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模式对农民合作社的影响

来源 :南方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在农业领域也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农民合作社”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其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农民合作社发展依托“互联网+”能够培育多样化网络服务模式、发展精准化的生产方式,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为减少烟草生产的劳动力投入,提高烟叶生产效率,通过对烟草生产各环节关键技术的研究,对烟草机械化起垄铺膜、机械化中耕培土和机械化烟苗移栽3个关键技术进行机具的选配.结果表明:将YS-1QF1Z起垄铺膜机、1WGFCZ4.0-105中耕培土机、PVH1-TE18烟苗移栽机进行合理配套,可节约成本92元/667m2,最终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为临安市“小番薯-小番薯-蔬菜”多熟制种植模式提供技术支撑,介绍了茬口安排、小番薯和芥菜的栽培技术要点.该种植模式第1季、第2季番薯产量分别为730 kg/667m2和880 kg/667m2,产值达18481元/667m2,收益达12781元/667m2.小番薯-小番薯-芥菜种植模式具有管理简便、生长季节短、病虫害少、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规模化发展.
为雷公山地区独蒜兰规模化栽培提供参考,进行了遮阳率50%、施肥[栽培前施复合肥(N-P-K=15-15-15)100 g/m2作为苗床底肥,花谢后5月初和7月初分别各追施1次复合肥50 g/m2]及5 cm×5 cm、10 cm×5 cm、10 cm×10 cm 3种密度对独蒜兰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遮阳处理对独蒜兰球茎产量影响较明显,其次为施肥,密度影响较小;独蒜兰球茎产量在遮阳率50%+施肥下平均球茎重为2255.7 g,平均净增产率高达126%,是不遮阳+不施肥条件的7.88倍.
黔薯6号是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为黔薯6号的安全贮运保鲜提供参考,介绍黔薯6号的采收、包装、运输、贮藏技术要点,以及贮藏病害的科学防治方法.
玉米是三都县主要粮食作物,稳步推进玉米新品种推广,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对保障当地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筛选适宜三都种植且适应性较强、产量高、品质优的玉米品种提供依据,于2021年在三都县大河镇进行谷大781、正大782、正大783、正大822、桂单162(对照)的生产试验,比较各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抗性和产量.结果表明:参试各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为112~113 d,株高在256~270 cm,以谷大781最高;穗位高在95~126 cm,正大783最高;株型均为平展型,持绿性较好.各品种均表现抗倒伏抗倒
为贵州山区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在林下和露地2种不同栽培模式下,探究薏仁秸秆、糖渣、谷壳、竹屑、玉米芯5种不同栽培料对大球盖菇出菇时间、产量、营养成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栽培模式的出菇时间均少于露地栽培模式;露地与林下栽培模式的产量和子实体营养成分无明显差异,林下栽培模式略微优于露地栽培模式;林下栽培模式下选择谷壳、薏仁秸秆、竹屑栽培料较优,露地栽培模式下选择竹屑栽培料较优.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生产的藜麦品种(系)提供种质资源,以引种的8份藜麦品种(系)(陇藜1号、陇藜2号、陇藜3号、青藜1号、青藜2号、青藜3号、红藜麦、白藜麦)和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自育的2份藜麦品系(LM15、LM1)作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藜麦品种(系)的产量和千粒重差异.结果表明:在10份藜麦品种(系)中,千粒重白藜麦最高,达3.02 g;红藜麦、青藜1号和LM15其次,在2.6 g以上;其余品种(系)低于2.6 g.产量陇藜1号最高,达108 kg/667m2;LM15其次,为91 kg/667m2;LM1第
灌溉是农业生产实践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质量.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是满足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提高农业生产质量的关键.基于此,结合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并针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提出建议.
山路十八弯,汽车在群山沟壑中前行.rn透过车窗,但见一栋栋楼房闪过,蓝色的琉璃瓦、白色的墙壁,贴着瓷砖的小洋楼,家家户户干净、整洁.这是记者在怀化市鹤城区黄岩旅游度假区管理处大坪村采访时看到的情景.很难相信,这里曾是省级贫困村.
期刊
2021年,甘肃省甘谷县按照“龙头带动、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农民联动”发展思路,全力以赴抓示范调布局、强科技提品质、兴加工促转化、拓市场树品牌,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rn立足谋篇布局,绘好乡村振兴“新蓝图”.研究制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和举措,为乡村振兴绘制了详细“施工图”.安排衔接资金4.44亿元,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资金保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