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改变了体育教师过去那种随便应付体育课堂教学的态度,改革了体育教学内容和模式,让学生由“让我学”变成“我要学”。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探讨体育课应该教什么、怎样教,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学会知识和技能,还在课外学会学习和自我锻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体育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
  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指体育教师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体育教学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手段成功引起学生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技能的提高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获得,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体育课程的目标从单纯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要提高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分析影响当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鼓励开展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一、影响当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教学观念落后,忽略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片面强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他们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教”和“练”,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学”与“炼”。体育在整个学校教学中处于最薄弱地位,有的高中学校甚至以“体育不在高考之列”为由,减少体育课或不开体育课,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忽略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简单、轻松,无法实现学生体能和素质的提高。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一贯地为培养学生的兴趣选择简单、轻松的教学内容,就以“身体练习手段”为主的体育与健康课中所选择的“练习手段”是有一定强度的,如果教师单纯地选择一些好玩的、轻松的内容,就会导致学生的体质下降,无法实现学生体能和素质的提高。
  3.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消极怠慢。
  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迅速地捕获教学内容。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和家长给学生灌输了“体育学习不重要”这一错误观念,抑制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消极怠慢。
  二、有效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
  1.强化教学意识,制定合理教学目标。
  强化体育课堂教学意识,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根据体育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体育课堂的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强化教学意识,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即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等现状制定教学目标。如在高中女生体质健康测定项目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立定跳远、实心球、800米划分为四个档次,即: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教师在对学生的初始成绩进行检测时,要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实际水平,并由组长负责记录下来。然后,每位学生再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中期目标及终极目标。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做到心中有数,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目标。
  2.淡化技能运动,突出健康新观念。
  与有计划性的活动相比,自由玩耍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过多的自由玩耍时间又会出现“放羊式”教学现象,教师要适度安排教学时间,避免在课堂教学中把各种联系项目安排得过于严格。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安排应该有一定的弹性,要适度降低标准,降低要求,让学生以自然的速度探索好奇的世界。因此,淡化技能运动,突出健康新观念反而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3.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在一堂课上,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讲授、示范、讨论、分组练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教学初一年级学生前滚翻时,教师要摒弃“低头”、“团身”这些对孩子来说毫无生气、非常陌生又不能理解的动作要领,而把要领融入游戏。如果每一个教师教学生体育动作时都有教学诀窍,学生就会更好更快地学会动作。
  4.端正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能够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体验体育对健康成长的多元价值。了解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要看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态度如何,看学生能否乐于参与、积极参与并能否在参与学习中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掌握运动技能。如在跳绳教学时,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先讲解跳绳的动作技术,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最后让学生比赛;而有的教师则采用学生自由跳绳,引导创新绳的不同跳法,引导绳的其他玩法,最后让学生展示成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自我锻炼。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内在需要,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最终在快乐的气氛中自然得以改变。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思洁.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成长的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随勇.新课标下沧州市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曹文娟.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市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4.
  [4]乔静然.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石家庄市初中体育教学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5]马正伟.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改革[J].亚太教育,2015.
其他文献
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三方面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序言rn安全是现代社会永恒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安全工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生产的
摘 要: 体育课堂中的身体训练是非常常见的,帮助学生提高身体机能,提高身体健康素质,在很多的实验中已经证实,体育课堂中的力量训练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中的速度和耐力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但是我们容易忽视核心力量的训练,事实上核心力量的训练对人的动作准确性是有很大影响的,在很多的实验中已经得到证实,核心力量训练能够从多方面影响学生的动作准确性。  关键词: 核心力量训练 中学生 动作准确性 影响  要为
摘 要: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一种,它突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他人(包括教师与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体育知识技术。本文就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投篮教学的对比,通过单手肩上投篮设计,检验两种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学生对投篮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等内容的研究,以期对今后篮球课其他技术动作的学习、掌握等有一定的参考。
摘 要: 学生消极学习英语是值得教师费心的课题,与课程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要求格格不入。宽容学生的问题,让他们不再消极学习和使用英语,帮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交流,有利于他们在增强认知感悟的基础上积淀深厚知识底蕴。围绕学生的英语学习消极表现,注重以多元化策略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消极情绪 情境 合作  近年来,在全校一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具有产液量高、排量效率高的特点,是油田提液上产、保持长期稳产的重要手段.与机械采油相比,具有吨油单耗高、平均动液面低、有效扬程低、系统效率低的缺点,
河南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rn河南省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系统在学雷锋日来临之际,组织各地会员企业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rn河南省个私协会秘书长胡建杰带
期刊
据对350家被采价单位反馈的数据监测分析,本期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整体弱势走低.其中,化纤总指数收盘于96.10点,比上期下跌了0.13点;化纤面料价格指数在本期内小幅
地方报业集团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近年来,地方报业集团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政治理论学习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
摘 要: 作者探索和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目的、原则、宗旨、教学组织形式,将全纳教育理念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相融合,最终引导残疾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 全纳教育 特殊教育 体育教学  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萨拉曼卡宣言》和《特殊教育行动纲领》明确指出以全纳为导向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强调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一种没有分类、排斥及歧视,注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