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是“写”还是“贴”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c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公开课上,常能看到贴板书的做法:伴随着课堂的推进,教师将课前写好板书内容的黑板贴逐一贴到黑板上,从而形成一节课的板书。
  对这样“一贴了之”的方式,很多教师都不认可。特级教师余颖讲述过她亲身经历的一件事。1999年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赛课时,她因担心课堂上的板书不够漂亮,而在课前把上课要板书的内容写在黑板贴上,上课时一个个贴出来。结果,评委因此下调了评分。这说明,当年的评委很在意板书是不是现场写的。
  对此,我认为需要辩证看待。我曾经在两节公开课上用黑板贴贴板书。
  一是2004年执教《7的乘法口诀》新授课。课上,学生编拟7的乘法口诀,我根据学生的汇报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如图1所示)。
  二是2021年执教《因数与倍数》复习课。相关教学片段如下:
  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因数与倍数”的有关内容。大家发现概念很多。这些概念中,有个字出现的次数很多,是哪个字呢?
  生(齐)数。
  师有哪些数呢?
  (学生一一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相应的黑板贴逐个贴在黑板的右半侧,如图2所示。)
  师这些概念中,你觉得哪个或哪些特别重要?
  (学生回答“因数、倍数”,教师将写有“因数”和“倍数”的两个黑板贴移至黑板左侧的中间位置。)
  师其他概念和因数、倍数有怎样的联系呢?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将相应的黑板贴逐个移至黑板左侧的适当位置,并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这样结构化梳理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之前回顾时遗漏了“2、5、3的倍数特征”,教师补上相应的黑板贴。在交流“质数、合数与1”这个正整数的一种分类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质数、合数与1的因数个数,认识它们本质上的不同,同时,现场板书“2”“≥3”“>2”和“1”。由此,黑板上形成了如图3所示的板书。)
  这两节课上,我为什么要贴板书?前一节课是因为板书的内容来不及现场写,后一节课是因为板书的内容要移动。我认为,这样的理由是适当的。
  当然,教师贴板书,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觉得自己的粉笔字不太美观,就通过贴板书的方式遮丑。我认为,这样的理由是不适当的。
  实际上,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之一,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我读师范学校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的粉笔字非常漂亮。他板书的时候,我和很多同学总是用手指在桌面上一笔一画地描摹,以至于到现在,我的一些手写字的笔画中依然可以见到这位语文老师字体的影子。因而,当教师觉得自己的字不美时,要赶紧补短板。
  而且,贴板书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课堂出现与预设不一致的生成时,如果继续使用课前写好板书内容的黑板贴,就会使预设掩盖了生成,使课堂变得僵化,没有活力。
  课堂板书,是“写”还是“贴”?其实,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这一板书形式的问题(类似的问题是:是板书还是投影甚至播放?),只需注意能写的就写,非贴不可的就贴,灵活选择,不走极端。
  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板书的内容及其发挥的作用。板书“是教师设计和运用写在黑板或投影片上的文字、符号、线条和图像等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认知过程,使知識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增强记忆,辅助课堂口语的表达,保留传输信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类教学行为”,可以进一步被视为通过对教学内容做要点式、直观化呈现,促进师生充分理解与记忆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活动。
  板书内容如何发挥正向的、积极的教学作用?在我听过的、上过的课中还有两个难忘的板书教学片段。
  一是吴正宪老师教学《百分数》的片段——
  师请同学们回看之前交流与讨论的表示命中率的4个百分数,反思百分数表示什么。
  (学生先在4人小组交流,再与全班交流。)
  生百分数就是百分之几,表达了命中率,即投中的次数和投篮总次数之间的关系。
  生百分数表示一个事物在一个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师这个关系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倍数关系,百分数表达了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倍数关系。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把刚才所说的表示百分数意义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一位学生板书:倍数关系。教师继续组织学生交流,提炼关键词,让学生板书:尺子、变化的数。在学生板书的基础上,教师圈画、连线,形成如图4所示的板书。然后,教师引导
  学生小结:百分数不仅表达了倍数关系,而且是一把“尺子”,统一了比较的标准,还刻画了随机数,即变化的数。)
  二是我教学《找规律》的片段——
  (教师出示问题:用小棒像图5这样摆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
  生(同步在黑板上圈画小棒图,书写算式,如图6所示)第一根小棒不算,把第一个三角形看作由两根小棒组成的,其他三角形都是由两根小棒组成的,这样就是10个2。再加第一根,列式是2×10+1。
  生刚才同学所用的方法是不看第一根小棒,我还有一种方法,是补充一根小棒。(同步在黑板上新画一根小棒,圈画小棒图,如图7所示)这里的一根小棒可以和原来最左边的一根小棒拼成两根,后面像刚才同学一样,每两根圈起来,一共有11个两根小棒。(板书算式“11×2-1”)一开始的这一根小棒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要减去。
  从这两个教学片段中可以发现:
  板书内容是在师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可以是言语交流的要点提炼,以帮助学生提纲挈领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如前一个片段中,板书内容揭示了百分数意义的要点。板书内容也可以是言语交流的直观展示,以帮助师生充分理解所表达的想法。如后一个片段中,两位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借助板书内容让同学以及老师更好地明白他们的想法。特别是,第二位学生的想法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正是因为学生借助了板书内容,我才听懂了他的想法。
  板书内容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生成的,因为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完美结合。因此,板书的主体自然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如前一个片段中,板书内容有关百分数的意义是预设的,而具体使用哪些关键词来表达是生成的;后一个片段中,题图是教师板书的,而解题过程是学生板书的。
  此外,板书可以将流动(转瞬即逝)的交流内容固化(长久保留),方便后续使用——实际上交流和板书的结合体现的正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互补。如后一个片段的后续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对照图6和图7所示的板书,比较思考:两位同学的想法都是把两根小棒看作一组,都采用了假设的思路,前一位同学是假设“减少一根小棒”,后一位同学是假设“增加一根小棒”。从而促进全班学生的思维进阶(认识提升)。
  总之,板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从一节课板书的内容与方式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过程的把握。
  参考文献:
  [1]裘大彭,任平.课堂教学中的板书技能[J].人民教育,1995(6).
其他文献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之一,非智力因素对其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以都匀市七、八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都匀市初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概况,并探讨都匀市初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都匀市初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其各维度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影响最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
体育品德是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品德显得尤为重要.对济宁学院大学生的体育品德(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维度)进行调查,探究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系别和不同选项课大学生体育品德的差异,提出从培育大学生的锻炼主体意识、加强体育品德教育、创设体育品德情景等方面提升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采用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计算2005—2018年湖南省各地区旅游城镇化的响应强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在时间层面上,2005—2018年,湖南省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呈上升趋势,差异性逐步缩小,阶段性特征明显,可分为介入期—成长期—快速增长期3个阶段.(2)在空间维度上,研究期内,整体上湖南省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有所提升,但空间差异性明显,各地区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类型仍存在较大差距,全省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总体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3)在分布类型上,
文章针对江苏省8所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和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分析,探索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图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多元文化能力培养,构建新型校园思政治理体系,从而找到实现“十四五”时期大学生文化自觉的路径.
从理论上分析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效应,并以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与债务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而会计稳健性有助于缓解二者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考虑产权异质性,民营企业的缓解效应高于国有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而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缓解环境不确定性给债务融资引致的消极影响.研究结果丰富了债务融资影响因素与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并为政府部门完善会计稳健性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优化债务契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摘要:从教学评价的视角来理解,课堂观察是对教与学的诊断性评价活动的关键一步。教学改善的关键在于探明教与学的现状与问题,找到具体原因,对教与学的改善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语言五个基本维度谈教师教的行为。  关键词:课堂观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语言  法国社会学家、教育社会学创始人涂尔干认为,一切教育学进行思考和研究的首要前提是,教育
大学内涵式发展是以大学办学、治校、育人的高质量高效率为目标及特征,并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存在密切联系的大学发展模式.文章在分析讨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以及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与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概念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内涵式发展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路径的结论,并从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动力、目的 及其改革要素切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讨论.
任何一个国家的高水平大学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学术资源向特定区域集聚便形成了学术中心.从学术中心转移的逻辑来看,百年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晚清及民国时期为第一个阶段,初步奠定了中国学术中心分布的基本格局.建国17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为第二个阶段,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计划干预实现高校地区分布的相对均衡.改革开放新时期为第三个阶段,在市场逻辑的驱动下,高等教育资源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都市圈集聚.中国学术中心转移是在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实现的.“有为政府、有效市
中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经过发展,其价值内涵不断演化,在国际交流中,外语除了具备原有工具属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实施又赋予外语新的角色定位.外语教育政策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关乎国家政治、经济与科技,单边管理的推行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治理要求.文章从网络治理的角度,分析外语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的网络构成,以人为本,以多元嵌入的协调机制、模糊边界的约束机制,提升利益主体的治理效率,达到政策的实施目标.
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研究的热点主题和未来展望,对我国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13年至2020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收录的500篇以高校辅导员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研究聚焦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辅导员专业化研究、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和优秀辅导员特征研究.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研究热点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特征:转向微观层面、强调“以生为本”、注重总结经验和关注自身发展.展望未来,应从三个方面着力:协同研究和研究协同、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