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通过食管压力指导肺损伤患者机械通气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小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PEEP)等技术的应用,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存活率已经明显改善,尽管如此,确定理想的PEEP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哈佛大学Talmor等通过食管球囊导管估测跨肺压力,认为尽管在测量精确度上存在技术局限性,但应用此方法可帮助确定能够维持氧合的PEEP值,从而预防由于反复的肺泡萎陷或过度膨胀所致的肺损伤,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2008,359:2095-2104)。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索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整形外科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毛发单位移植术(136例)和头皮组织扩张术(82例)治疗的瘢痕性秃发面积在20%~75%的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烧烫伤209例,头皮撕脱伤5例,良性肿瘤术后4例.毛发单位移植术:先在颅后部优势供区内切取含有完整毛发的条形头皮组织,将其分割成一系列含1~3根毛发的毛发单位移植物,然后将移植物植入头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系膜浸润及环周切缘状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大组织切片技术,检查49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标本的直肠系膜浸润程度,判断其环周切缘状态,随访分析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结果本组49例患者术后局部复发6例(12.2%),远处转移13例(26.5%);5年生存率67.3%(33/49).直肠系膜浸润程度Ⅰ、Ⅱ、Ⅲ度者分别为20例、13例、16例;局部复发
目的 探讨术前CT扫描三维虚拟图像导航技术在脊柱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5例行脊柱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下植入椎弓根螺钉(导航组),一组采用传统的解剖标志法结合术中透视定位植入椎弓根螺钉(常规组).比较两组间的螺钉钉道准备时间、螺钉位置的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导航组36例患者共植入椎弓根螺钉206枚,其中优169枚(82.0%)、良
患者女,45岁,因"上腹部隐痛14 d,尿黄7 d"于2008年7月8日入院.14 d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隐痛,可忍受,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腹泻腹胀,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促,无返酸嗳气,无咳嗽咳痰,未予诊治。
期刊
目的 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程度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自1998年5月至2002年11月手术治疗31例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平均年龄55.8岁(45~71岁).全部患者共分4组:A组为腰椎冠状位畸形较轻、矢状位畸形明显者13例;B组为腰椎冠状位畸形明显、矢状位畸形轻微,行椎管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者5例;C组为腰椎冠状位、矢状位均畸形严重,行后路椎管减压、冠状位原位
20世纪40年代我国留学美国的谢荣、吴珏及尚德延教授才真正将现代麻醉学理论和技术引入中国[1],20世纪50年代他们在上海、北京建立了专业的麻醉科和麻醉教研室.随着科学的进步,1932年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问世,谢荣教授在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在我国将小儿肌注硫喷妥钠基础麻醉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2]。
期刊
目的 评价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引发胃黏膜的损伤情况,并探讨替普瑞酮对患者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收集长期服用NSAID且幽门螺杆菌(Hp)阴性患者108例,进行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镜评估.其中无溃疡患者92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是否服用替普瑞酮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与非干预组(47例),随访3个月后再次行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镜评估.在入选时及随访3个月后分别留取胃黏膜标本比较胃黏
目的 总结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显微手术技术、手术效果和预后.方法 对55例MCAA病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包括部位、大小、术前主要临床表现、Hunt & Hess分级等.术前Hunt & Hess分级:0级9例,Ⅰ级12例,Ⅱ级23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1例.主要表现包括头痛42例,呕吐22例,偏瘫11例.本组全部采用翼点开颅.经侧裂近端-远端入路23例,经侧裂远端-近端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少见肿瘤,约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3%[1],临床诊治经验少,易误诊,导致治疗延迟而影响预后.将我科收治的1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