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劳动定额的制定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劳动定额的概念入手,系统介绍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作用、标准化等主要内容,并通过分析来帮助理解如何运用基础方法制定劳动定额,以便用于制定标准时间和工时定额,而标准时间和工时定额又是制定其它定额的基础。劳动定额是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所做的统一规定,这种统一规定之所以必要,除了作为衡量劳动者的劳动数量的准绳,以便于正确贯彻按劳分配之外,还因为它是各种相互联系点工作在时间上配合和衔接的依据。只有依据正确的劳动定额,企业才能合理地为各项工作配备适当的劳动力,规定正确的编制定员的标准,保证企业生产联系、协调地运行。
  【关键词】劳动定额 作业测定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生产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限额。
  劳动定额不能脱离具体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其对象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支出,为了使劳动定额的各项功能得以发挥,劳动定额应在工作进行之前预先制定,劳动定额所规定的是完成合格产品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且它限定的对象是有效的劳动,不是无效的劳动。
  一、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生产技术条件正确的选择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有利于迅速及时地制定出先进的定额,以发挥劳动定额对调动工人劳动积极性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快、准、全”地制定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这是对劳动定额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
  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大体上有四种,即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类推比较法、作业测定法。
  经验估工法由定额员根据生产实践经验,结合设计图纸分析、工艺规程和产品实物,并考虑所使用的设备、工具及其它生产条件,通过估算以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
  统计分析法是利用过去已经发生过同类型产品或类似产品工序的实际工时消耗的统计资料,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技术条件制定定额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是以大量的统计资料为依据,故比经验估工法要可靠一些,制定定额的速度也比较快。
  比较类推法是以同类典型零件的定额为依据,进行分析比较后制定。首先要将结构上相同和工艺上相似的同类零件进行分组,从各组中分别选择代表件,并应用经验估工、统计分析、分析调查等方法,找出这些零件的时间消耗的规律性,制定出代表件的劳动定额。然后,在以代表件的定额为基础,通过分析比较类推,用估工的方法,确定同类型中其它零件的劳动定额。新产品试制中,较多的采用这种方法。只要以同类型老产品的定额资料为基础经过比较分析就可确定新产品的定额。
  作业测定法是通过对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的分析,在总结先进经验,挖掘生产潜力,拟定和设计合理的工序结构及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采用观察测定或技术分析与计算来制定定额的方法。作业测定法从实际操作上可分为以下四种方法:时间研究(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准法(PTS法)标准资料法。
  PTS法是一种先进的制定定额技术。只需对待定作业的组成,按照一定原理与方法进行动作要素的分解,列出顺序进行的动作分析式,然后依照预定时间标准规定的时间值,通过查表或简单计算就能得到该作业的工时定额。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电子、机械等行业中精细手动操作的工序和作业。工作步骤如下:
  1.分解工序。将被制定定额的工序初步分解为若干细小的单元。如工步、操作、动作等。2.分析工序结构和操作方法的合理性。分析和考虑工序结构中各操作动作能否取消、合并、简化或重组(ECRS),以达到操作方法的合理化。3、分析设备、工具状况。分析工艺及设备切削用量等技术参数的经济合理性,充分利用现有物料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并尽量采用新技术以达到技术的先进性。 4、分析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状况。主要是了解劳动分工与协作是否合理,操作者和工作物的技术等级是否适应,工作地的布置及服务供应工作状况、工作环境及劳动条件对工人操作者有无影响和加以改进的可能性。5实地观测和分析计算。在上述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写实、测时、预定动作时间标准分析和必要的工序的技术计算,粗算出该项作业工时消耗各组成部分的数值。 6制定出定额。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选用典型定额数据、标准资料和有关定额标准对修订后的工序结构再进行研究,然后制定出定额。
  作业测定法的优点是:有充分的科学技术依据,定额质量较高,定额水平容易达到平衡,对促进企业生产和管理工作的不断改善有积极作用。用作业测定法制定定额的过程,也就是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因此,企业因创造条件,逐步推广和采用这种科学的定额方法。
  二、劳动定额的作用
  (一)劳动定额是编制企业计划的基础
  编制生产计划时,首先根据生产任务和劳动定额核算本单位的生产能力,编制计划草案,经批准以劳动定额的形式下达班组和工人。
  编制劳动工资计划时,需用劳动定额来核算和平衡劳动力的需求量,以确定完成年度计划所需各类人员的数量。然后,编制人数计算出工资总额。编制成本计划时,需用劳动定额来确定生产各种产品所需的成本。
  (二)劳动定额是生产管理的手段
  组织生产劳动时,要科学地将每个人的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协调好。劳动定额给组织生产提供了各项劳动量的依据,成为生产管理的必要手段。
  (三)劳动定额是实行经济核算的条件
  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果。劳动定额是计算劳动消耗量的主要依据,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是用劳动定额和材料等费用来计算的。降低单位产品的工时消耗,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中工资支出和分摊到产品上的管理费用。所以,没有劳动定额,就无法实行经济核算。
  (四)劳动定额是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依据
  劳动定额的考核工作成绩、计算劳动量的标准。无论是实行计件工资或计时奖励制,劳动定额都是计算工资和奖励的依据。   综上所述,劳动定额对正确的组织生产和分配都很重要。因此,制定先进的劳动定额,建立健全劳动定额管理制度,是实行经济核算、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生产经营、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三、劳动定额标准化的理论依据
  (一)零件的类似性
  加工的零件尽管存在着几何形状、尺寸、重量等方面的差别,但是如果按它们的结构特征加以归类,如齿轮类、轴类等零件。制定出同类型相似零件的典型定额,就可以用它作样板类推其它同类零件的时间定额。
  (二)工序的相同性
  零件尽管不同,但各种零件总有相同的加工工序。如机加工的零件,不外是车、铣、镗、磨等工序;在车削工序中不外是车外圆、车内圆、车端面、镗孔等;在车外圆中不外是粗车、精车、半精车等。如果为同类工序制定了定额标准,就可适用于各类零件。
  (三)要素的类似性
  有些作业虽然供需不同,但有相类似的作业要素(操作、操作组、工步)比如安装、拆卸、量尺寸等辅助操作,凡是机加工的工序中都有。因此,为这些共同操作制定定额标准,可以普遍适用。
  (四)动作的普遍性
  即使作业要素不同,如果把每一个操作细分,就可以发现,许多不同的操作,实际上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动作要素,按照操作的要求分别组合而成的。所以,只要给基本动作要素制定出定额标准,就可据此制定出操作的时间定额。
  (五)变化的规律性
  类似操作的延续时间,随着影响因素(零件的质量、尺寸)而变化。这种变化存在着规律性的数量关系。所以,找出这种变化规律,就可以制定出类似操作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的时间定额标准。如安装3Kg件的操作时间为0.44Min,安装5 Kg零件的操作时间为0.54 Min,则安装4 Kg零件的操作时间必然介于0.44~0.54 Min之间。
  四、制定劳动定额标准的必要性
  编制企业劳动定额标准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深化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推进劳动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经济利益和劳动效率的需要。同时,劳动定额也是企业组织生产、调剂劳动力的依据,因此有必要编制适合企业的劳动定额标准。
  有了定额标准可大大简化劳动定额的制定工作,可以对生产过程、设备、工具以及工艺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充分挖掘潜力,从而减少和避免车间之间、产品之间、工序之间定额水平不一致的矛盾现象。
  劳动定额与产品成本之间,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产品成本水平取决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对于物化劳动运用及消耗过程的水平。加强劳动定额管理,降低企业各项能耗,提高工时利用水平,是企业降低成本切实有效的重要途径。
  劳动定额工作对提升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经营能力以及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所以重视和加强企业劳动定额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邓琳 陈友玲 易树平 基础工业工程 重庆大学讲义 1995
  [2]苏伟伦主编 百分百现场管理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2
  [3]叶广宇 徐学军 对生产运作考评体系指标设计的思考 工业工程 2001,4(3):28~32
  [4]彭灿 汪应洛 CIMS综合评价的AHP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工业工程与管理1999,4(3)20~2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育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和历史责任。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大力弘扬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思想过硬、综合素质好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思想品德法制教育 化学教学 意志品质 爱国 环境保护  育人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教书应该是为育人服务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步入信息发展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博物馆作为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是它在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和促进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探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笔者从数字化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博物馆在信息时代面临的挑战,然后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 博物馆 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
期刊
提前对于区域灾害险情进行全面的预估,是确保快速应对意外事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应急资源配备的前提。一直以来,对于应急救援的研究,人们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灾害出现后的资源调度与灾后恢复的相关问题上,对于灾前的备灾情况研究甚少。但有备无患,只有提前做好预备工作,才是减少灾害危害的重点所在。在区域险情预估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的布局、调度的需求进行分析,这是应急救援的首要工作。  一、应急救援
期刊
【摘 要】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力产业的支持,因此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电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供电的安全和稳定从另一个侧面上也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加强电力调度的安全调控和风险控制能力对于加强我国电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电力调度员的重要性出发,通过电力调度员发挥自身的积极能动性,从而提高当下我国电力调度的风险控制能力,从而更好的保证电力产业的快速、安全、稳定发展,从而为更
期刊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科技等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的国有企业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希望和困难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部分,铁路企业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也面临着同样的新境遇。这就要求企业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以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为中心,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作用以及党支部的战斗力与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为重点。正确认识到铁路企业党组织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经济属性
期刊
【摘 要】计算机网络深度推广,出版行业对数字内容的安全需求日益增加,在美国数字出版领域,版权保护更是引入了相对先进的技术体系,旨在保障数字出版版权的安全性与合法性。文章将以美国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技术路线研究作为切入口,并围绕该路线深入探讨版权保护关键技术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美国数字出版 版权保护 关键技术  一、美国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技术路线  美国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技术引入,是在法律法规的
期刊
【摘 要】税收政策历来都是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主要经济政策,优化和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相关税收政策的总体状况,借鉴国外的一些相关税收政策的经验,根据国情提出了一些相关的优化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税收政策 分析 完善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达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为科学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由于科学老师任教班级多,构建简约而富有实效的科学课堂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简约教学≠教学的“简单化”。简约而不简单,就是在教学中摈弃形式,沉浸实效。简约不是目的,高效才是最终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目标亢多,导入环节耗时,探究活动繁琐等原因,课堂或死气沉沉,或表面繁华,如带着脚镣跳舞,收效甚微。如何让科学课堂教学挣脱束缚的枷
期刊
【摘 要】论述大数据产生的背景,基本概念及特征。物联网下大数据必然的发展趋势推动智慧城镇建设并达到预期目标,以揭示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物联网 大数据 智慧城镇 智能化  伴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兴起,来自传感器和设备的数据正以指数级增长。比如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监测,环境感知,城市交通,以及众多设备上的应用。物联网让各式各样的数据汇入到信息网络,加深了信息系统与物理世界的联系。然而物联网下
期刊
【摘 要】从最初的用资料和解说讲述历史到运用“扮演”来情景再现历史,再到动画、3D技术的运用,历史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在不断地变化、丰富。形式上的变化带动着历史纪录片的发展,甚至有时候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历史纪录片”概念的重新认识。本文试图梳理历史纪录片表现形式的变化过程,从形式的变迁中窥探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历史纪录片 表现形式 情景再现  如今,纪录片发展迎来空前繁荣的春天。无论是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