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抗菌活性物质的萃取及抗菌效应研究

来源 :家畜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m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研究东亚飞蝗成虫抗菌活性物质的萃取参数与抑菌效应。采用针刺蘸大肠杆菌菌悬液方法,以抗菌活性为指标,用杯碟法测定临床多重耐药菌的抑菌活性,确定最佳诱导时间,初步研究抗菌谱。结果表明,东亚飞蝗抗菌活性物质粗提液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或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水稻白叶枯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抗菌谱为:金黄色葡萄球〉水稻白叶枯病原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其中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抗菌活性物质浓度为11.782mg/mL,蝗虫抗菌活性物质收率为8.623%。
其他文献
试验采用麦芽浸粉培养基和秸秆粉培养基,利用平板划线法,从富含酵母茵的青贮饲料和酒糟饲料中分离出酵母菌,经过培养条件的优化,从中筛选出用作反刍动物饲用的优良酵母菌株。试验
利用原有闽西南黑兔保种基础群,采用家系内个体综合指数、继代繁育选留法,选育闽西南黑兔核心群,结果表明,公兔、母兔13周龄体重第3世代比第1世代分别提高1o.8%,10.4%,公兔13周
“学生授课”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形式之一,适当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达到教与学的统一。论文就“学生授课”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双语教学符合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可为国家培养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论文从师资水平、学习双语课程中的困难、双语教材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全联房地产商会联合主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分会承办,“三奥”旗下天奥、帝奥、奥菱达三大电
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青化砭1号隧道工程具体施工情况,分析探究在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中采用的微三台阶法的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要点,可
对华东某省部分家禽养殖场的水体、饲料及其粪便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包括水样、饲料及粪样在内的49份样品,其中水样16份,饲料样24份,粪样9份。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铜(Cu)、锌(Zn)、铅(Pb)、镉(Cd)、铬(Cr)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砷(As)、汞(Hg)含量。结果表明:水样中各元素含量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三类水质要求;部分饲料样品中铬和砷含量超过
第11届世界畜产大会将于2013年10月15日至20日首次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将以“动物、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主题。为了促进国内外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展示我国
选择健康、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年龄相近的周岁滩羊羯羊12只、周岁母羊1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
《动物学》是高等院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根据《动物学》课程特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通过对动物学理论教学和课程管理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