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芝麻中β-谷甾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建立山芝麻中β-谷甾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方法: TLC法对山芝麻中的β-谷甾醇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β-谷甾醇的含量。 结果 :TLC斑点清晰,重复性好。β-谷甾醇在3.694~184.7 μg/mL(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0%(RSD=1.17%)。 结论 :该方法可应用于山芝麻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山芝麻;β-谷甾醇;TLC;HPLC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1-0040-03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β-sitosterol in Radix Helicteris
   CHEN Gui XIA Jizi XU Zuogang
  Qiannan Institute for Inspection and Testing, Duyun 55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β-sitosterol in Radix helicteris.  Methods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β-sitosterol was carried out b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β-sitosterol was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Results  The TLC spots were clear and reproducible. β-sitosterol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in the range of 3.694~184.7 μg/mL (r=0.9999), whose average recovery was 96.0% with the RSD of 1.17%.  Conclusion  The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Radix helicteris.
  Key words: Radix helicteris; β-sitosterol; TLC; HPLC
  山芝麻為梧桐科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的干燥根,具有解表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感冒高热、扁桃体炎、咽喉炎、腮腺炎、皮肤湿疹、痈肿等[1-2]。现代药理研究[3-4]表明,山芝麻具有抗病毒、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β-谷甾醇是山芝麻中的一种甾醇类物质,具有降血脂、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5-6]。目前还未见山芝麻中β-谷甾醇含量测定的相关报道。本实验通过TLC法对山芝麻中的β-谷甾醇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为山芝麻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1 仪器与材料
  LC-20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AG135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AL204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DK-98-ⅡA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泰斯特公司);SK250LHC型超声波清洗仪(上海科导公司)。山芝麻对照药材(批号:121088-201103),β-谷甾醇对照品(批号:110851-201909,含量以92.7%计),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G型硅胶板(批号:20180619),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山芝麻药材(批号:20190401、20190501、20190901)购于药材市场,经黔南州检验检测院夏稷子主任药师鉴定为梧桐科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的干燥根。
  2 方法与结果
  2.1 TLC鉴别[7-9]
  2.1.1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山芝麻粉末2.5 g,加30 mL三氯甲烷超声处理30 min,过滤后的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2 mL三氯甲烷使其溶解,即得。
  2.1.2 对照药材溶液制备 取山芝麻对照药材2.5 g,同“2.1.1”项下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
  2.1.3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β-谷甾醇对照品适量,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1.4 鉴别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以上三种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G型硅胶薄层板上,置展开剂为石油醚(60~90 ℃)-乙酸乙酯(5∶ 1)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后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并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山芝麻对照药材色谱和β-谷甾醇对照品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TLC色谱图见图1。
  2.2 HPLC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10-11] 岛津InertSustainR  〇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柱温30 ℃;检测波长210 nm;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在此条件下,β-谷甾醇理论塔板数大于6000,与相邻的成分之间达到基线分离。HPLC色谱图见图2。   2.2.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取β-谷甾醇对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1 mL含184.7 μg的溶液,即得。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山芝麻粉末(过三号筛)约2 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25 mL,称定重量后加热回流30 min,放冷,加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2.2.4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2.2.2”项下的对照品储备液1 mL置于2 mL、5 mL、10 mL、25 mL、5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得系列浓度对照品溶液。取“2.2.2”项下对照品储备液及上述5个稀释浓度的溶液测定峰面积。以β-谷甾醇对照品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绘制工作曲线,得回归方程Y=2676.7X+2649.8(r=0.9999),线性范围为3.694~184.7 μg/mL,标准曲线图见图3。
  2.2.5 精密度试验 取“2.2.4”项下稀释至10 mL的对照品溶液,照“2.2.1”项下的条件重复进样6次,记录β-谷甾醇的峰面积,结果RSD为0.65%。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2.6 稳定性试验 取山芝麻样品(批号:20190501),照“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于制备后0、2、4、6、8和12 h照“2.2.1”项下条件测定β-谷甾醇的含量。结果其含量的RSD为2.7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制备后12 h内稳定。
  2.2.7 重复性试验 取山芝麻样品(批号:20190501),照“2.2.3”项下的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照“2.2.1”项下的条件测定。结果测得6份供试品中β-谷甾醇含量的平均值为0.188 mg/g,RSD为1.84%。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2.2.8 加样回收率 取β-谷甾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8.47 μg的加样回收用储备液。取山芝麻样品(批号:20190501)粉末(过三号筛)约1 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上述加样回收用储备液10 mL,再精密加入甲醇15 mL,称定重量后加热回流30 min,放冷,加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微孔滤膜滤过,制得加样回收供试品溶液,照“2.2.1”项下的条件进行测定,计算β-谷甾醇的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1。
  2.2.9  样品测定 分别取批号为20190401、20190501 和20190901的山芝麻样品,各批次均照“2.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照“2.2.1”项下条件,外标法测定β-谷甾醇的含量,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TLC展开剂比例的选择 实验考察了石油醚(60~90 ℃)-乙酸乙酯不同比例(5∶ 1、7∶ 1和9∶ 1)的影响,结果三种展开剂比例下β-谷甾醇的Rf值分别为0.43、0.30和0.24,当展开剂比例为5∶ 1时,β-谷甾醇Rf值适中,且与相邻斑点有更好的分离度,故选择展开剂比例为5∶ 1。
  3.2 HPLC检测波长的选择 实验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内对β-谷甾醇进行了光谱扫描,结果在此范围内β-谷甾醇均无最大吸收,在低波长下有较大吸收。实验比较了检测波长(205、208和210 nm)的影响,结果在210 nm下基线较其他两个波长更平稳,因此实验选择210 nm作为HPLC檢测波长。
  3.3 HPLC提取条件的选择 实验考察了提取方式、提取时间对样品中β-谷甾醇提取的影响。在提取时间均为30 min的情况下,超声提取所得β-谷甾醇含量为加热回流提取的84.7%;采用加热回流提取,不同提取时间(15、30和45 min)所得β-谷甾醇的含量分别为0.178、0.184和0.185 mg/g。因此,实验选择加热回流提取30 min作为β-谷甾醇HPLC测定的提取条件。
  本实验建立的TLC方法在3批次山芝麻样品中重复性好,所得β-谷甾醇斑点清晰,且与相邻斑点分离度良好;采用HPLC法测定β-谷甾醇的含量,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应用于山芝麻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45.
  [2]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1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6-17.
  [3]黄必奎.山芝麻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2):129-131.
  [4]金孝勤,庞素秋.山芝麻中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活性研究[J].安徽医药,2016,20(1):34-37.
  [5]肖志彬,贾韩学,刘小雷.β-谷甾醇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66-68.
  [6]黄秀芳,庾国桢,童晶晶.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陈皮的药理作用机制[J].中成药,2019,41(12):3038-3045.
  [7]曾祥腾,何燕,李易鹏,等.山芝麻药材及其制剂的薄层色谱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25(4):363-364.
  [8]刘佳,谷炳明,成佳玲.山芝麻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品标准,2016,17(3):171-174.
  [9]东知多杰,班玛才仁,多杰,等.常用藏药材丛菔质量标准提升[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24):37-40,67.
  [10] 毕荣璐,孙荣飞,李德勋,等.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天麻中的β-谷甾醇含量[J].西部林业科学,2014,43(6):116-119.
  [11]刘娟,赵秋艳,李鹏程,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太白泡沙参中β-谷甾醇的含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1):61-63,70.
   (收稿日期:2020-03-30 编辑:刘 斌)
  基金项目: 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研究项目(DBXZYC52029)。
  作者简介: 陈贵 (1986-),男,汉族,硕士,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药剂学及中药质量标准。E-mail:chengui211@126.com
其他文献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宿州市高考体育训练队中的160名体育高考生对其教练员领导行为和训练成绩的满意程度,认为:高考体育生对目前执训的教练员领导行为的5个维度均存在不同程
在与QQ好友聊天时,通过在线播放功能,共同欣赏短片,谈论影片内容,也算是一种不错的休闲方式。但QQ却不支持播放RM、RMVB格式的文件,难免让人觉得遗憾。
本文从GPS技术着手,首先阐述了RTK测量技术原理及GPSRTK的测量精度,进而分析了RTK技术在地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大家对于文件备份并不陌生,但你了解什么是增量备份吗?简单来说就是文件每执行一次保存操作就自动创建一个新的备份文件,每次备份的文件都会保留下来,这样一个文件就同时拥有多个不同时期的版本,通过对比这些版本的差异就可以随时撤销某一次的修改操作,即使文件已经多次被修改保存也能快速找回很久以前的内容。对于办公、图形设计和制图人员来说增量备份是相当实用的,可以大大提高文件的安全性和编辑效率。
目的:评价153Sm-EDTM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骨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1例临床确诊为乳腺癌多发骨转移伴骨痛患者进行治疗,153Sm-EDTMP按18.5 MBq/kg体重剂量静脉注射给药.治疗前患
[“动画叠加”软件方便实用0752-2677510150元]天敏“左轮”加强版摄像头,外观炫酷,功能实用。天敏自主开发的“动画叠加”功能软件可以实时进行FLASH动画传情,
目的:研究香丹注射液对冠心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生化方法观察香丹治疗冠心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冠心病人RCD、血糖度降低、病程缩短.结论:香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阐述了高校现代汉语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路径,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群,形成知识模块、技能模块和拓展模块层级性的课程群。以就业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从学生职业岗位需求调整
背景与目的S100A7是S100蛋白家族成员,它的过表达与一些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S100A7在肺癌中的差异表达。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等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