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时光

来源 :乡村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业时代,地理分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天然屏障,而商品贸易则是突破这道天然阻隔的重要方式。贵州古代交通闭塞,但却从未与外界隔离。借助着商贸的力量,贵州与外界进行着长期而又密切的交流。食盐、棉布、丝绸、木材、桐油、茶叶、毛皮以及矿产等,是贵州贸易往来的主要大宗商品。来往贵州的湖广、江西、福建、甘陕、四川等地客商,抑或溯赤水河、乌江、锦江、?阳河、清水江、都柳江等水路而上,抑或顺湖广通云南、四川通广西的驿道西进和南下,他们像不绝如缕的蜜蜂,兢兢业业往来于这些并不容易的道路上,既给贵州带来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也带了丰富多彩的客商文化及会馆建筑。
  不同商帮中,以“江右商帮”影响最大。“江右商帮”即赣商,是中国明清时期兴盛一时的古代商帮。因坐拥长江水运之便,“江右商帮”普遍活跃于中国南方长江流域。明清两代“调北征南、调北填南”“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等移民政策,使江西人不断西进湖广、四川、贵州、云南,加之赣商以贩卖土特产品起家,客观上促进了赣商在这些地区的发展。于湖广,“无江西商人不成市”,于西南,“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
  “万寿宫”是江右商帮在一地兴起的标志。万寿宫即江西会馆、豫章会馆。血缘、地缘和业缘是中国人的三大关系。如果说祠堂是维系家族血缘关系的纽带,那么会馆就是维系同乡人地缘、业缘关系的场所。人们在会馆进行观戏、会友、议事、祭祀、慈善等活动,既可以在异乡找到乡音乡愁,又能在人地两生的他乡互帮互衬、紧紧抱团。因此,会馆除了上述实用功能外,往往还是商帮势力与实力的象征,故流寓、商人均十分重视会馆的建设。有的地方,除了省级同乡会馆,还有府、州级同乡会馆,如黄平旧州仁寿宫即为江西临江府的同乡会馆。也有的会馆并非同乡筹建,而是多地联合建设,如贵阳的“北五省會馆”,即为冀、鲁、豫、秦、晋移民共建的会馆。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帮,会馆往往规模宏大,建筑精巧,功能完备,成为一个地方的重要活动场所。
  明清以后,贵州外乡移民增多,商贸逐渐发达,各种会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府、州、县,而且许多扼水路、陆路而兴商贸小镇都建有会馆。除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江西会馆外,还有四川会馆、福建会馆、江南会馆(江苏、安徽)、两湖会馆(湖南、湖北)、陕西会馆、秦晋会馆(陕西、山西)、湖广会馆(湖南、湖北)、广东会馆,以至贵州会馆等。各会馆往往以“某某宫”“某某庙”而名,如万寿宫(江西,祀杨泗、许真君),天后宫(福建,祀妈祖),禹王宫(湖广,祀大禹),川主宫(四川,祀李冰父子),陕西庙(陕西,祀关羽),忠烈宫(贵州,祀南霁云)等。
  贵州现存会馆之规模最大者,当首推石阡万寿宫。石阡万寿宫又称豫章合省会馆,位于石阡县城,由旅居石阡的江西人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三年(1758年)曾相继维修扩建。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江西南昌等五府商贾捐资再建。道光年间又有改建而成现有规模。
  石阡万寿宫坐东朝西,分别有左、中、右三条轴线组成三进院落,左为圣帝宫,右为紫云宫,中为万寿宫及戏楼,周围以高约14米砖墙围护。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万寿宫正门开于东侧,为六柱三间三层三重檐砖石牌楼式大门。二层中部竖向楷书阳刻“万寿宫”3字,两侧砖雕“八仙”人物图。大门两侧砖雕 “龙”“凤”图案。大门之后为门房,一楼一底。进门院落左侧为戏楼。戏楼二层,穿斗抬柱式歇山青筒瓦顶,三面台枋雕刻有16幅三国故事图案,檐口置装饰性如意斗拱,戏台顶设正方形藻井,正中为“丹凤朝阳”木雕,四周绘山水图画。戏楼两侧为二层廊房,南接门房,北接紫云宫。正殿面阔三间,通面阔14.08米,进深三间,通进深9.61米,穿斗抬梁混合结构硬山青瓦顶。正殿南侧山墙上嵌清代重修万寿宫石碑2通。圣帝宫坐东向西。由牌楼大门、钟鼓楼、过厅、正殿等组成。牌楼大门为砖石仿木结构牌楼,四柱三间三楼,下半部分为石拱券门,上半部分明间字匾横向楷书阳刻“圣帝宫”3字,上部砖雕“双凤朝阳”图。正面施砖雕神话故事图5幅。入牌楼大门之后,左右为钟楼、鼓楼,再上为过厅,过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2.6米,进深二间,通进深8.7米。穿过厅之后为正殿,正殿面阔三间,通面阔13.53米,进深三间,通进深9.72米。位于北侧的紫云宫与圣帝宫形制类同。
  与石阡万寿宫隔街相邻的为禹王宫。禹王宫为湖广会馆,又称水府阁。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嘉庆二十年(1815年)相继维修增建。坐北向南。有牌楼式大门、戏楼、过殿、正殿等建筑。占地面积约154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8平方米。内有石、砖、木雕刻图案多种。牌楼大门坐北向南。砖石质,四柱三间三层二重檐牌楼式,通高10米。石库门宽1.78米,高3.4米。二层中部竖向楷书阴刻“禹王宫”3字,两侧为砖雕“龙柱”图。大门两侧正面墙上有砖雕人物、动物等图案。过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通面阔21.4米,进深五间,通进深11.2米,穿斗抬柱木结构硬山青瓦顶。正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1.4米,进深六间,通进深11.2米,穿斗抬柱木结构硬山青瓦顶。
  位于镇远古城与青龙洞共处一隅的万寿宫,也是贵州现存较大的万寿宫。万寿宫为高封火墙围护的三进院落,从南至北有山门、宫门、戏楼、东西厢楼、杨泗将军殿、客堂、许真君殿、文公祠等建筑,皆清代晚期所重建,惜许真君殿已毁。青龙洞万寿宫一改贵州传统建筑依山拾级而上的做法,采取平行于等高线布局的方式,既节约了投资,又使得富有韵律的封火山墙成为临江一景。值得一提的是万寿宫戏楼的木雕,其人物、花草之精美,除赤水复兴江西会馆外,恐无出其右者。文公祠在“南府客厅”东侧高台地,北与“中和洞”相邻。坐东向西,面阔三间。檐下悬“文公祠”横匾。该祠供奉南宋政治家、江西吉安人文天祥。属江西吉安府人士专祀。
  镇远天后宫也是贵州会馆建筑中的精品。天后宫由山门、正殿、戏楼、东西两厢、西院、东院(膳房)、梳妆楼等建筑组成。现存的天后宫,是经过咸同年间的战火之后,镇远知县林品南率福建籍商人捐资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光绪二年(1876年)间重建。该建筑独特之处在于充分利用地形,将戏楼、正殿呈“品”字形排列,而非传统的“吕”字形排列。正殿面阔三间11.4米,进深四间8.35米,东西两侧各带耳房一间,面阔4.2米,进深两间4.6米,正殿前为抱厦,与正殿、两耳房、四天井有机组合在同一围合院内,布局精巧,为贵州仅见。抱厦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6.4米,进深三间6.1米,双层飞檐,檐下为如意斗拱,正脊灰塑二龙抢宝。正面为细格镂花隔扇门。门前有石阶下至?阳河码头。
  倡议修建天后宫的林品南是福建福鼎秦屿人,镇远为官之后又历任贵阳知府、贵西道台、代理贵州巡抚,后卒于升迁帝师进京面圣途中。在镇远任知县的他没有忘记给福建老乡建一座家乡的祖庙。这让我们联想到在其他会馆的筹建中,各色商人、游宦们忙碌的身影,“桑梓”是他们挥之不去的人生情结,越是成功,越显强烈。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周起渭病逝于北京。这位参与编纂《康熙字典》的贵州人,遗嘱将其在京老宅捐作贵州会馆。嘉庆年间,贵州安平人陈法之孙在京捐宅建贵州新馆。光绪年间,贵阳人李端棻倡议捐建贵州南馆。经过几代贵州人的努力,到光绪年间,北京有贵州东馆、贵州老馆、贵州新馆等贵州会馆8座,让身在京畿的贵州人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这是一种发自肺腑的家乡情结,是传统文化植入中国人心中的集体文化意识,不管离家多久,不管身处何处,不管命运多难,故乡永远都是难以忘却的精神家园。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古代,会馆的确能给远方的游子带来一丝慰藉。游子们也会借会馆不断延续家乡的文化根脉,也许,这也是中华文化虽屡遭浩劫却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责任编辑/黄莎莎)
其他文献
伍鹏举,贵州油画学会理事,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阳市乌当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美术系主任。2016年曾赴欧洲进行艺术考察;2018年参加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举办的“第七届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高级研修班”学习。  伍鹏举自述:  儿时的记忆是幸福的,就如春天的嫩绿,一切都是新的,在绵绵的细雨中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鞭炮声夹杂着阵阵唢呐声,随着寥寥青烟漂浮而来,田间穿过
期刊
下司古镇古戏台,雕梁画栋,宛若畫框(刘梦/摄)
期刊
晨曦的阳光透过山的脊梁照射进我的窗,房间内一片灿烂。这是住在贵阳市郊区的我,在天气晴朗的清晨都会看到的风景。如果是阴雨天,推窗见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在氤氲的空气里,山顶白雾如带,远山墨影如画,仿佛就是传说中仙人隐逸、超尘出世的世界。  生活在贵州,有看不尽的山,走不完的山路,但贵州先民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建造了一座座或瑰丽恢弘或结构奇巧的宫庙寺观、祠堂会馆、佛塔牌坊、楼阁桥梁。贵州山地古建筑,既有
期刊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引人遐想;建筑是有形的詩歌,令人陶醉。  建筑演绎着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尘封着过往烟云,涵盖着民族和文化的力量,承载着人类发展的智慧。  本期《乡村地理》杂志约请到贵州省博物馆原馆长陈顺祥先生,以历史为轴,从郁郁大成、科甲挺秀、山间观寺、军民之屯、会馆时光、赤水流丹、侗乡奇构、苗寨人家、深宅大院、西风东渐十个方面讲述贵州建筑的前世今生,让读者领略“八面来风”的贵州古建筑文化。
期刊
杨潇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秘书长。2012年在北京宋庄上上美术馆举办杨潇湘个人油画展;2013年在北京七九八艺术区杨国际艺术中心举办杨潇湘个人油画作品展;2016年油画作品《彝族舞蹈》入选全国少数民族双年展油画大展;2017年油画作品《撮泰吉》入选贵州省大山的节日油画大展;2020年油画作品《大喜》获中国民族百花奖优秀作品奖。  杨潇湘自述:  我的油画
期刊
如果说文庙还带着几分官庙的威严与等级,与文庙文化内涵相近的文昌阁、文昌宫、文昌塔则带有几分民间色彩,有点与民同乐的味道。孔子是儒家先师,文昌则为道家神明。所谓文昌,即是“文昌星君”“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是道教所奉主宰功名、禄位之神,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儒家士子求取功名的守护神,所以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明清两代,贵州虽地处西南边陲,但对于人文兴盛和人才辈出的追求却一点都不比文
期刊
大概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古代这样重视文化教育。被奉为“百经之首”的《易经》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说法,似乎早就告诫人们要重视人文。汉独尊儒术,隋以后科举考试日兴,不断催化中国人的文教情结。于是乎,文庙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传播儒家文教精神的重要阵地。  文庙也称孔庙,一般是官方主持修建,用以祭祀孔子及其弟子、历代名儒及乡贤的官庙,为府、州、县区域内重要的祠庙建筑。地方建孔庙之风始
期刊
陈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岳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长篇小说《女人的牌坊》、长篇纪实作品《艺考生》分别发表在《十月》杂志、《中国作家》 杂志上。长篇纪实作品《孩子,你独一无二》在《北京青年报》连载。  这次去玉屏,去之前没有做任何功课,只顾名思义想象着玉屏境内的山峦应该就像一道又一道碧玉的屏风吧?到了才知道这里是“箫笛之乡”。明清时期,玉屏箫被列为贡箫;民国初,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如今玉屏
期刊
贵州是个名副其实的“山地王国”,山峦重叠,溪涧纵横,地表崎岖,落差巨大。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贵州先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具有特殊文化印记的山地建筑文化。  喀斯特地形造就了贵州“洞天福地”的美誉。一些视野开阔、取水方便且通风干燥的自然山洞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原始居所,即所谓的“洞居”。散布贵州各地的旧石器早、中、晚各时期洞穴遗址,均反映了史前人类的“洞居”生存状态。“洞居”在贵州延续时间非常长,至
期刊
公元1381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的第十四年。在平定 北方之后,他准备对盘踞在云南的残元势力“梁王”巴匝瓦尔密动手。其实,朱元璋早就为解决西南问题进行了战略布局。1371年平定四川后,朱元璋即设成都都衛,下置成都左、右、中、前、后、贵州、永宁7卫以及雅州、重庆、叙南、青川、保宁5守御千户所,既蕴含巩固成果的守成防御之策,又为着手解决西南问题埋下先期伏笔。1378年,又于湖广进入西南的必经之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