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兴 怨叹小升初

来源 :京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升初,每年五六月份才能确定。小升初话题,头年的九十月份就开始了。二者如果合拍,只怕这小升初话题的新闻黄花菜都凉了。二者差出来的时间段,就是决定小学生小升初去向命运的家长“运作时间”。
  人说小升初,是“拼爹时代”的突出体现。从实际情况看,简直是拼爹的“皇冠”,是为血拼。条子、票子缺一不可,条子不硬不行,如果不硬,再厚的票子也送不进门。票子不厚不行,有条子进得门,但票子薄了,说不定让人笑对你说“留着自己喝茶吧”。二者相交,同时拥有条子票子的爹有多少?不能拥有的爹又有多少资源可以攀附、可以借贷?无论如何,有一条是真的,绝大多数普通家庭连想的份都没有,只有看的份。这便是小升初的现实。
  不能不再一次触及那个小升初拼爹、择校费变种频生根源的老掉牙话题。无非就是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爹的都想许孩子一个好的未来,给孩子找个好学校。结果当然就是千军万马走好学校这根独木桥,当然就要爹与爹之间血拼才行。
  然而,公众又都知道,尽管这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小升初拼爹、择校费变种频生之根,但是要让教育发展均衡了,没个二三十年,根本就撼不动。而且需要认认真真地干,真正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办法去干,否则就会遥遥无期,每年说说逗逗闷子而已。
  同时,公众心理也清楚,好学校是一些教育官员的脸面、政绩、形象,公共财政都愿意花在好学校上。要想反向操作,把公共财政向一般学校严重倾斜一下,通过大量的教育政策措施,让差学校、一般学校也能获得大量的资金、高素质的师资、雄厚的硬件基础设施,不仅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阻力重重,从一些人的内心里就不太愿意这么干。
  这就是教育发展不均衡这个病根“找起来容易、治起来难”的实际。在这个深根之上,小升初拼爹、择校费变种频生还有一个直接根源,这就是入学的公平公正标准缺失了。
  这个标准原来是有的,就是统一考试,和现在的中考、高考一样。人说高考是目前中国最为公平的规则,原就在于它目前受到权力、金钱的干预最少,国家对公平公正的标准大门把得还算严,最终体现了“唯才是举”的理念。可是,通过考试公平录取的标准大门突然有一天在小升初时拆掉了,树起的是“素质教育”这杆大旗。
  在“素质教育”呼声高涨之下,教育部门“顺应民意”,把小升初考试直接取消。通过什么就近入学、电脑派位的办法进行小升初。这些年的“素质教育”搞得如何,公众无法知道,但知道的是,小升初考试取消了,学钢琴一类的“才艺教育”、学奥数一类的“脑残教育”蜂起,这大概就是一些人希望的所谓“素质教育”。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取消小升初考试这一拍脑袋决策,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没有了考试这个公平尺度,权力、金钱就变得嚣张。学校录取学生没有考试这个公平大门,就只好看谁的条子硬、票子厚,因为从根本上说条子把着学校的命脉。而所谓的“就近入学、电脑派位”的公平,只是针对那些没条子、没票子的普通家庭的,只是在差学校和一般学校中的浅层次公平。至于有人被电脑派位到了好学校,那只不过是偶然的个把名额像天上馅饼一样掉到了某个普通家庭的头上而已。
  而今,没了小升初考试,教育部门请给学校、给社会、给家长一个公平公正录取的标准,“就近入学、电脑派位”一类的就别再逗了。否则,小升初之血拼爹、择校费之比着涨会不断演绎下去。而另一方面,考试这个被一些人攻得生猛的法则,却在中考、高考乃至社会上这考那考中无处不在。这或许不是支持考试的传统势力极其顽固,换脑筋的该是“素质教育”自己,创造一个体现素质教育的考试法则不就得了?光破不立,岂不在事实上给权力和金钱大开了方便之门?
其他文献
1948年5月,毛泽东在城南庄遭遇国民党轰炸,在此期间,中共中央提出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立新中国”的口号,并付诸行动。     “如果说,西柏坡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那么,对于城南庄来说,‘新中国从这里起步’,我认为不为过。1948年,在解放战争已取得重大胜利的关头,中国共产党在城南庄发出‘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贤达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
期刊
在监狱里,即便写信要发出去,也必须经过“教化科”审稿,怎么可能写专栏呢?邱毅摆出痛心的样子说,如果真让一个大贪污犯公然在报刊开专栏,这件事情实在是教坏小孩。    我骄傲,我是一个专栏作者──这句式取自老一代无产阶级诗歌家李瑛同志的“我骄傲,我是一颗树”。我觉得写专栏的人挺像一颗树,往报刊杂志的某个位置一站或者说一赖,就使劲生长开花结果,直到哪天被连根拔起。当然也没忘了瞟瞟别的树,关心内容,计较稿
期刊
9月24日,2011年国家一级建造师考试再陷泄题门。考试前晚,考题和答案均被人通过博客公布,与考试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说实在的,再听泄题事件,已经让人审丑疲劳了。就在不久前,注册会计师、医师以及司法三大执业资格考试已经相继被曝泄题,而建造师考试,只是又一个专业考试“沦陷”了。  仔细想想,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不过,数起专业考试的泄题事件,碰巧都“寒”到一起去了。  大家都愤愤然于诚信的缺
期刊
日本少壯派军人导演和利用了一连串国际国内恐怖事件,向日本人展示了一条对内清除腐败财阀及政党集团,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争取生存空间的道路。军人和政治家不同,他们天生对民主权力并没有兴趣,对官僚们说来,军人是很安全的一群人。    本来就像麦克阿瑟所说的那样:“世界上任何国家官僚集团的本能都是替付工资的人工作”,官僚集团本身没有什么党派之见,但党派之争如果影响到官僚们的生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官僚们都是各
期刊
毛泽东曾经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这是至理名言。新加坡的元老李光耀先生就很懂这个道理。  不久前,笔者在新加坡观看了李光耀与大学生对话实况转播。李光耀开门见山,说新加坡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最优秀的人才做了最优秀的工作”。  其实,国家无论大小,要想走在前面,恐怕都要有两种人。而所谓制度优劣,最终也将体现在这一方面。这两种人,一是具有全球视野的治国精英:二是不畏艰难的奋斗者。最优
期刊
正在举办巡回演唱会“恋曲2100”的罗大佑在广州接受某媒体访问时表示,自己想要下一代,并为此正在实践当中。  在“纵贯线”时期,罗大佑就说过自己想要一个小孩,而如今有了关系稳定的女友,这种想法更强烈了。现年57岁的罗大佑甚至毫不避讳地对媒体说道:“为了有比我优秀的下一代,我们准备要借助高科技手段了。”  谈及演唱会时,他又一本正经地说:“大家都来检验一下,现在的罗大佑有没有让你失望。相信我,臺上的
期刊
《辛亥革命》剧本获得“鄂尔多斯文学奖”时,编剧王兴东曾说,有些人“扬袁抑孙”混淆历史,这个剧本就是要“还历史清白”。   其实,历史本就不像一出京剧,非要分出个红脸、白脸。百年后,当初那些人们为历史涂抹上的脸谱,其实已经慢慢被抹去油彩。   那一年辛亥,权臣贵族、领袖义士,粉墨登场。玩弄权力的老头子、慷慨赴义的年轻人一一皇权、革命、立宪……不同的力量在这一年相互角力。   那一年辛亥,不只有流血与
期刊
美国媒体报道岳敏君等中国艺术家赴美举办画展时,新闻的配图是几个傻笑人爬上了自由女神像,标题是:他们来了!    6月11日,798发生了一场交通堵塞。  岳敏君个展《路》在佩斯北京画廊举办。展览现场,这位屡屡拍出数千万元天价的艺术家受到了明星一样的追捧,无数闪光灯对准他噼啪。自1991年创作第一幅“傻笑”作品《大狂喜》起,20年后,岳敏君依然执著地以大笑回应了当下社会。  岳敏君不喜欢看到自己的作
期刊
“詩不应该是听到的(heard), 而应该是偷听到的(overheard)”。 听到的诗,可能是人家装模作样要叫给你听,而偷听到的诗,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说起情诗,我还真的背过不少。大学时,寝室里几位哥们突然心血来潮背情诗,说是追女同学时权当白马骑。那时学生仔都很穷,说到做“白马王子”,只是唱唱“Ride my words into your soul, baby”,还不是真的去开
期刊
洛阳平民赵志斐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名——进京旅游,却被当做上访群众被抓回,并遭殴打,昏迷在街头,仅仅因为他入住了国家信访局旁边最便宜的地下旅馆,而同一房间的旅客恰恰又是来自洛阳的上访者。  赵志斐感受到的不只是肉体上的伤痛,还有来自另外一个世界一一上访者世界的切肤之痛,没有阳光、没有尊严,随时随地都可能遭遇到暴力。被殴打、被遣返还不是最可怕的,家乡的警察警告赵志斐说,“这次是被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