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以前汉中地区的农业开发

来源 :中国农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三部分,运用历史文献与近年来考古发现资料,考察、论述了先秦至隋唐汉中地区农业发展状况,主要对北宋以前汉中地区的土地开发、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水利兴修等作了重点探索,本文认为先秦至隋唐时期汉中地区农开发虽历程缓慢、曲折、但古代先民们还是充分利用了汉中盆地良好的农业地理条件,较早的农业开发使汉中地区在旧中国、秦汉时期即成为西北著名产粮区,并对秦汉王朝的确立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唐代开始的“畲田”经济拉开了秦巴山区山地农业开发的序幕,由于汉中环境较为封闭,加之常受战争、流民及周边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冲击,农
其他文献
陆羽《茶经·七之事》是《茶经》一书中内容最为复杂的部分,涉及与饮茶有关的历史人物,传说人物、神话传说,茶叶产地、风俗掌故等,以一人一事为单位,分条叙述,共约2500来字。其
动物性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检出,引起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因此动物性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的研究成为了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综述了三聚氰胺的代谢、毒性、检测以及国内外检测
目的:探讨髂股动脉病变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 例髂股动脉病变的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资料,包括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30例,假性动脉瘤 12例,内膜撕裂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胃癌GLC细胞涂片的IGF-1R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胃癌细胞阳性表达率为0
2004年10月18日,为迎接南京农业大学90周年校庆,我院特地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任继周研究员,前来作了一场主题为“中国农业史历史的起点与回归”的学术报告
北宋时期,大名府地区的丝织业是相当繁盛的,但自金元以后便很快衰落。衰落的原因很多,其中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灾害的影响更为重要。植被的减少和黄河、漳河的改徒泛滥,不仅破坏了
清代永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关系。采佃权作为长久使用权出现的同时,又以一部分所有权的身份存在于世,它是对田主土地产权的分割。它是佃农通过与田主协
东晋南朝乡村社会在重新整合的基础上,乡村基层组织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本文在对此时乡村社会基层组织的存在状况、沿袭及其变迁进行辨析后认为,东晋时期乡级基层组织是确实存
本文介绍了<御题棉花图>的形成过程和该书的基本内容,并从版本的角度叙述了<御题棉花图>的传承关系.通过拓本"棉花图",简述了拓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同时对<授衣广训>与"棉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