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恶扬善”儒学普及化中存在的问题——以王梵志诗、《太公家教》为中心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ai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梵志诗有云:“见恶须藏掩,知贤为赞扬.但能依此语,秘密立身方.”相似的表达亦见于敦煌本《太公家教》:“见人善事,必须赞之;见人恶事,必须掩之.”又:“闻人善事,乍可称扬;知人有过,密掩深藏.”其中关于“隐恶扬善”的说法学界一般认为来自儒家典籍,但溯源不足.《论语》中“恶称人之恶”,《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孟子》“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等等,应是其远源.但是,梵志诗及《太公家教》的说法是对以上经典的误读和扭曲,若以此行事,极可能成为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乡原”.当然,对“隐恶扬善”的误读和扭曲并非始于王梵志诗和《太公家教》,儒典的历代注家亦难辞其咎.不过,以二者为代表的通俗读物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却放大了这种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以后国民性的建构.故在儒学普及化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民间文化(小传统)对儒学相关观念的绝对化或非理性表达,更要注意清理精英文化(大传统)对其的误读和扭曲.
其他文献
主要研究了1J30热磁合金的磁温度补偿特性,分析了不同微量合金元素对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r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磁感应强度(Bm)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Mn元素的掺杂降
关于蒙古汗统的起源,13世纪的《元朝秘史》和14世纪初的《史集》均有记载。《元朝秘史》第一节载:“当初元朝的人祖,是天生一个苍色的狼(正文作:孛儿帖赤那),与一个惨白色的
随着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关公益诉讼的诸多理论成为热点问题。如何准确界定环境公益和环境私益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首要问题。以公共利益界定为核心,不同学者运用概念分析法分别提出了环境国益、环境公益和环境私益以及环境公益、环境众意和环境私益两种不同的分类。但是,这两种分类,都遇到了公共利益界定的难题。公共利益的模糊性和变动性、实践中公益和私益的交叉,都使得公共利益概念无法被精确界定。这使得利益三分法在实践中无法施展拳脚。针对这一问题,应跳出公益和私益概念区分的藩篱,通过利益衡量分析方法,提出公益、私益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