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研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6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强调的只是读写,只重视书面语言的训练,轻视了学生的口语训练。加之我校地处偏远山区,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因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因此,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口语技能,必须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对待。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下面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表达感情的基本工具,教师的口语必须入情入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随机应变,准确、简练、得体、生动地表达,要有启发性、有吸引力,尤其要注意语言的教育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教态要自然,要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耳濡目染使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三、五分钟时间。首先,我让学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畅所欲言。起初同学们只会说“我想说个痛快”,“我想好好学习”等眼前的几句话,说话时并支支吾吾、语无伦次、啰嗦重复……,对此,我根据学生不同水准,进行分次训练:对学生口语表达基础差、性格内向、胆小怕事、无话可说者,想办法强化其说的愿望,训练其说的胆量;对说话语无伦次、啰嗦重复着,应侧重培养、提高其口语概括表达的准确、连贯、通顺的能力,应着重训练其口头表达观点时如何做到言简意赅的能力。这样我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人物等,让他们逐步接近社会、了解社会,并要求他们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模仿主持人讲话。边听别人说边汲取精华,修而改之,使其更完美。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所想和所关心的事多了起来,口语表达能力比以前明显提高了。
  三、朗读是提高学生口语言表现力的最重要方面。在阅读课或自习课时,即可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每周把星期五最后一节语文课抽出来,集中进行阅读指导,同时星期日规定为“读书日”与家长联系,监督并指导孩子读。并且每天在家坚持读书,要求学生写写心得体会,并将写好的进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训练他们说写的能力,针对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多让学生听老师的示范朗读,有意识地让他们模仿,然后进行理解朗读。对于教读课文,我把它们作为学生模仿朗读的材料。自读课文督促他们进行分析理解,把握课文中感情基调后朗读,经过学生讨论,老师再总结,提出优、缺点,最后由老师作示范性朗读,对于一些课文,还可以分角色朗读、齐读。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语音发音素质关键在于:教师应向学生讲清方言与普通话在发音上的典型差异,从而让他们在平时口语表达中注意体会、理解、掌握并运用。丰富多彩的朗读形式,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兴趣,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在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优生活跃,差生沉默的状况,因为教室里有一大批被老师遗忘的学生。课堂教学成了老师和“高才生”的表演。学生分流情况非常严重,少数学生成了“发言专业户”,表达能力越来越强,大部分学生成了听众和陪客,说话能力得不到训练。如果不及时端正教风、学风,继续忽视其危害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难免成为一句空话。阅读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千万不能让学生奉行“沉默是金”的信条,必须注重拓宽训练面,不同的说点请不同的学生“表演”。对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扶贫”,学生才会乐于“脱贫”。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有计划的組织游戏、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际氛围,引导他们无拘无束地交流。正因为他们不会说、说不好,才能让学生理顺思维,多说多练,逐渐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充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利用活动课或班会课,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活动的内容很多,如:故事会、诗歌朗诵会、作品欣赏会、……,无论开展哪种形式,我都事先发动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促使他们在读中增进知识,提高能力。我班的课外阅读风气很快形成并持续下来,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大大提高了。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作品和好书,让他们阅读,并积累精彩片段和名言警句。这样,会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使学生品尝到读书的乐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大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口头作文比赛等。比赛时要有明确的要求,要充分感知朗读材料,发音、语速、停顿、语调要根据朗读材料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姿态要自然大方;演讲要注意恰当的手势,感情要真切。这样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使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言沟通起来,可以使学生口头表达姿态、感情等达到最佳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让学生经常收听电台、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的播音,虚心向他们学习,借鉴他们高超的口语表达的艺术性。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学生对祖国的语言的认识和口语表达能力就会提高,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显著效果。
  总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培养训练过程,应当引起学生、教师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我们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不能满足现状,以后要更加努力地研究和摸索先进的教学方法,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为林区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让祖国的优美语言不断激励人们向着美好的未来奋进!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的满足,大家的关注都开始转移到上层建筑上来,人们的文化程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作为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而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小学教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的教学教法进行分析,从学校教师学生方面入手,尽可能优化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教法。  关键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建设与应用的日趋完善,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方式也逐渐依赖于校园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对于整个互联网系统而言的校园网络亚传播圈。校园网络亚传播圈作为大学生传递和获取信息,进行人际交往和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网絡场所,反映了大学生群体特定的文化需求。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内涵可以从其对大学生的三方面作用来理解,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运用“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策略来提高正面话题的热度
期刊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思想、精神形态的总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材也担负起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就是小学阶段,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十分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也变
期刊
摘要:随著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学目标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分数为教学侧重点的时代已经过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将是教师今后在教学中所要关注的教学方向。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基础的道德观念,让学生明辨是非,这不仅是素质教育提出的教学需求,也是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工作生活的保障。本文将浅谈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
期刊
摘 要:让视障特殊儿童回归主流教育是大势所趋,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实施教育要体现了融合教育的思想,通过创设和谐接纳的氛围,改善教学策略,促进家校合作是融合教育的最好手段。  关键字:视障学生 随班就读 融合教育  在国际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随班就读工作在一定的程度上与融合教育是一致的,而且实践也证明了随班就读符合我国国情,是大幅度提高广大残障儿童入学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如何提高视觉障碍学生
期刊
小语课堂是以学生为本、鲜活靈动、充满生成性的课堂,平等对话、多向互动、真诚沟通是小语课堂的外在表征;思绪飞扬、情感流淌、创新闪烁是它的思想内核。真实有效的课堂因学生认知体验不同,思维方式不一,气质性格各异必然出现复杂多变的情况,这些情况教师不可能一一预设,那么,当我们遇到不曾预想到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时应该如何灵活应对、善加利用呢?下面我就围绕这个问题谈谈自己在课改实践探索中的一些初步的感受。   一
期刊
摘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僅仅靠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广泛阅读有利于锻炼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扩大知识面,促进阅读速度的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肯定远比不上课堂上的阅读效率,学生在课外阅读可能会被各种事物所吸引兴趣。因此,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可以针对于课程或者学生的兴趣推荐书籍。教师也需要积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督促学生在家中空闲时刻也应当多阅读
期刊
摘要: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師为主导去带动学生更加全身心的去学习课本知识,教师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去带领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课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上的教学氛围,让全体学生动员起来。  关键词:师生互动;品德与社会;集中精力;引导思考;深化记忆  师生互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学习精力,让学生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入讲堂;能
期刊
一、教学背景分析:  《测量水的温度》一课是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是继《温度和温度计》一课之后,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温度计的有关知识——如何使用温度计。  二、设计思路:  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选择正确的温度计后复习温度计的构造和测量水温的方法。  第二个环节测量不同水的温度、测量每种水在不同时间的温度。通过两个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多次测量水温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巩固和熟练操作技
期刊
体育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炼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合格人才的具体体现,所以,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教学工作者长时间来致力研究、探讨,努力解决的课题。根据教学实践的体会,我认为:要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教师从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