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气管道投融资合同管理提升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u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工程企业开始尝试以投融资的方式参与国际油气管道项目建设,而工程企业大多数缺乏投融资项目管理经验,尤其合同管理方面无法真正把控风险。本文从工程企业视角进行投融资项目合同管理研究,梳理了国际油气管道投融资项目的合同结构,阐述了在进行投融资项目合同管理时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提升措施,以期为国际油气管道工程企业投融资项目的合同管理提供借鉴。
   一、背景
  越来越多的国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参与投融资项目的重要性,但是多数企业以建设传统的EPC项目为主,缺乏投融资项目的经验,难以运作國际油气管道投融资项目,成为了企业国际化战略道路上的障碍,迫切需要针对国际油气管道投融资项目合同管理的理论引导。
   二、国际油气管道投融资合同管理现状
  (一)合同管理定位不高经验不足
  对于参与投融资项目的工程建设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与企业定位不能及时转换相关,即不能及时从承包商的定位向项目股东转变,作为业主开发和运营项目的经验不足,导致在合同管理时不能统揽全局,影响项目的顺利运作。同时,国际油气管道投融资项目结构复杂,需要签署的合同种类繁多,因为项目的众多参与方均是依靠各类合同文件约束绑定并各行其责,如何通过合同明确与相对方的权利义务、在双方利益的博弈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以及如何通过合同管理运筹帷幄地整合资源,都是缺乏投融资项目经验的工程建设企业亟需提高的重要技能。
  (二)针对投融资项目的合同管理研究不足
  虽然近几年学术界对投融资项目的研究开始逐步兴起,但大多针对投融资项目的不同模式和基础理论展开研究,内容涵盖面广,但对企业的实践指导性不强。站在油气工程建设企业的角度,以实操为目的,对合同管理这个细分方向进行的研究寥寥无几,使得企业对投融资项目的合同管理认识普遍不足,这个方面的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三、投融资项目合同管理结构及内容
  做好国际油气管道投融资项目的合同管理,首先需要理清项目的合同结构和管理内容,进而明确各项目参与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把控、完善关系网、平衡各项目参与方利益的目的。大型境外工程建设项目,通常合同结构异常复杂,因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都是通过合同绑定起来的。此处以和东道国政府合作的大型油气管道工程为例,详细梳理了既是国际PPP项目又是特许经营项目的相关方及合同结构,如图1所示。
  (一)特许文件包。指项目公司与东道国政府、东道国政府相关部门、或产品消纳方签订的,为了解决项目开发和产品销售问题的各类协议,包括特许经营权协议CA、收费协议、执行协议IA、购电协议PPA、输油协议等。
  (二)融资文件包。指项目公司与贷款银行或银团以及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之间签订的,以融资为目的的各类协议,包括贷款协议、担保文件、账户管理协议、直接协议、股东承诺书等。
  (三)公司文件包。指项目发起人和其他合伙人之间,为了成立并管理项目公司、确定收益分配比例签订的各类协议。有的情况下,项目发起人不直接成立项目公司,而是通过控股公司聘请项目管理人的方式间接管理项目公司。公司文件包包括公司章程、股权认购/转让协议、股东贷款协议、股东协议、合资合作协议、股权回购协议等。
  (四)项目执行文件包。指具体建设运维项目时,项目公司与EPC承包商、运营商、以及供应商等参与者签订的各类合同,包括EPC合同、燃料供应合同、水资源合同、运营维护合同、入网协议等。
   四、国际油气管道投融资项目合同管理优化提升
  签署对项目公司或工程建设企业有利的合同,同时监督合同各方履约,就是投融资项目管理的本质。作为某一关键合同的参与人,如何通过合同谈判与相对方进行博弈,如何争取在合同中加入对自己有利的重要条款,为顺利运作投融资项目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是工程建设企业需要重点考量的。这就需要对关键合同的关键条款,在签订前进行深入研究,与相对方针对这些条款进行重点谈判,争取将对我方有利的关键条款写进合同。
  (一)通过特许经营协议获得政府支持
  特许经营权协议作为政府招商引资的筹码,是投资者评价投融资项目可行性的重要考量因素,其条款中究竟授予项目开发及执行者那些优惠政策让投资者切实享受到政府的支持,也是工程建设企业与东道国政府谈判的重点。这些支持和优惠条款包括:政府担保,如对管输费协议下消纳方履行义务的担保;帮助项目公司获得土地、许可或提供必要协助;向项目公司提供土地或提供必要协助;税收优惠;安全保卫协助;政府补偿条款等。油气管道工程企业在与东道国谈判之前应该对上述内容多方考量,方能在谈判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通过EPC合同平衡股东和承包商的权益
  当工程建设企业兼具了项目公司股东和承包商的双重身份,只有充分认识不同角色应尽的义务、责任和潜在风险,通过EPC合同平衡股东和承包商的权益,才能达到获取利润、维护权益的目的,实现收益最大化。具体措施如下:
  1.处理好EPC合同和其他协议间的关系。如果承包商为了获得项目,同时小部分投资了项目公司,拥有了少数股东权益,则EPC 总承包合同的签署和谈判,应当与投资相关的协议同步进行,并互为生效条件,以确保成功获取EPC总承包资格。
  2.合理分配投资收益和EPC利润。EPC承包商想做大EPC合同,尽可能获得更多利润,但如果承包商同时少量投资于项目公司,当EPC利润升高时,将有损承包商作为股东的收益,二者相互冲突。但是股权投资期限远超于项目建设期,投融资回收风险更大,因此可以考虑在项目建设期收回全部投资和适当利润。如何平衡好投资收益和EPC利润,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3.维持总承包地位。如果发生贷款方因重大事项而导致项目权益转让或处置的情况,EPC合同中应约定保持其承包商地位不变的条款,并确保在项目处置过程中按时支付承包商工程款。
  (三)避免贷款协议限制财务自由
  贷款协议通常由项目公司和贷款银行签订,对于项目融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银行间接管理项目的重要手段。由于银行与项目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通常在贷款协议中加入很多限制性的条款,通过限制项目公司及其股东的财务自由,来规避银行自己的风险。常见的限制性条款包括限制项目公司股东分红、禁止资产处置、禁止对外借款和限制对外担保。这就需要项目公司在签订贷款协议之前,对上述限制性条款与银行进行谈判,避免因贷款协议限制了项目公司和股东企业自身的财务自由,影响企业经营。
  (四)避免完工担保超出责任限额
  完工担保是银行为受益人的还款担保,担保额度为项目的全额贷款额度,用于覆盖完工前的还本付息风险,在项目完工并达到银行约定的一系列条件后解除。现实中,经常存在工程建设企业为了承揽项目,作为承包商或小额股东的身份为项目提供完工担保的情形,承担了超出自己责任限额的完工风险,给企业自身带来了过大的风险和负担。
  完工风险在此指可能导致项目延迟完工,进而使项目公司/業主无法对银行按时还本付息的一系列原因,具体包括政府违约、政治不可抗力、自然不可抗力、项目公司/业主违约、承包商违约、不可预见风险等。对于承包商来说,除了承包商违约风险自己可控,其他风险均超出了承包商的控制范围,也超出了承包商的责任范围。如果承包商向银行出具财务完工担保,则承担了远超出自己履约责任的一系列完工风险,造成了权力和义务的不对等,应在实践中尽量避免。对于小额股东来说,承担的风险也应和投资额匹配,应按持股比例提交部分担保,避免超股比提供担保,将企业暴露于不必要的风险之下。
   五、结语
  国际投融资业务发展是不可逆的大势潮流,积极运作和参与国际投融资项目是工程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手段,而风险把控和效益提升就不得不关注合同管理。论文中针对国际油气管道投融资项目的合同文件包可能涉及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规避举措,但这些措施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做出调整和优化,方能确保满足实际需要,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
  1.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东南亚项目经理部公司级课题,课题号DNY-2019-02。
  2.中共廊坊市委办公室、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第一批“廊坊市青年拔尖人才”基金项目(2019.11-2022.11)。
其他文献
当前“放管服”改革在全国各地持续推进,在涉及到安全、建筑等服务方面的审批被放到中介机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已成为行政审批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对成都市温江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创新和服务的优化升级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前言   大数据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向创造性和创新性不断发展,成都市温江区积极响应中央关于持续推进行政审
期刊
近年来,农村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教育支出持续快速增长,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出以及土地这一最大要素的激活,乡村发展到了喷薄欲发的边缘,农村成为不能错过的市场,成为商业银行发展不能错失的良机。本文通過对乡村金融发展内容、意义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得出当前商业银行发展乡村金融的几点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部署,是由党的19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赢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期刊
新时代条件下,文旅融合是满足人民追求高品质旅游的必须。文化旅游的内在价值表现于既能够产生强大的经济收益,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品开发,更为重要的是在强化民族形象的塑造,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的作用。本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辽宁故事”文旅融合有声平台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总结,从文旅融合角度出发探索平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平台建设初衷   
期刊
互联网的出现,使经济社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人们无法想象的,甚至影响着全球资本和人才等经济社会结构。通过本文研究和论述,互联网革命下,促进了分享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创新在2.0版本、创业3.0版本的融合,并基于互联网经济范式下,对产业、经济与社会的运行规划予以阐述。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比较滞缓,而且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等特点显著。要想确保经济增值潜力和增长质量的稳步提升
期刊
随着金融科技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传统金融行业的市场环境在新时期的巨大变化,商业银行亟需建立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服务与管理机制。新时期,大数据的发展进步,为商业银行在新的金融环境下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那么如何在新的金融環境下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与业务创新,便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项相当重要的课题。基于此,商业银行要力足与本银行在新的金融环境下业务发展的实际,深入探索大数据
期刊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营销环境不断的变化,网络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仅受到个人的消费状态影响,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这也是互联网时代营销策略作用的结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营销模式在不断的转变,网络营销受到了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结合网络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提出网络营销的策略。   一、引言   从目前来看我国网民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展,互联
期刊
从全球的宏观决策和经济角度来看,以环境保护为中心的宏观战略解决方案得到认可。结合了每个行业的特点,探索了渗透行业环境原则的方法,并确保了技术战略的实施。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建筑工程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引言   如何使城市的供热系统在资源和环境之间保持平衡,确保供热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经济发展`,是一直在被探讨的问题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经济大放光彩的时代,也是大数据飞速发展的一个时代。面对大数据时代,企业需要积极的转变思维,跟上大数据时代的脚步,抵挡住互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冲击,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占领一席之地。企业在大数据环境下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本文简要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经营面临的挑战,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应对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数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很
期刊
一、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蓬勃发展,取得了不少辉煌的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独特性。本论文通过分析中国社会企业的运营模式,论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的发展运营,同时对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形式与表现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二、绪论   
期刊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在这种背景下,电力工程项目大量立项并被逐渐投入实施。电力项目虽然造福于民,但是由于建设规模大、施工周期长、造价成本也随之提高。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掌控大局、控制造价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深入剖析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施。  电力工程项目涉及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