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阅读教学飞扬学生个性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y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学中应以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1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不同,对文本内容的喜好程度也不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将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例如,教学长春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文,有的学生喜欢“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毡包就像白莲花”,有的喜欢“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还有的喜欢“春光万里美如画”,学生喜欢哪一个比喻句,就让他和同桌讨论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对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得有情有感,说得有根有据,学得有滋有味,收到了理想的阅读效果。其他课文如《多彩的夏天》一课,每一段的结构都是一样的,第一句是中心句,全段都是围绕这句来描写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重点来学效果更好。
  2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阅读中,学生读到动情处,有的喜欢大声朗读,有的喜欢静静思考,有的喜欢提起画笔,也有的喜欢带着自己的感受演一演,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理解和感悟课文。例如教学长春版小学二年级《小猴脸红了》一文,教师问:小熊,小猴,大象的为人你最赞成谁?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样做?小朋友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大声朗读体会的,有无声默读思考的,有三、五人一小组议论纷纷的,也有向老师询问答案的。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多样性。教师从中相机指导、点拨、评述。
  3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可打破原有有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可以自由组合,选择学习伙伴朗读、讨论、辩论、表演,互相探讨,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问。学习伙伴之间情感上的距离拉近了,更容易爆发出思想上的火花。
  二、改进思想,还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
  教师在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后,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就会产生千奇百怪的问题和答案,此时,我们就应该把学生脑中个性化的见解和感受及时地释放出来。
  1让提问更自由。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学而有疑,疑则有异。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有时是问题还未解决已经下课了;有时是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教师事先没有想到而无定论的;有时学生的质疑是与本课关系不大,解决起来费时,但确有意义的问题。当课堂中出现了其中任何一种情况,我们教师不要将问题搁置,也不要“快刀斩乱麻”下个定论,应采取存疑的方法,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给学生留下探索的余地,引导他们课后通过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动手实践等途径去研究,留到恰当的时机交流解决。这样就尊重了学生语文实践中的感受,呵护了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予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学习真正成了他们生命的历程。这样,学生才能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创新,才能感到自己是个新知的发现者、研究者。在教学《在夏天里成长》时,有学生问:课文中说动物长,植物长,人长,我都相信,为什么说夏天里的铁轨也长呢?是不是太“假”啦?对于这一问题的提出,我没有笑话他,而是大加赞赏:“你问得好,老师和你有同感,由此可见你对本课的内容理解的很透彻?”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对学生来说确是莫大的震撼,因为它代表了老师对他的肯定。接着,我用热胀冷缩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个问题,学生好奇心大增,求知欲也特强。我深知:那些极有个性化的提问是学生思维扩散的极好契机,教师何不好好利用并加以鼓励,以促使他们提问的个性更加鲜明,以便更有效地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2让表达更尽兴。语文教学要真正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不同的心理感受,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想要说的话,而且尽量让他们说得尽兴。比如《多彩的夏天》一文学后,让学生说一说你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学习文中写法“夏天是( )的,”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说“夏天是充满活力的。六一儿童节那天,我们载歌载舞,尽情的玩。人人都像快乐的小鸟……”
  (教师带头鼓掌,教室顿时响起一片掌声,这时话匣子打开了,教师索性由学生去想象,去“创作”。)
  三、及时纠误,为学生指明自主阅读的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展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予以鼓励,不要怕学生失误,而是要千方百计找出其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上进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能促使学生的智能与情感和谐发展。
  当然,学生虽然能够极其踊跃地发表个人的见解,但难免也有出错的时候,学生的理解往往与文本意义大相径庭,闹出一些笑话来。必须依赖教师的引导,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
  四、课外延伸,给学生开拓自主阅读的广阔天地
  学习语文要更新观念,打开思路,应认识到课本以外的生活更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一位教育家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谢觉哉说:“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死书库。”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教完一篇课文后,应该赋予文本更多的内容,要让学生把学得的知识或经验用于实践,要在学生的学习中注入新鲜的生活源泉从而“盘活”知识,在实践中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例如在教学古诗《送春》后,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诗,上课时,请学生把这些诗介绍给大家。这样不仅巩固了已学到的内容,而且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的情境,为学生架起一座阅读对话的桥梁;要善于细心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热情鼓励学生的创造和智慧;要善于给学生一块宽松、和谐、民主、激励的土地;要善于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新的语境,让学生多说、多议,说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多种个性,说出绚丽多彩的课堂教学,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一门飞扬学生个性、灵性的艺术。
其他文献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们眼中的一切是五彩斑斓的,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孩子喜欢涂涂画画,画画是孩子的天性,绘画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在画画过程中,往往把自己对生活和大自然的认识、感受进行选择、加工、组织成一幅幅画面。虽然儿童画的线条、形象较稚嫩,但却充满了童心、童趣,不仅是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表现,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和大自然的关心、热爱。因此,儿童画画不仅能拓展知识面,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
期刊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有总的论述和要求,在分学段要求中也专门有讲朗读的条目。教材里也写得清清楚楚,而且多数课文后边都有朗读训练。这都说明了朗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把朗读教学落到实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力语言尚未很好地发展起来,更需要依靠朗读理解所读的文字,从而把对书面文字的感知和文字本身的含义联系起
期刊
一、 开放式的教育环境,营造幼儿玩中学  大家都知道,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家庭进入到幼儿园的托班时,会被种种的不适应包围着。焦虑、恐惧、失落与无助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更是孩子脱离不正规的家庭教育走入正规教育体制的第一站。胆小的孩子不敢玩,也不会玩,因此教师必须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玩,做孩子的大朋友,并鼓动孩子玩,教师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孩子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孩子和教师是一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今天,我就想通过研究历程的回溯来诠释对这句话的理解!  两年来,我,惊喜的发现,孩子们更喜欢完成数学作业了,更喜欢数学了。我也赫然发现自己“真了不起”。在研究中我多了思考,多了夯实,多了方法。像这样的小课题研究我们每个人在做。只要有一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教学评价应包括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不仅要有笔试,也要有听力测试和口语测试。但目前的考试主要是笔试加听力,口语不考试,导致结果是教材的编排、老师的讲课、考题的编排三张皮,学生的平时学习与考试结果不配套。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教学评价的改革,加强了口语的训练,期末考试加试了口语考试。下面是我们在教学中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英语口语训练的方法  1结合教材的编写
期刊
一谈到责任教育,就会很自然的想起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重视习惯培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行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之一。  跨世纪人才需要博学多才,有快捷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生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的精神,有与人协作能力等,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责任心与行为习惯的培养。
期刊
音乐艺术教育应该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由于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原因,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国民的音乐素质较低。因而,必须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中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和文化环境。我将从学校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状况、重要性、文化功能和在素质教育中的渗透,这四个方面,就音乐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阐释了作者的观点。
期刊
当今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集千般宠爱于一身,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他们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玩好的,象温室中的花朵,被家长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久而久之,养成了自我为中心,认为一切好的事物都应该给自己的不良品质。他们只知道向别人索取爱,而不知道将爱奉献给别人,不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呵护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因此,成人在教会幼儿享受爱的同时,应教会幼儿如何付出爱,如何使他人接
期刊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认清两者的本质区别,剖析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完成素质教育赋于我们的重任。  一、不利于教学的传统旧模式  1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能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能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易影响体育教学的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爱是一种情感交流,爱是一种行动体验,爱更是一种理解和尊重。  一、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