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戏传承保护的方式和经验简析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tgu618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龙戏是以东北皮影戏中流传于农安及其周边地区的“此地影”音乐为基调,以由“此地影”演化而来的民间小戏“唱玩艺”为基础形态,充分吸收和借鉴本地萨满乐舞、民间说唱、口头文学、民间小调等艺术手段,形成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广泛文化基础、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因农安史称黄龙府,故命名为黄龙戏。
  关键词:黄龙戏 传承 保护
  一、黄龙戏不同时期的传承和保护方式
  黄龙戏1985年被收入《中国戏曲年鉴》,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本源期
  黄龙戏以东北皮影戏中流传于农安及其周边地区的“此地影”音乐为基调,而皮影戏最早可追溯到战国。公元1127年,随着金兵灭北宋,大批的皮影工匠随军来到北方,皮影艺术也随之迁至北方。此后皮影在东北不同地区演化为各种具本地色彩的艺术形式,其中发展于农安及其周边地区的皮影被称为“此地影”。
  该时期的剧种发展主要以自然传承为主,受到历史变革和民族迁徙的影响较大,但是民间皮影工匠对艺术的创造力和执著依然是现代人值得铭记的,这种精神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道路上最缺乏的动力。
  (二)雏形期
  1947年,农安解放后,民间小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艺术形式和题材内容有了较大的进步。
  1957年,在周恩来总理“东北要有自己的地方戏”的倡导下,东北地区开始大力发展地方戏。农安县也在号召声中开始着手对全县的民间艺术进行搜集整理。
  该时期的剧种发展体现了国家大政方针的巨大推动作用,如果没有中央对东北地区地方戏的充分调动,可能也不会有后来黄龙戏的诞生。因此,在如今新的历史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依旧需要国家政策的推波助澜。
  (三)定型和发展期
  1959年,农安县对全县民间小戏、太平鼓、萨满舞、民歌、说唱艺术、民间文学等进行了挖掘和整理,进一步充实、丰富、改革和完善了民间小戏,并命名为黄龙戏。同时,经吉林省文化局和农安县县委批准,通过选拔当时著名民间艺人和部分青年优秀人才,共同组建了黄龙戏实验剧团,作为由政府主管部门直管下的专业文艺事业单位,专门负责黄龙戏的研究、挖掘、创作、编排、演出工作。《樊梨花》《珍珠串》等早期经典黄龙戏作品相继问世,引起了国内戏剧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这一时期,黄龙戏正式诞生,得益于地方政府和团体本身的创造能动性,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作用与国家政策相比较,虽然力度和覆盖面没有后者大,但是却更加直接,针对性也更强。而专门成立的从事该文化遗产的组织机构,无疑是发展传承的主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需要地方政府和传承主体机构协同配合,才能达到最大效应。
  (四)短暂的低迷期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资金短缺,黄龙戏被迫下马。文革开始后,黄龙戏实验剧团更名为农安县文工团,不再专注黄龙戏的研究,偏离最初的轨道开始进行其他形式的演出,再加上大量黄龙戏演员下放劳动,黄龙戏的发展进入到了低迷时期。
  这一时期的失败经验告诉我们,自然灾害和时代改革对文化遗产会产生超乎想象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这种不可抗力,我们应该提早规划灾难预案,更大限度地将损失降到最低。
  (五)改革和相对高潮期
  1976年,农安县委县政府决定再次组建黄龙戏,并举办小科班,创立戏剧创作室,先后培养出几十名青年演员、编剧和作曲家。在重排原有剧目的同时,又创编了《无事生非》和《风雨菱花》这样的大型现代戏。1981年,黄龙戏的团体被正式命名为“黄龙戏剧团”。1988年,黄龙戏剧团在戏剧理论家曲六乙先生的指点下,把目光投向了辽金史剧的创作上,1989年,以一曲大型历史剧《魂系黄龙府》把剧团推向了巅峰。该剧在中国第二届戏剧节上,震惊了首都戏剧界,一个县级剧团艺压群芳,获得了戏剧节的各项大奖——少数民族题材剧本金奖、优秀剧目奖、文华奖、梅花奖、孔三传戏曲音乐金牌奖、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传统与现代结合”荣誉奖等。从此,黄龙戏剧团一发不可收,相继推出了《圣明楼》《大漠钟声》等六部辽金题材历史故事剧,黄龙戏剧团进入到了相对的全盛期。并且,1985年,黄龙戏被收入《中国戏曲年鉴》。
  (六)传承和保护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戏剧市场从兴盛开始走向了萧条,观众被影视等其他艺术门类抢走了大半。加之演员队伍的后继乏人,黄龙戏剧团同兄弟剧团一样,连续8年没有创作新剧目,开始走下坡路。
  新世纪以来,这一问题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县政府提出了“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抢救黄龙戏”工程,加大力气加强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5年,黄龙戏剧团创作排演了《兀术和鹰格》,荣获吉林省汇演新剧目一等奖、首届长春文化艺术节优秀奖,这大大鼓舞了黄龙戏剧团发展的信心。
  2008年,黄龙戏再次引起国家的重视和保护,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龙戏剧团更名为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
  2012年,集办公、教学、排练、演出于一体的黄龙戏艺术剧院落成,主体剧场总容量可达到864人。
  2015年,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组织创作了以反腐倡廉大型历史故事剧《兴国皇太后》,在吉林省各大剧院进行演出,并于2015年12月赴京参加“吉林省优秀剧目展演”,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好评。
  2016年3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了“黄龙戏传承保护基金会”。
  2016年5月,赴深圳参与展演。
  2016年6月,在多次的探讨、研究和对其他院团的已有经验的学习借鉴之后,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决定与优秀的全日制小学合作办学,成立实验小学黄龙戏传袭基地。
  2016年7月,以“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大型现代亲情剧首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黄龙戏传承保护的方式和经验
  (一)在新的时代中,黄龙戏在短暂的萧条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时代发展的更加合理科学的传承保护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更加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创作效率,还能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
  2.坚实的资金后续储备、基金会的成立,使多年来资金短缺问题得到了缓解。
  3.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与学校联合办学,不仅能扩展剧种的群众认知度,而且能使未来专业人才的数量得到提高。
  (二)黄龙戏从本源期到高潮期的经验告诉我们,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存活下来需要以下几点。
  1.对艺术的坚持。虽然经历了低迷期,当时代再次召唤这一剧种的时候,依然涌现出大量的人才,这说明在十三年的漫长时间里,黄龙戏的老艺术家在艰苦的环境下从未真正放弃过这一宝贵剧种,以自己的方式将其传承了下去。
  2.正确有效的人才召集和培养机制。具有针对性的创作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给戏剧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更具特色的新作品。大型历史剧《魂系黄龙府》创作的成功给了所有演员和创作人员极大的信心,继而产生了更多的优秀作品。因此,作品中的精品必将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三)黄龙戏的传承保护期的现状告诉我们,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更好的传承下去需要加强以下几点。
  1.继续强化人才意识。人才是一切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黄龙戏只有建立起一支人才队伍,才是永久传承和健康发展的保证。
  2.剧目生产要坚持经常增加易懂型作品的比例,多排好戏,大戏小戏并举,传统与现代结合,创作与移植同步,丰富舞台。
  3.培养自己的观众群,以综艺节目和戏曲节目相结合的方式,以下乡巡演的方式,以戏剧进校园的方式,逐步培养和扩大观众群。同时,戏剧也要走出去,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作者简介:任杨,女,大学本科,农安县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四级编剧,研究方向:戏剧历史和戏剧传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医羽调音乐对老年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上海市龙华医院中医内科住院诊断为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A和B组各30
约瑟夫·康拉德热爱海洋。康拉德在他的海洋小说里注入了多重的思维视角,因而成为了很多学者关注的重点,同时他也被认为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更是被我国作家老舍所
目的 分析评价中药复方灌肠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以本院纳入研究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的主对象,入选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1月,按随机盲选法
目的 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妊娠结局.方法 筛选出本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接收的198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198例足月分娩且无其它合并疾病的产妇,前者为实验组
花与树是老天赐给人类的一份最宝贵的礼物。盆景在这份宝贵的礼物中一直是世界各地爱好绿色的人们心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30日这朵奇葩在我国台湾省再次
摘要:与互联网几乎一同兴起的网络文学,在历经20余年的发展后,从最初被人们质疑与不屑,到如今对传统文学形式造成巨大冲击,网络文学语言以其新颖、灵活、个性等多种特点,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深入剖析网络文学语言的艺术特性,利用传统文学审美特质,从而将两者有效联系起来,对于推动我国当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网络文学语言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艺术性,以此为网络文学语言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HAD评
摘要:宫泽贤治生前几乎没有名声,作为作家他自费出版了诗集和童话集各一册,仅仅为诗人同好之间所熟知。他去世后,渐渐被文坛赏识,被称作国民作家。本文对他已经发表的代表作之一——《古斯柯布多力传记》中包含的宫泽贤治的科学救民、对理想国的憧憬和利他思想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宫泽贤治 理想国 利他  一、《古斯柯布多力传记》  (一)故事梗概  伊哈特卜森林樵夫的儿子古斯柯布多力,幼时遭遇家人分离、火山喷
摘要:小说创作是当今文学创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小说创作的优势在于它承载的容量大,能够表现出丰富的内涵,但当代文学发展到今天,在小说创作上产生了种种局限。  关键词:小说创作 局限 深刻印象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到今天,期间产生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流派,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这些作家和作品对于我们现今的文学创作仍有重要影响。但自21世纪以来,当代文学出现了危机,文学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
摘要:从古至今,十二生肖所特有的传统文化韵味,对中国人来说,是如此熟悉亲近,人的属相与生俱来,并且相伴终生。为此,中国人非常在乎自己的属相和生辰八字,赋予每种生肖动物一种神秘莫测的特殊感情色彩,以为属相与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人们的心理意识影响深远。生肖文化是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是悠久民俗渊源的文化代表,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散发着永恒的文化魅力,具有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