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全球公海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能有一天测透这深渊的最深处呢?”
  在法国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跟随脾气古怪的尼摩船长在海底旅行的阿龙纳斯博士有此一问。
  蛰居海底的尼摩船长用贝壳类的足丝织成衣料,染上从地中海海兔中提取的紫色;用最柔软的大叶海藻做床,用鲸鱼的触须做笔,用墨鱼或者乌贼分泌的汁液做墨。
  在深海航行的“诺第留斯”号利用海底煤坑里的煤炭发电,它没有会被风浪损坏的缆索,没有会被风撕裂的帆,不会发生火灾,不用担心燃料耗尽,它在水下独来独往,独享海洋的静谧和安全。
  2050年,像尼摩船长一样蛰居海底,每天清晨一睁开眼睛,看到海藻做成的窗帘随波浪律动;
  2050年,像尼摩船长一样在海底平原上漫步,会有色彩斑斓的箭鱼、鲱鱼在身边穿梭;
  2050年,像尼摩船长一样摸清广袤海洋的脾气,环游大洋,去打捞沉船的财宝,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
  是异想天开吗?未必。
  2050年,中国将开启“大海洋”时代。
  
  “中国海”与“世界海”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50年中国海洋能力发展路线图》,将“海洋能力拓展计划”作为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科技问题提出:2020年前,逐步拓展到全部领海和专属经济区;2030年前后,逐步拓展到西太平洋和印度洋;2050年前后,拓展到全球公海。
  占陆域国土不到30%的沿海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0%以上的人口,创造着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吸引着80%以上的外来直接投资,生产着90%以上的出口产品。
  “200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9%。未来,蓝色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原所长相建海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另外,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21世纪国际争夺区域资源的重要领地。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日本、德国等国家就开始在太平洋东北部地区的国际海底区域圈地,谋求对世界海底资源的分配。
  那时的“蓝色圈地运动”中,各国争夺的目标是锰结核,这科喊者黑色或者褐色的金属结核资源,小的像豌豆,大的像土豆,洋葱般层层包裹着,一颗颗排铺在静谧的海底,好像鹅卵石。
  紧接着,深海油气、“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富钴结核、热液硫化物和极端环境下的深海生物基因资源,接连不断地进入海洋国家的视线中。
  “国际海洋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相建海说,“如果没有相当的海洋进入、认知、探测和开发能力做支撑,怎能保证海洋利益分析和决策时准确科学?”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各国海洋的划界问题日益突出。而划界的基础就是摸清“中国海”,获得近海海域的详细资料,做到了如指掌。“无论是海洋开发、海洋保护还是维护国家海权,我们都需要对近海海域情况了然于胸,”相建海认为,海洋能力拓展的首要目标就是服务国计民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一三六条另外规定: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应该积极探索海洋的奥秘,为和平利用国际海底资源作出贡献。”相建海说。
  “海洋意味着权益、安全和财富,”他解释说,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广袤无垠的海洋还有太多神秘之处,而海洋进入能力、认知能力、探测能力和开发能力都有待提高,将海洋能力拓展到全球公海理所当然。
  建立在这利,认识上,中国海洋能力拓展计划将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建设多维海洋实时观测与研究网络,主要包括天基对海观测、水下固定与机动观测、深海工作站、海洋浮标与潜标和海洋综合考察船。
  二是建设海天陆一体化信息综合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海洋基础数据库、海洋环境与动力过程模型、动态仿真、虚拟现实和可视化平台,逐步实现数字化。
  三是提高海洋开发与利用能力,主要包括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态管理、海洋航行安全、特定海区海洋环境和海洋灾害预警。
  预计2050年前后,中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三位,可建立近海动力环境生态一体化监测系统、全球海洋监测体系和数值预报系统,形成规模化深海资源开发装备体系,以持续有效地支撑中国的海洋强国地位。
  
  移民海底世界
  
  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向海洋要淡水和化学资源、要能源、要新生物资源、要空间,成为必然。
  未来我们能从蓝色海洋中获得什么?
  向海洋要淡水和化学资源。全世界共有近800座海水淡化厂,每天生产的淡水超过60亿立方米。海水中还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是钠、溴素、锂盐、镁盐等化工资源的来源,而铀、氘等微量元素是重要的国防资源。
  向海洋要能源。深海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已成为人类近中期探测开发的重点;而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都是海洋中蕴藏的可再生自然能源。到2020年,中国计划在山东、海南、广东各建一座1000千瓦级岸式波浪能电站;在浙江舟山建设10千瓦级、100千瓦级和1000千瓦级的潮流电站;在西沙群岛和南海各建一座温差能电站。
  向海洋要“新的生物资源”。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5亿,新增水产品近1000万吨才能满足人们生活所需。显然,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生态型的养殖、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和近海渔业资源养护,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更重要的是,海洋中蕴藏了巨大的人类迄今知之甚少的生物基因资源。在热液喷口高温、高压、无光、有毒的环境下,为何会有生命存在?它们就像是另一个星球的生命。这种可能与生命起源相关的奇特现象,是目前国际深海研究最大的热点和焦点。知识提升经济,技术催生产业。一个基因足以形成一个产业。
  向海洋要空间。人类专家预测,21世纪中后期,世界总人口将突破200亿。届时有限的陆地空间已不能满足人类正常生活的需求。未来学家已经在勾画“上天”、“入地”、“下海”的新型城市蓝图。“比起建太空城市,海洋城市实现的可能性更大。”相建海说。
  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沿海城市被淹没怎么办?比利时建筑设计师文森特,卡尔伯特早为未来的“气候难民”想好了招:一座可以根据风向和气候在全球海面上到处漂移的智能人工生态岛“丽丽派德”,可供5万名流离失所的人居住。
  目前已经建设的人工岛、海上城市、海上机场,大多是为某种海洋开发服务的。浮在大型海底矿场上的海上城市,可供矿工居住、购物、游乐,也可用来就地加工矿石或作为装船外运的码头。
  2050年,“大海洋”时代即将到来,向这蓝色世界的最深处、最远处进军,中国不可能缺席。
其他文献
9年来,贺文秀始终坚信丈夫朱继峰没有杀人。  2001年3月24日,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党岔镇枣湾村村民高怀堂被人打伤,弃于国道旁,入院抢救十几天后死亡。由于高怀堂与同村的贺家此前有些积怨,再加上死者家属的报案,2001年4月26日起,贺家有9个人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陆续被逮捕。  此后的9年中,榆林市中院先后做出四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朱继峰等9人死缓、无期以及不等的有期徒刑。而陕西省高院则以
“死刑废止后,生刑又没有跟上,这才是历朝历代统治后期腐败滋生,民怨累积的原因”    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国度如我们这般关注如何惩治贪官。特别是当他们被判死后,究竟是“刑”,还是“缓”。    小心的律师    对民间评价律师为一些贪官申辩从轻判处有“通天本领”、能屡屡刀下留人之说,刑辩律师孙中伟给予直接否认。  孙在北京拥有一家律师事务所,是全国首家、几乎也是唯——家以死刑辩护为主要核心业务的专业化
备受关注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日前正式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目前,专家、开发商、民众等各个方面都在通过各种渠道就新条例提出意见,博弈正在激烈进行。  一向以大胆敢言闻名的北京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就此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关于新条例,他依然毫不含糊。    交没交土地出让金很关键    《瞭望东方周刊》:草案第40条对非公共利益拆迁做了规定,称要符合规划,并办理审批手续。这是
前几天还是政府直接出面动员的拆迁工作,在血案发生后划出现了古寨村民从未听说过的拆迁公司和安保公司    11月8日下午,刚刚经历丧父之痛的复旦大学研究生孟建伟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在电话中对其破口大骂,指责孟建伟父亲的死让他丢了饭碗。  对方自称是柒星安保公司的。“因为我家里的事,他下岗了,我很抱歉。”盂建伟淡然地说。这个善良沉静的26岁小伙子,在经历父亲突然而凄惨的死之后,变得愈发轻言细语。  
全球金融危机从某种程度上打乱了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骤。不过,危机也让决策层进一步认识到了调结构的迫切性,因为一个粗放的、严重依赖外需而国内市场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2009年12月17日,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撰文说,当前,中国经济内生增长机制尚未形成,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巩固,下滑风险依然存在。在此情况下,“应把‘调结构’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回升的重要抓手,
虽然距离三亚只有100公里,但56岁的什运村农民王轩秀却从没去过海边,他的儿子没去过海边,他儿子的儿子也没去过海边。  全村800多人,大多和他一样是从电视里认识大海的。不过,曾经能看60多个频道的卫星电视现在只剩下十几个台。这让王轩秀觉得,自己离海边更远了。  电视也告诉王轩秀,海南要成为一个“旅游岛”。“什么时候带1000块钱去三亚旅游。”王轩秀带些情绪说。    电视带来的特区    和五指
名山大川历来是中国人精神之家园,无论是王维眼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之雄壮,还是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之闲适,均寄托着中国人对美丽大自然的憧憬。  但是名胜风景区的现实却多少令人揪心,诗句中的美丽中国仿佛成了一个依稀可辨的梦境:人满为患的景象、遍地狼藉的垃圾、突兀豪华的建筑、名目繁多的收费,将游客心中的盘景砸个粉碎。2012年国庆长假,华山大批游客的滞留,长城黑压压的人流
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公益性,这是此轮公藏医院改革的共识。然而改革的边界何在?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无锡三院)院长黄继人说,自己和香港的公立医院院长有些相同,也有不同。52岁的黄继人1996年起就在无锡三院任副院长,随后十多年里他几乎一直为这家全江苏规模最大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服务。  建于1929年的无锡三院,在2005年被纳入了以香港模式为样板的公立医院改革中。  香港医管局成立于1990
日前,《中国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经过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讨论通过,即将出台有关文件。  为了规范器官捐献来源,消除不公正性,这一新《办法》主要针对人体器官捐献来源的器官获取与分配而设立。新规对于改善中国器官捐献来源紧缺有积极的作用,卫生部11月21日也提出,中国器官移植将在一至两年内不依赖死囚器官捐献。但是,仍然要关注到中国器官捐献的关键难题。  首先
中国文化与生命科学  大家问到中国文化修身养性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儒释道三家,有三句话需要了解的,就是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叫“存心养性”,道家说“修心炼性”。实际上,这就是生命的大科学。  《大学》里头有几句话,你们大概都会背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原则。中国自古的传统文化,六岁入小学,十八岁已成为成年人了,便进入大学。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所谓大人,就是成年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