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新的产业形态,是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新的增长点。本文就北海海洋文化资源概况、产业发展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北海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宏伟目标,作为广西海洋重要城市的北海,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建设海洋强市,以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为重要突破口,加强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显得重要而迫切。
  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文化产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而在我国仍属于新兴产业,21世纪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用海洋文化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是沿海城市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共识,重新审视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特征十分必要。
  (一)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
  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既创造了辉煌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海洋文化,研究了解海洋文化,提高人们对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海洋文化是人海互动及其产物和结果,是人类文化中具有涉海性的部分。”“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理状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包含海洋历史文化、海洋民间民俗文化、海洋景观文化、海洋节庆文化和海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为参照,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其实质是海洋文化的产业化。“从概念上看,海洋文化产业就是以海洋文化资源为媒介,通过人才的智力开发和资金的有效运作,使由此产生的海洋文化产品或提供的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从性质上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生产和提供海洋文化产品、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从产业过程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按照产业化的方式和手段经营文化,并将海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纳入到产业运行的轨道中;就其产业功能而言,海洋文化产业以满足消费者及市场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的功能。”由于海洋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特征,海洋文化产业实际上已经涉及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动漫等领域,并与之交融,开拓出更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创意艺术形式。根据产业范围和行业分类, 海洋文化产业可以划分为滨海旅游业、涉海休闲渔业、涉海休闲体育业、涉海庆典会展业、涉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业、涉海工艺品业、涉海对策研究与新闻业、涉海艺术业、数字动漫等多项领域,并与之发生交融,开拓出更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创意艺术形式。
  (二)海洋文化产业的特征
  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具有文化产业的一般属性和特性,它的主要特征包括:
  1.满足人们对文化的精神消费需要。海洋文化产业是借助海洋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和精神需要而进行的社会生产,它提供与海洋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物质消费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
  2.兼具文化性和商品性。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也可以提炼打造成为商品用来交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带有特定的观念性和精神性特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入市场,又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可以通过提炼打造成为商品用来交换。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精神特质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就失去了文化的本性。同时,文化产品和服务也不应离开市场,否则文化产业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3.蕴含高技术和高智力含量。是高技术与海洋文化紧密结合的产物,其作用显现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高新技术或知识经济的促进作用。印刷复制、电子排版、录音录像、网络传输等技术在海洋文化领域的应用,使海洋文化艺术品可以复制和批量生产。
  4.文化和经济的有机融合。是海洋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及一体化,海洋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活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社会生产力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两部分组成。这里的精神生产力就是文化生产力,这说明文化可以成为一种生产,而且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
  北海海洋文化的基本情况及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北海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滨海城市,虽然拥有底蕴丰厚的海洋文化资源,然而海洋文化因产业基础弱、起步晚,而滞后于城市整体经济发展。
  (一)北海海洋文化的基本情况
  北海市拥有628公里的海岸线,与海南省隔海相望;有涠洲(24.98平方公里,距市区约20.2海里)、斜阳(1.81平方公里)等大小71个海岛;毗邻的北部湾海域面积12.8万平方公里,北海市管辖约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陆地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60万。海洋养育了北海人民、也孕育了北海的海洋文化。
  1.底蕴丰厚及遗存丰富的海洋文化。据考古遗址及史料证实,北海是一个有着7千多年历史的城市,自古就是中国海洋经济活动和发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这里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为通商口岸,1984年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2010年11月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在老城区有保存较为完好中西合璧的珠海老街以及外国领事馆、外国洋行、教堂、大清国在西南地区最早的邮局、海关等17座近代建筑。
  2.多元民俗风情兼济发展而形成的海洋文化。北海在其自身的积累发展过程中,吸纳了古越、岭南、中原、外来宗教等文化元素,孕育了海丝路、南珠、疍家、客家、佛教、天主教等多元文化,形成了山海文化相融,多元民俗风情兼济发展的海洋文化格局。主要包括:   (1)海丝路文化。北海合浦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很高的历史地位,《汉书·地理志》等史料中有这方面的记载,北海历史文化名城的确立、北海与宁波、泉州等7个城市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合浦汉墓群近万座汉代墓葬及部分出土的近万件文物、北海草鞋村、黄泥塘等汉窑址等历史遗存也充分证明了北海的海丝路文化。
  (2)南珠文化。北海辖区合浦自古以出产珍珠驰名于世,素有“南珠故郡,海角名区”之美誉,是享誉中外的“南珠之乡”;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海先后举办了四届“国际珍珠”扩大了北海的知名度,增强了南珠文化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3)疍家文化。疍家是生活在船上以打渔为业的族群,船是疍家人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常见的文化活动是唱咸水歌,最具特色的是疍家婚俗。
  (4)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源自中原汉人南迁时自身所保留的唐宋时期的河洛文化和中原文化并吸收了壮族文化,融合了原生在广东地区的南粤文化(即岭南文化)而形成的文化,是北海海洋文化元素中独具特色的体系之一。
  (5)海洋资源景观旅游文化。有涠洲岛国家火山地质公园,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涠洲岛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等诸多海洋景观地及场馆。
  (6)祭海文化。北海渔民至今仍然保存有开渔祭祀海洋的习俗。
  (7)宗教文化。北海是南传佛教进入中国的大门之一,从西汉至今,由小乘佛教传入开始,佛教在北海合浦的传承不断,香火日旺,故有“一寺三庵七十二庙”之盛。西方宗教其中影响较大的师建于1876年的涠洲岛盛塘天主堂, 只有1.6万岛上约有5千人信奉天主教。
  (二)北海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北海市场机制发育较早,但文化产业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北海市共有文化企业1250多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30655人。2010年北海市文化产业增加值9.29亿元,占GDP比重2.32%。统计表明,北海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偏低,发展水平不高,海洋文化产业市场运作份额不大,产业特征不清,缺乏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品牌,发展速度及规模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北海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1. 旅游业在海洋文化产业中占的比重最大,大量涉海元素文化未能有效开发利用。
  2.海洋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及市场资源配置的机制尚未完善,文化产业行会尚未成立,文化部门和旅游各部门之间仍出现重复交叉管理或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3.海洋文化产业引导起步晚,发展规划滞后,海洋文化建设投入不足,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产业发展长期以来属自发状态,扶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资金、项目用地、政策措施尚未配套完善,制约了海洋文化产业的成长壮大。
  4.海洋文化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小、效益低、缺特色,尚未形成龙头企业。
  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较低,海洋文化产业市场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有实力的海洋文化企业较少,缺乏海洋文化产业知名品牌,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遗产仍待字闺中,未能形成产业链。
  6.文化人才缺乏,尤其缺乏文化管理及文化经营类的高级人才。
  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和人口的增长,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仍然不相适应是北海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无疑重要而迫切。
  北海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2012年初北海市委市政府规划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蓝图,出台《关于加快北海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文化产业阶段性发展目标为:至2015年,力争建成1-2个自治区级、5-10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5%,使文化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要让北海的海洋文化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抢占蓝色经济发展新高地必需:
  1.统一思想,提高全社会对加强海洋文化建设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完善海洋文化政策法规,落实海洋文化政策,营造海洋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2.加强宏观规划及微观指导,建立健全海洋文化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加大产业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和推进机制。
  3.创新思维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政策扶持,注重区域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及无序竞争,做大做强做长海洋文化产业链。
  4.重视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抢占人才新高地,为建设海洋文化强市提供智力支撑。
  5.提高海洋文化产业的创新意识和扩大科技含量,加大海洋文化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海洋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挖掘海洋文化的内涵,强化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充分整合资源,找准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切入点,打造别具一格的产业品牌。突出重点,打造一批有北海特色的涉海文化产业品牌,如把以海洋文化为题材的大型历史歌舞剧《碧海丝路》、《咕哩美》,粤剧《珠还合浦》等整体包装推进市场。
  总之,海洋文化是北海的宝贵资源和优势,继承和弘扬北海的海洋文化,加快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北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北海海洋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海洋强市、推动北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中共北海市委党校)
其他文献
EBMT系统是一种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方法,其主要思想是通过类比原理进行翻译.如何从语料库中提取出一个实用的翻译词典进行系统的辅助翻译已经越来越多的引起关注.本文探讨
2009年1月份,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布报告称,全球正面临着“水破产”危机,水资源今后可能比石油还昂贵。今后数十年内,各国的生产和生活领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争夺将愈演愈烈,中国将可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水资源危机进逼  当今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一跃成为GDP位居世界第二、出口居世界第一的发展中大国,在21世纪的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本文通过TREC实验研究基于链接信息的检索对Web信息检索的影响,包括使用链接描述文本,链接结构以及将基于链接的方法和传统基于内容检索的方法合并.得到如下结论:首先,链接描
防晒美白还是美容院夏季主打项目吗?初夏时节,能让美容院盈利的热门项目到底是什么?
水利建设工作有着很强的基础性、战略性和社会公益性,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实施生产建设型财政的历史时期,还是公共财政建立和发展的时期,国家始终坚持在现有财力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集资金,不断增加对水利发展的投入,大力发展水利事业。据统计,建国60余年我国的水利事业总投入超过了1万亿元。但随着当前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水利发展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水利基础薄弱
针对电子商务自动化、智能化和移动化的新趋势,应用本体论对电子商务知识建模,提出电子商务知识描述的分层框架,结合描述逻辑、框架系统设计了基于XML和本体论技术的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