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自组装技术在牙釉质表面接枝功能化基团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l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自组装技术在牙釉质表面接枝不同活性基团。进而研究不同基团对牙釉质表面生物矿化的影响,为深入探讨牙釉质的再矿化提供基础。方法在室温下将实验标本分别浸入1mmol/L的带有活性烷烃硫醇基团HS(CH2)。11X(X=PO4H2, CH3, COOH or OH)的乙醇溶液和3-巯基-1-丙磺酸钠的去离子水溶液中24h,利用接触角和红外光谱分析不同活性基团在牙釉质表面上的接枝效果。结果接触角和红外光谱图表征结果表明,在牙釉质表面已接枝上-PO4H2,-SO3H,-COOH,-OH和-CH3基团。结论通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及配对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口腔粘膜中MMP
目的动态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脑和肝脏的表达情况,探讨IGF-1在体内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制备脑缺血模型。利用免疫组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含量的变化,探讨NK细胞与哮喘的发生是否相关。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28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发作组)63例、哮喘缓解期(缓解组)65例
目的研究人类血栓反应素hPWTSR的生物学功能,探讨hPWTSR在人类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作为诊断和干预位点的潜在价值。方法以pLexA—hPWTSR作为诱饵,在pB42AD-胎脑CDNA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