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文氏现象心电图改变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a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一,患者男性,77岁,患高血压病15年,图示窦性心律,节律尚匀齐,频率约61次/min,图前段三个QRS波群的P—R间期仅0.08s,QRS时间0.07s,不增宽畸形,P4为房性早搏,P<sub>4</sub>~R间期为0.14s,其后的窦性心律P<sub>5</sub>—R,P<sub>6</sub>—R和P<sub>2</sub>—R分别为0.12s—.10s和0.08s。R
其他文献
近年来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者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JT离散度(JTd)显著增加,其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观察了78例AMI者的这方面变化,
【正】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教师一方面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踊跃、主动,学习充实和轻松,另一方面又担心学生过于自主,
【正】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一谈到政治课,也许大家会严肃、敬畏起来,认为政治课就是"一本正经"的说教课,就是呆
临床上常出现Q波代表心肌梗塞这一不全面的概念。传统的根据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将急性心肌梗塞分为透壁性梗塞和非透壁性梗塞影响。为此,我们将近来收治16例,结合有关文献
关于空调制冷专业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分析确定出学生应掌握的小型制冷设备检测及维修技术方面的专项能力,以此确定课程的知识点及能力培养方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以实操室(实训中心)为第一课堂,采用“教、练为一”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实操室先进的设备条件,
鉴于武汉地区目前尚无不同人群心电图分析及大样本心电图普查的资料。1990~1996年,我们对武汉地区3280例从业人员、退休工人、机关干部、知识分子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将心电图结
1 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患者女,45岁,因患胃癌住院手术。10年前曾住院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本次术前心电图检查见附图,上下两行为Ⅱ导连续记录。窦性P波规律发生,频率约50—
预激时的心室波群常是室上性冲动由两条通路几乎同时抵达心室而形成的融合波。认识到预激时的心室波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融合波,有助于对预激时心电图表现的理解。不同的预
患者男,68岁。因胸闷、心悸、下肢脬肿2周来院,拟诊冠心病,慢性心衰,于7月3日作检查。 图示第1~3行为常规12导联,第4行系与上3行同步记录的长Ⅱ导。P波按序出现,P-P0.54~0.75s(1
患者,男20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4年余。本次因突感心悸、胸闷、恶心、口干、四肢无力及头痛而入院,查体:体温36.8℃,呼吸20次/min,血压12/8KPa。心界不大,心率210次/min,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