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药疹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重症药疹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重症药疹患158例,对其基本资料、临床治疗情况和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组158例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18例,感染率为11.4%。重症药疹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是否存在皮肤黏膜溃疡、是否进行过侵入性操作、是否合并糖尿病对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影响(P<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水平对其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影响不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白蛋白水平≤30 g/L、皮肤或者黏膜有溃疡、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有侵入性操作、合并糖尿病为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

结论

重症药疹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样,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以自制的个性化颈枕为实物宣教,在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符合标准的颈椎病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用枕知识的宣教,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术前1 d改为以个性化颈枕为实物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用枕知识、对平卧位和侧卧位枕高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对用枕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优41例,良5例,差1例,
目的探讨团队工作管理模式在肝癌患者肝动脉介入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98例肝动脉介入术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队工作管理模式。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采用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评表(QOL-LC)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维度得分及总生命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
目的分析分期心理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照病房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分期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入院时及入院后第4周、第12周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应对方式变化情况。结果入院后第4周及第12周,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4周,观察组屈服、回避及面对评分分别为(6.43±
期刊
目的探讨脑卒中超早期护理中运用Orem自护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初次发病并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10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入院24 h内运用Orem自护模式进行超早期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用卒中影响量表(SIS)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方法进行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利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掌握现状,设定改进目标,采用鱼骨图解析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拟定对策并实施,确认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后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老年患者ADR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管理前的22.5%(93/413)降低至改善后的9.5%(46/484),差异
目的探讨应用期望理论提升低年资护士浅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技能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161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浅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及穿刺量化考核与培训,选拔病区、医院操作能手并予以奖励,比较干预前后浅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技能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留置针使用率由52.42%(823/1 570)提高到71.35%(1 305/1 829),一次穿刺成功率由88.82%(731/
目的探讨顾问护士在综合医院外科病房的岗位设置及实践应用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8月开始通过自愿及竞聘的原则从外科病房中选出6个病房作为试点创新病房,并各设置顾问护士1名,与医生组建医护团队,为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同质医疗护理服务。比较设置顾问护士前后患者住院满意度及医护合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医护合作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3.09±1.69),(79.41±11.98)分,均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