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晔:百年传承 匠心寻变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立于民国初年的“百年老字号”明仕阁穿越时间长河,经过岁月洗礼,至今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史志晔作为明仕阁的第五代掌门人,积极探索、创新求变,为这个百年品牌寻找到了一条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新路径。
  出了苏州高铁站,西行20多公里便能来到光福镇。这个位于太湖之滨的古镇,东与藏书镇接壤,南同胥口镇毗连,已经有了2500多年的历史。光福不仅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还是中国核雕、玉雕、佛雕之乡。几千年光阴流转,光福古镇能工巧匠辈出,精美技艺由一代代匠人发扬光大。史志晔便是当下光福古镇上苏作家具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光福甚至苏州,提到苏作古典红木家具品牌明仕阁,业内无人不知。这个创立于1911年的“百年老字号”穿越时间长河,经过岁月洗礼,至今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史志晔正是明仕阁的第五代掌门人。从2008年大学毕业算起,史志晔已经扎根家族产业十多年,他以全新的眼光与创新手法,打造出了一系列符合现代人审美和生活需求的苏作精品。史志晔的耕耘与付出,不仅让百年品牌明仕阁更加广为人知,而且也让苏作精品愈发璀璨。
  肩负使命  传承担当
  人们只要走入光福镇上明仕阁的家具展厅,必定会为室内数百甚至上千件制作精美、工艺卓绝的大小物件所惊叹。3000平方米的展厅,满满当当,每一样作品都精雕细琢,匠心可鉴。这不仅是明仕阁的家具展示厅,也是诸多明式家具收藏家、爱好者的喜到之处,史志晔经常在这里接待八方来客。
  “明仕阁”是苏州市人民政府认定的“知名字号”。“明仕”之“仕”古通“事”,“明仕”意为“明察事理,明白做事”之意。清末民初,江阴璜塘人史银福随父亲来光福一带修缮寺庙。史银福自小跟随父亲学习木工技术、营造古建园林、制作苏作家具。民国初年,他在舟山村开设了一间“明仕阁”木器号,专门制作明清家具和雕刻工艺品。这便是明仕阁的起源。史志晔小时候起便对家族历史耳熟能详。但是,最初,他并没有直接接手家业。
  2008年,史志晔大学毕业了,他学的是自动化数控专业。毕业之后,他便到了一家公司做研发。彼时,红木家具市场仍处于待培育阶段。“那时候在公司里做得也蛮好的”,直到评职称的时候,史志晔突然意识到,如果继续在自动化行业做下去,可能就离家族事业越来越远了。史志晔是家里的长孙,按照传统习俗,对家族事业肩负传承责任。在外面工作了一年左右,他再三思虑,最终决定和父辈们一样,投身于明式家具的工艺传承之中。“在外面做研发工作的时候,让我对专利有了深刻认知。后来,当我从事苏作家具行业时,便有了这方面意识。”
  虽然小时候耳濡目染,但正式回到家具制作行业,对史志晔而言,这也是全新的开始。为了打好基础,他先在厂子里从最基础做起,潜心学习了两年多。一件红木家具作品从设计到选材、从搭配到雕刻,每个步骤他都精益求精。不仅学习木工技艺,史志晔还触类旁通,跟着掌握了雕刻和油漆技术。2013年,史志晔拜师明式家具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许建平,进一步探究明式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史志晔称,一百多年的家族文化基因融合了明仕阁匠人们对明式家具独到的审美、风格的把握。明仕阁制作的家具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有着更为深厚的底蕴。这里的底蕴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文化艺术积淀上,同时也彰显在对材料品质的把控上。
  史志晔作为“百年老字号”里的年轻掌柜,不仅是一位“手艺人”,同时也是明仕阁品牌的“守艺人”。
  匠心留驻  品质为胜
  和史志晔打过交道的人,可能会感受到他不疾不徐、淡定从容的气质。这份气质来自明式家具的发源地苏州,也来自百年文化积淀的明仕阁。
  身为明仕阁第五代掌门人,史志晔继承家业之后丝毫不敢懈怠,一方面翻阅了大量红木知识书籍和中国古典文化古籍,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企业经营的新路径。数年后,通过实践,他开创了边研发边销售的经营理念,有效推动了明仕阁的进一步发展。史志晔说:“我认为把家具的质量和品牌做好,才是抓住客户群最有效的办法。”事实上,明仕阁的招牌之所以能历经百年不倒,离不开五代匠人对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
  明仕阁的家具讲究“形、韵、艺、材”四个字。“形”与“韵”就是明仕阁的软实力。至于“材”,是指红木木材的选用,明仕阁对木材的品质有着苛刻的要求——必须保证是“三无”产品,即“无拼无补无白皮”。红木原木有白皮原本是十分自然的现象,按照红木国际标准,只有芯材能称为“红木”,而白皮则不能超过3%。而有些不良商家为降低成本,将本没有纹理的白皮画出纹理,以次充好,自然不能长久。
  明式家具所用的红木木材,要生长五百年才可以被利用,“材料越做越少、越来越贵”,“惜材”的史志晔始终秉持着“要做就要做精品”的理念,想要把每一件家具当作“可以传承百年甚至更久”来打磨。史志晔表示,由于材料来源所限,传统书斋的陈设家具不会很多,主要以满足阅读、书写以及赏玩各类文房用品为主,但是古人却有几个基本原则是非常看重的。
  首先,木材的底色一定要“净”,这事实上就是今天人们追求的“简约风”在色泽上的一种实践;其次木材纹理要清晰,花纹要漂亮,这是满足了人们对珍稀材质的原真状态的欣赏之心;第三是制作技艺上的要求,所选木材一定要有油性,加工时才能严丝合缝。适合于榫卯结构,雕刻时又特别清晰,富有表现力,最后的成品才会“看上去有美丽光泽,摸起来手感又特好”。
  明仕阁制作的明式家具不仅结构优雅、线条柔美,更具有简洁大方、清新脱俗的气质。入行十年有余,史志晔在不断钻研精进技术的同时,也在一步步参透明式家具的美。“或许是思想上的成熟吧,也越来越能理解明式家具的精髓。”史志晔渐渐明白,仅仅迎合市场和消费者喜好的创新并不会长久,文化上的传承才是苏作最大的竞争优势与生命力。
  积极探索  创新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家居行业的发展也跟着与时俱进。中式之外,欧式、美式,布艺、皮料等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家具类产品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睞,传统中式的红木家具要在这一变局当中找到突围方向,并获取新的发展契机,对行业而言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史志晔与明仕阁探索出了一条创新融合的新路径,他尝试着把古典红木家具做成现代人喜欢的新中式风格,引领了行业新风向。   苏作家具与京作、广作家具相比,造型更为轻巧,一来是因为苏州的木材来源不如北京的宫廷富有,也不如广州因港口之便,进口木材充裕;二来,江南风土地貌,造就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清雅、婉约之风,这也反映在了家具审美之中。比如,同是太师椅,广作体大、雄伟、满身雕饰;苏作则轻简、素雅。史志晔对于木材的使用秉承了苏作的传统模式,可谓精打细算。对每一块硬木材料,必经仔细考量之后才破料动工。
  史志晔的作品深谙苏作之美,如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囧凳系列了。“囧”一段时间里是一个网络流行词,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尴尬、困窘”之意。所以可以说,囧凳系列作品是传统技艺与网络文化的融合。
  “囧字凳”的设计理念其实是苏作元素的打散重组,做出来的成果非常像当时流行的“囧”字。而在古代,“囧”一直有光明、通透的意思,于是史志晔就干脆以此命名。“既符合流行文化的审美,也有高雅文化的内涵”,让“囧字凳”一推出就广受好评。看似简单的囧凳,从碰肩处优雅的打洼线条到底脚一丝不苟的透榫都展现着苏作家具的简洁与精致。目前,史志晔从囧凳单一的产品出发,将“囧”字符号纳入画案、餐台、花几,重新命名为“光明系列”。
  贵族鼓凳也是史志晔的一次创新尝试。掐丝珐琅是以前的宫廷工艺,史志晔将红木跟宫廷使用的掐丝珐琅结合,让人们能够在收藏红木的同时,也收藏了一个非常好的掐丝珐琅,这是史志晔的初衷,也是他在传统面前的又一次创新之举。
  榫卯在苏作家具中应用广泛,不用一颗铁钉,单凭其中的榫卯结构,坚固而美丽。史志晔惊叹于这样巧妙的技艺,不断打磨自己的技术,成功复原了32件常用榫卯结构的实物,并且设计了能自己动手拼装榫卯的体验家具。
  2018年,在江苏省第四届雕刻艺术大赛上,史志晔就与另一外金砖手艺人袁超,合作推出了《姑苏繁华图》,将明式家具制作工艺与陆墓金砖的绘刻进行了结合,使得两个苏州百年老字号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除了金砖,史志晔还尝试了与诸多传统工艺的结合,例如漆器、核雕、苏绣、珐琅彩工艺等,将“跨界融合”做到极致。
  总的来说,囧字凳、荷花圆台、角花条案等都是史志晔的创意之作,既保留了传统红木家具的人文气质,又融入了现代元素,符合时尚审美。也正是史志晔勇于创新求变的精神使得明仕阁这个“百年老字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如,精仿故宫乾隆十八件、荷花十八件等,获得了国家级工艺美术金奖,申请获批版权600多个,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及其他外观发明专利165个,更荣膺了“中华老字号传承创新”奖。
  “想要传承好不容易,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史志晔不仅对家族品牌明仕阁的传承肩负使命,也想对苏作明式家具的文化传承尽最大努力。
  培育市场  弘扬文化
  天下工艺看苏州,苏作精华在吴中。
  苏作,是世人对苏州所产传统手工艺术品的统称。吴中区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重视非遗传承工作。目前,全国11个大类的传统手工艺,苏州就占据10个大类,而这10类吴中几乎占全。光福,作为吴中区重镇,同样能工巧匠辈出。史志晔生长、生活在这片土壤之上,也想为苏作家具精巧技艺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生活中不少行业有大众普遍认同的、代表着高品质的品牌,这些品牌有相对应的标准,如餐饮业的米其林、手表业的百达翡丽、箱包业的爱马仕等。但在我们红木行业,還没有形成这样的参照标准。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史志晔称。
  2013年初,史志晔创立了吴中区光福苏作家具制作技艺研究所,并任所长,为今后的苏作家具发扬光大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还担任了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会长,创立了“红木家具传习所”。“培育好整个行业始终是我眼下最想做的事,也是正在进行中的事。”史志晔坦言,他常常要向客户讲解红木家具的品质与门类,如今,已经明显感受到红木家具市场正在变大,消费群体逐渐增多。
  接下来数年,史志晔希望能构建出一个集生产制造、学习培育以及创新研究于一体的平台。依托这个平台一方面向更多消费者推广明仕阁品牌;另一方面弘扬苏作家具文化、弘扬红木文化,通过学习、研究的方式,把传统苏作家具的精美技艺传播给更多的人。
  当然,史志晔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事实上,近些年,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提倡培养青年手艺人、发展传统工艺文化,这给了史志晔更多传承文化、发展行业的信心。在家乡,除了苏作家具,香炉、核雕、刺绣、缂丝等其他行业也有年轻人耕耘的身影。“行业只要良性发展了,自然会吸引年轻人加入并坚持下去,这样后续传承才更有希望。”史志晔说。
其他文献
今年的跳槽季,还会像从前那样热闹吗?  新年伊始,1月2日,在2020年第一个工作日,原先在联想集团供职的高管常程跳槽小米集团,引发一波热议。有网友评论:“这恐怕是科技圈的2020年‘第一跳’。”与高管跳槽的时机选择不同,大多数职场人一般会将跳槽的时间点放在春节后。不少人为了能拿到前一年辛勤工作的年终奖,即便早已动了离职的心思,也会坚持到年终奖到手的那一天。 所以,每年春节后,便是跳槽旺季。  2
期刊
从一个骄傲的前辈俯身成为谦虚的新人;从光鲜的主角转变为一个好的配角,“80后”杨媛草以配角的姿态锁定胜局。  在即将跨入40岁关口时,IPCN国际传媒CEO杨媛草说:“如果拥有更大的心胸和格局做配角,那也许才是更大的力量。”25岁在伦敦创立野草影视制片公司,27岁创立IPCN国际传媒,2012年由她引进的《中国好声音》红遍大江南北……杨媛草的人生堪称“传奇”。但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美丽女性,
期刊
每一次A股的大变革,都是主动适应新格局的投资者能够活下来,并抓住机遇发展壮大。  2019年已走过了,回看一年A股在凄风苦雨中挣扎,如今已经有雨过天晴的味道,主要指数在这一年里都取得正收益。不过,去年“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投资者也大有人在,极端的甚至会先赚后亏、一无所获。从月K线的角度来看,上证指数经过年初的月线三连阳之后便陷入了“阵地战”,此后9个月K线的阴阳比为4∶5,下跌月份的数量还略多一些。
期刊
7-Eleven的方法论,已经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实施,效果比日本经营者们传统的假设—执行—验证模型要好千万倍。  7-Eleven全球裁员4000人,关闭1000家便利店,这个消息对于零售行业来说既震惊也坦然,毕竟7-Eleven早年是中国零售行业的启蒙者,在它精益经营的思路熏陶下,中国的零售业者不断成长;但时过境迁,7-Eleven所代表的模式现在反而成了保守和教条的代名词,不是7-Eleven的
期刊
现在,很多企业站在了十字路口,在存量搏杀的残酷世界里,去哪里寻找新的增量?  大约未来5到10年里,增量市场会变成存量市场。增量时代,满地黄金,不是你的就是我的,友好和谐,礼貌谦让。存量世界,残酷搏杀,大家开始捂紧钱袋,看紧腰包,甚至把目光看向彼此,不敢掉以轻心。不少企业都面临这样的“困境”:存量世界里,如何去寻找新的增量?前不久,我关注到一些现象,比如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去美国俄亥俄州建厂,纪录
期刊
能否把握住职业生涯的三个关键节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成败。  人的一生如果用曲线图来表示,就是一个正弦曲线图。人的能力、知识、经验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同的。能力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成年的能力发展期(1岁~25岁);第二阶段是到达最高水平后保持高峰的能力高峰期(26岁~55岁);第三阶段是高峰之后随年龄增加逐渐衰退的能力衰退期(56岁及以后)。  人生第二阶段的三
期刊
“国潮”风成了新消费中一个奇特又亮眼的风景,构筑起年轻消费者独特的新消费观。  近日,武汉所有ZARA门店突然关门停业,一时间引发轩然大波。虽然关店的原因可能是消防事宜,但之所以引起了如此广泛的关注,与快时尚品牌近年来陆续败走中国不无关系。尤其是2019年,虽然各行各業都在喊冷,但频频爆雷、走到破产的,却多发于快时尚行业,尤其是国外流行品牌。前有NEW LOOK彻底退出中国市场,后有Forever
期刊
多元化视角能带来重要的外部人的思考,也就是所谓旁观者清,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一个很著名的思维实验,说医生发现一个病人身体里有一个肿瘤,需要及时治疗,不然会危及生命。但是医生无法切除肿瘤,只能使用射线放疗。射线剂量要足够大才能杀死肿瘤,但是如果使用如此大剂量的放射线,也会杀死射线经过的其他健康组织。如果要确保病人身体不受影响,射线的剂量就要足够小,但是这样一来也就无法杀死肿
期刊
书名:《俞军产品方法论》  作者:俞军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时间:2019年12月  “产品经理就是以产品当笔,与世界對话。”一句颇具情怀的话,道出了作者俞军近二十年对于产品经理的所有认知,也很好地表达了本书的主旨。  在互联网圈,俞军被网友称作“百度贴吧之父”“传奇”“神话”。他曾是励志的产品经理传奇,6年内,从一个不懂技术的普通用户,做到中国互联网第一个产品副总裁,几乎以一己之力开创了百度
期刊
谦祥益风雨近二百年,在新时期继承优良经营传统,延续中国丝绸文明,并结合时代特色,开拓新领域,打造起与时俱进的中华老字号。  清末民初,山东章丘孟氏成为中国北方商业的最大资本家族,孟氏家族有一条传奇的血脉,即他们是号称“亚圣”孟子的后人。孟氏家族的商业遍布北方各大中城市,商店名字大多带一个“祥”字,称“祥”字号,祥字号商店包括绸布店、茶叶店、锅店、金店、钱庄、当铺等。孟氏家族经营的龐大商业集团,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