大.翻转课堂:理据、优势和挑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5):17-20.
其他文献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最复杂部门之一,这是由于井下采煤作业的特定条件所决定的。在1975年到1989年期间,顿巴斯的平均采煤深度从545m增加到644m,有29个矿井的采煤深度为1000
目的:探讨慢性 HBV感染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影响因素,指导慢性 HBV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预防发生肝衰竭。  方法:选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照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研究对
字啸沧。1946年生,山东人。现为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副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第四届、第五届北京市书法家 Word Xiao Cang. Born in
当前,现代人面临生存焦虑,生命教育应运而生,其核心理念在于生死一体、向死而生及超越生死.生命教育课程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对教学师资、课堂建构、内容编排都提出了相应的要
中医药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相对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学习和将要从事的工作直接与人的生命健康相关.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有大医精诚的人文胸怀.所以,具备优秀的个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中,暖通空调的设计与安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然而虽说当前暖通空调的设计与安装技术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却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与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与安装;施工问题;措施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
摘 要:为了确保商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合理、科学性,本文主要对商业暖通空调设计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商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影响因素  0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这个时候商业建筑业在不断的涌现,而人们对于商业建筑使用舒适性也进行了适当的考虑,暖通空调在其中的应用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建筑舒适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暖通空调也在建筑中也占
摘要:信息化、商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商业竞争更加激烈,要求设计师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善于判断行业趋势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文化修为和有较强的图形设计能力,能通过设计将企业的精神文化与图形完美结合。因此,高校平面设计教学要从社会对平面设计的需求出发,重点对学生的图形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进行培养。本文是在当前高校平面设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暖通空调制冷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CFD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传统暖通空调制冷技术的不足之处,促进了暖通空调制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CFD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暖通空调制冷工程中的应用原则,然后详细探讨了CFD技术在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最后简单分析了CFD技术发展的趋势,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CF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的特点,分析了目前长沙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四大难题,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