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并购是高风险的战略投资活动,风险贯穿于并购活动的始终,因此对整个并购活动实施内部控制和建立合理的内控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内部控制理论为基础,探索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并购风控机制,规避和控制并购活动中的风险,保障并购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并购;并购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并购风险常常随着并购过程的推进而逐渐暴露出来,并购方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控制并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风险,相当一部分企业并购的失败就在于没能充分认识、评估并有效地处置风险。可见,构建并购内部控制体系管理和控制风险在并购管理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企业并购风险管理分析
(一)内部环境
企业战略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活动,企业无论是在并购战略制定、并购交易过程还是在并购后的整合阶段,都要强调上下一贯的风险理念:同时,企业应当建立并购交易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并购交易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例如并购交易的申请与审批、并购交易的审批与执行、并购合同或协议的订立与审核等。
(二)目标设定
战略并购风险管理的目标分两个层次,一是总体目标,应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二是具体目标,包括企业并购后的业绩目标、报告可靠性目标和法律合规性目标。恰当的目标设定是企业并购风险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构成要素。
(三)事项识别
企业在制定并购战略时要对影响并购目标的潜在事项进行识别。如果事项对于目标的事项会带来这面的影响,企业就应充分发挥这些积极因素的作用,努力实现目标:如果事项对目标的实现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则企业要对其予以评估和应对。
(四)风险评估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于风险评估既要考虑其固有风险,也要考虑剩余风险,评估风险的时间范围应该与相关目标的时间范围相一致。并购风险评估在技术上应采用定性(风险排序、调查问卷等)与定量方法(风险价值、损失分布等)相结合的方式。
(五)风险应对
包括风险规避(考虑退出会产生超过风险承受能力的并购活动)、降低(采取把握产业政策、加强审慎性调查、明确权限责任等措施)、分担(在并购过程中将风险较大的业务采用外包等形式分担)和接受(不采取任何措施)。
(六)控制活动
企业应重点关注规定的风险应对程序是否已经实施,是否正确地按照设计意图执行:出现例外或发生需要跟踪的情况时,是否采取了恰当、及时的措施;监督人员是否具备审核控制的功能。企业应当建立并购交易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并购交易的授权范围、权限期限和被授权人应具备的条件等。
(七)信息与沟通
企业需要在内部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保证企业员工能够有效执行各自职责,为企业并购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提供保障;同时,企业还需要与外部相关主体如客户、供应商、监管者和股东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八)监控
企业战略并购的周期可能会很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应对措施或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可能会降低,因此企业需要对并购风险管理系统进行持续的自我监控。
三、企業并购内部控制体系
从并购流程的角度来看,企业并购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范围包括并购决策、并购接管和并购整合等各个实施阶段。
(一)控制环境
在制定企业并购战略、经营、报告以及合规性目标时考虑公司风险。根据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确定管理层对承担风险的态度,分析企业所能承受的风险容量:继而设定并购决策环节的目标,设立目标时要考虑公司整体战略、经营、财务报告以及合规性目标,并且目标要能够清楚地被描述出来。
(二)风险评估
设定目标后,要对影响并购决策目标实现的事项进行识别,对相关事项的风险进行评估归类,识别可能影响并购目标的潜在事件,包括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和正面影响的机会,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考虑各种风险的影响程度及发生概率,估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以选择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
(三)控制活动
需要制定执行计划和切实执行相应程序来保证企业有效地实施应对措施,这些计划和程序就是具体的控制活动。根据评估的风险水平,考虑用相应的风险应对方式,采取具体的控制活动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容忍的风险水平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要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准确、畅通地传递,使管理层制定的决策能有效转化为下级的控制活动。
(五)内部监督
监控则是指企业需要对并购活动规定明确的监督主体、监督制度和报告制度,以保证并购决策过程中各个控制环节的有效进行。采取持续监督或独立评价的方式确保之前的并购战略制定、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保持有效。
四、结语
企业并购属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其成败事关企业全局,从寻找目标企业、制订并购方案,到并购后的一系列整合,并购的整个过程就是一项复杂浩大的工程,而经济活动越复杂,就越需要加强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崔永梅,余璇.基于流程的战略性并购内部控制评价研究[J].会计研究.2011,(6).
[2]蒋骋,一般企业的并购流程和内容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0).
[3]陈蕾.企业并购内部控制探析[J].经济与管理,2007,(7).
关键词:并购;并购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并购风险常常随着并购过程的推进而逐渐暴露出来,并购方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控制并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风险,相当一部分企业并购的失败就在于没能充分认识、评估并有效地处置风险。可见,构建并购内部控制体系管理和控制风险在并购管理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企业并购风险管理分析
(一)内部环境
企业战略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活动,企业无论是在并购战略制定、并购交易过程还是在并购后的整合阶段,都要强调上下一贯的风险理念:同时,企业应当建立并购交易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并购交易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例如并购交易的申请与审批、并购交易的审批与执行、并购合同或协议的订立与审核等。
(二)目标设定
战略并购风险管理的目标分两个层次,一是总体目标,应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二是具体目标,包括企业并购后的业绩目标、报告可靠性目标和法律合规性目标。恰当的目标设定是企业并购风险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构成要素。
(三)事项识别
企业在制定并购战略时要对影响并购目标的潜在事项进行识别。如果事项对于目标的事项会带来这面的影响,企业就应充分发挥这些积极因素的作用,努力实现目标:如果事项对目标的实现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则企业要对其予以评估和应对。
(四)风险评估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于风险评估既要考虑其固有风险,也要考虑剩余风险,评估风险的时间范围应该与相关目标的时间范围相一致。并购风险评估在技术上应采用定性(风险排序、调查问卷等)与定量方法(风险价值、损失分布等)相结合的方式。
(五)风险应对
包括风险规避(考虑退出会产生超过风险承受能力的并购活动)、降低(采取把握产业政策、加强审慎性调查、明确权限责任等措施)、分担(在并购过程中将风险较大的业务采用外包等形式分担)和接受(不采取任何措施)。
(六)控制活动
企业应重点关注规定的风险应对程序是否已经实施,是否正确地按照设计意图执行:出现例外或发生需要跟踪的情况时,是否采取了恰当、及时的措施;监督人员是否具备审核控制的功能。企业应当建立并购交易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并购交易的授权范围、权限期限和被授权人应具备的条件等。
(七)信息与沟通
企业需要在内部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保证企业员工能够有效执行各自职责,为企业并购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提供保障;同时,企业还需要与外部相关主体如客户、供应商、监管者和股东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八)监控
企业战略并购的周期可能会很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应对措施或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可能会降低,因此企业需要对并购风险管理系统进行持续的自我监控。
三、企業并购内部控制体系
从并购流程的角度来看,企业并购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范围包括并购决策、并购接管和并购整合等各个实施阶段。
(一)控制环境
在制定企业并购战略、经营、报告以及合规性目标时考虑公司风险。根据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确定管理层对承担风险的态度,分析企业所能承受的风险容量:继而设定并购决策环节的目标,设立目标时要考虑公司整体战略、经营、财务报告以及合规性目标,并且目标要能够清楚地被描述出来。
(二)风险评估
设定目标后,要对影响并购决策目标实现的事项进行识别,对相关事项的风险进行评估归类,识别可能影响并购目标的潜在事件,包括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和正面影响的机会,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考虑各种风险的影响程度及发生概率,估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以选择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
(三)控制活动
需要制定执行计划和切实执行相应程序来保证企业有效地实施应对措施,这些计划和程序就是具体的控制活动。根据评估的风险水平,考虑用相应的风险应对方式,采取具体的控制活动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容忍的风险水平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要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准确、畅通地传递,使管理层制定的决策能有效转化为下级的控制活动。
(五)内部监督
监控则是指企业需要对并购活动规定明确的监督主体、监督制度和报告制度,以保证并购决策过程中各个控制环节的有效进行。采取持续监督或独立评价的方式确保之前的并购战略制定、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保持有效。
四、结语
企业并购属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其成败事关企业全局,从寻找目标企业、制订并购方案,到并购后的一系列整合,并购的整个过程就是一项复杂浩大的工程,而经济活动越复杂,就越需要加强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崔永梅,余璇.基于流程的战略性并购内部控制评价研究[J].会计研究.2011,(6).
[2]蒋骋,一般企业的并购流程和内容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0).
[3]陈蕾.企业并购内部控制探析[J].经济与管理,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