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学历是大专,还是自学的。我父母都是北大毕业生,几十年来在各自工作领域都有建树,是我们这个家甚至是我们家族的骄傲。我儿子去年从清华大学毕业,也算荣耀。夹在他们中间的我很汗颜。但实际上,经常起冲突的是他们隔代三口人,我常常被忽略。
我父母相当传统,过去全家吃饭前,父亲总要念叨一句,搁过去,那可是父子不同席的呀,现在哪讲究这个!我们不爱听。不爱听他也说。终于,他们的孙子长大了,有一次回敬道:爷,都啥年代了,还提这老规矩!孙子的话好使,以后,这句话就从家里消失了。
父母还保持着看经典小说的习惯,《德伯家的苔丝》《简爱》《悲惨世界》《巴马修道院》……塞满一书橱。他们看电视只看新闻和纪录片,称现在播的那些家庭伦理戏、古装戏为垃圾,瞄都不瞄一眼。偶尔上一次网也会惊呼,“这标题太耸人听闻了。”
他们的孙子手机玩得溜,电脑玩得更溜,还设了一个什么微信公众号。我玩电脑和手机遇到问题都会找他,他手到病除。他在清华学的是工科,但没放弃对写作的喜爱,大一时开始试着写网络小说、写段子,虽然没整出什么名气,看样子倒也自得其乐。
他们三位若起了冲突,一般是这种模式。父亲或母亲说:写的都什么呀,跟名著比,就是没文化。儿子反驳:你知道域名吗?知道微信吗?这都不懂,我看是你没文化。
冲突都是嘻嘻哈哈的,没火药味儿。但我闹不明白,到底谁没文化?
我父母相当传统,过去全家吃饭前,父亲总要念叨一句,搁过去,那可是父子不同席的呀,现在哪讲究这个!我们不爱听。不爱听他也说。终于,他们的孙子长大了,有一次回敬道:爷,都啥年代了,还提这老规矩!孙子的话好使,以后,这句话就从家里消失了。
父母还保持着看经典小说的习惯,《德伯家的苔丝》《简爱》《悲惨世界》《巴马修道院》……塞满一书橱。他们看电视只看新闻和纪录片,称现在播的那些家庭伦理戏、古装戏为垃圾,瞄都不瞄一眼。偶尔上一次网也会惊呼,“这标题太耸人听闻了。”
他们的孙子手机玩得溜,电脑玩得更溜,还设了一个什么微信公众号。我玩电脑和手机遇到问题都会找他,他手到病除。他在清华学的是工科,但没放弃对写作的喜爱,大一时开始试着写网络小说、写段子,虽然没整出什么名气,看样子倒也自得其乐。
他们三位若起了冲突,一般是这种模式。父亲或母亲说:写的都什么呀,跟名著比,就是没文化。儿子反驳:你知道域名吗?知道微信吗?这都不懂,我看是你没文化。
冲突都是嘻嘻哈哈的,没火药味儿。但我闹不明白,到底谁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