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社区建设职业技术类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juanjuan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参与社区教育工作是开放大学的一项社会职能。本文以常州市社区教育为例,就如何依托社区建设职业技术类特色课程进行探索研究。常州市在边实践边探索的过程中,主动与社区合作,围绕资源共享、优势对接、劣势互补的原则,开展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尽可能地实现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时碰到的问题,如地方职业学校老师的理念如何跟上时代的要求、师资的水平如何满足社区教育的需求、社区课程的建设如何体現职业技术类特色、如何提高职业技术类特色课程在社区的应用等。
  关键词:学校与社区 职业技术 实践研究 成果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201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办好开放大学”这一创新性的重大战略任务。紧随其后,开放大学的建设被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确立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项目之一,并相应地纳入了政府的责任体系。2011年12月2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苏政办发[2011]174号),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以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系统为基础,整合相关教育资源举办江苏开放大学。
  现阶段的社区课程以生活服务类为主,职业技术类很少,原因在于职业技术类课程专业性强,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然而,城镇化、信息化的发展决定了社区企业和居民对职业技术类课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理论研究和课程建设实践总结出职业技术类社区课程的建设策略,力求突破难点,拓展社区教育外延,丰富社区教育内涵,大力促进职业教育类特色课程在社区的应用。
  二、研究分析
  现阶段的社区课程以生活服务类为主,职业技术类很少,原因在于职业技术类课程专业性强,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然而,城镇化、信息化的发展决定了社区企业和居民对职业技术类课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理论研究和课程建设实践总结出职业技术类社区课程的建设策略,力求突破难点,拓展社区教育外延,丰富社区教育内涵,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类特色课程在社区的应用限度。同时课题组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最大限度提高学校的职业技能水平,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优势,突出“学校服务于社区”互惠互补互利互赢,做到功能利用的最大化。
  三、实践研究过程
  在研究的过程中,开展的建设职业技术类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的实践活动颇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社区和企业调查访谈,寻找合适的课程选题
  为了建设开发出适合社区和企业的职业技术类特色课程,深入社区和单位,积极与社区和单位负责人举行座谈会,找出合适的课程。并且认真组织调研问卷,形成问卷调查报告。
  2.课程开发,完成课程汇编
  通过形成的问卷调查报告,结合单位需求和学校的资源,开发出AutoCAD实用技术及UG实用技术两门课程。
  3.教学实践,组织各项技能大赛活动
  积极配合武进区人事局完成武进区技能大赛。
  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各项技能大赛。
  积极参加江苏开放大学组织的各项技能大赛,并且获得优异成绩。
  组织学校各项考级考证,并取得圆满成功。
  4.为社区和单位服务,送教上门
  社区学习周送教上门。一年多来,课题组根据社区要求,多次深入社区送教,培训人次上百人,深受社区好评。
  单位培训。一年多来,课题组成员根据单位要求,帮助企业培训员工,解决了单位的燃眉之急,得到了单位好评,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四、研究成果
  1.开发出适合社区教育的职业技术类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指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核心,以地域、社区与学校资源为依托,经过长期的课程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整体风格和出色的育人成效的课程、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构。
  职业技能类社区课程的建设,同时也是社区教育发展、职业学校自身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需要。社区教育功能和作用产生于社区教育的丰富内涵,在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职业技能类课程不应成为社区教育中“缺失的一环”。职业技能类社区课程的建设可以极大提升社区教育的层次,丰富其内涵,使社区居民能够更好地学习技术,从而得到更多的实惠与利益,丰富生活内涵。
  2.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类特色课程在社区中的应用
  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与社区教育相互融合,为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打破了学校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是学校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资源互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带动学校服务于社区的作用
  职业教育具有多样性、实践性、社会性、职业性等优势,与职业教育相互融合,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促进社区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从而保证社区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以社区为立足点,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完成对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资源的整合,寻找区域特色的契合点,有效实现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相互融合。
  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题组成员的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实践研究的具体工作中,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提炼不足,导致公开发表或获奖论文数量较少,影响力不大,研究成果没有得到推广。
  第二,职业类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内容需要更加简洁易懂,利于社区没有专业基础的居民容易接受。
  六、课题研究结论
  在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就其服务对象来说,早已突破了原先特定人群的局限,逐渐呈现出公众化的趋势。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出适合社区和企业的职业技术类特色课程,同时学校的声誉也得到提升,为地方服务的办学理念得到体现;学校所在的社区的企业部分困难得到暂时缓解,职业技术类课程受到企事业单位的认可,也解决了社区部分企业的燃眉之急,使职业技术类特色课程更加适合社区。
其他文献
利用模拟仪和GM3磁通门磁力仪、FHD-1核旋仪对2002年、2003年的数据进行了日值差值比较、基线值及其精度分析、极大极小值相关分析,探讨模拟仪与数字仪存在的差异及原因,得出数字仪产出资料的内在质量高低和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得出数字仪改造是成功的,在观测技术不断完善的将来,数字仪是完全能代替模拟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