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早在上个世纪初期,在世界上就已经产生了清水混凝土技术。其天然的装饰功能,很快就得到了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师的认同,并且在一些国际著名建筑中也得到了应用,如耶鲁大学英国艺术馆和香港汇丰银行等,都体现出了杰出的使用价值与艺术品质。而我国,对于清水混凝土技术的认识相对较晚,也仅仅是在有限的一些高档建筑上有所利用,并且在技术上还有不成熟的一面。从世界范围内建筑技术发展的形势来看,清水混凝土技术必然会得到大量的应用,存在更加广阔的市场,因此,为了跟上世界的发展潮流,我国有必要对清水混凝土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将根据自身的经验与有关资料的学习,对房屋建筑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一些浅见。
1.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在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中,对清水混凝土的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有了详尽的说明。具体来说,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重要项目:(1)工程外观要求美观,具有足够的光滑程度,整体色度表现要求匀称和一致。(2)整体不允许有面积过大或视觉明显可见的不平整或错落,局部及不易直接观测到的部位可以出现污点、起皮或者麻面不平整现象。(3)平允许出现严重明显的修补痕迹,没有流浆痕迹没有受到冲刷的现象。(4)要保持建筑物棱角和和构件连接部位的完整性,整体线条表现顺畅,不出现钢筋外露现象,无松散和掉渣情况。(5)不得出现过大宽度的开裂,局部有裂缝不得超出1米的长度。(6)混凝土孔洞要求严密封堵、明缝要求规律分布、深度与宽度大致相同。
2.房屋建筑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清水混凝土工程的材料选择
清水混凝土良好的拌合物性能要依靠良好的材料性能。具体来说,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的水泥厂家中,以生产硅酸盐水泥居多,产量较大,便于在其中选择适宜的产品。清水混凝土对于色差有极其严格的要求,而混凝土的颜色主要依靠水泥凝固后的色彩表现,所以如果已经选择了质量达标且适宜的水泥之后,就不可任意更换,否则会难以避免色差的产生,对于外部美观要求严格的位置,一定要提前将水泥用量计算准确,并将同一种水泥产品准备充足,如工程要求需用添加剂,则尽量选择C3A含量不高而C3S含量高的水泥,增强添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2)粗骨料的选择要注意合理的级配,级配适宜时就可以实现以少量的水泥净浆生产出不离析和低泌水高流动性能的混凝土拌合料。就我國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市场上多数的粗骨料级配较差,主要是由于开采或运输原因造成。在进行试配时,除要求作好筛分实验,还要对石子料的密度进行测算,求出空隙程度,通常在石子表观密度不变时,堆积密度越大其空隙表现就越优并要求控制在45%以下。掌握石子的最大直径,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骨料直径越大,砼的离散性就越大并降低和易性,而如果直径过小,则会造成混凝土粘合性提高,气泡不能有效排出,经过证明清水混凝土中石子的直径应该选择5—20MM为最优。(3)细骨料的选择要求为,重点控制最优砂率,在无掺全料的条件下,混凝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砂率的影响,要依照砂石状态和塌落程度的高低来进行选择,我国各地材料性能差异很大,一定通过适配来得到最佳砂率。(4)掺合料的选择,立足经济角度来说,粉煤灰是最佳选择,可以起到改善砼和易性与有效提升后期强度的功用。(5)外加剂应选用高效减水剂并尽量使减水率保持在20%以上的程度。
2.2模板工程操作
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模板为木质模板,由于木材本身容易被水影响,过干则收缩、遇水则膨胀,容易变形,因此要充分考虑这一特征,要减少模板的反复利用次数,使之不会变形而影响混凝土美观;将模板中的水含量控制在10%左右,否则就会很容易形成模板的分层而造成混凝土局部的色差;要保证模板的平整,木质模板不能出现席纹;保障模板的透水性,目前国外已经出现了专门的透水模板,并且此类型模板还具备降低砼表面的水灰比,而使表面更加密实和更好的强度,可以考虑采用,若模板透水性能较差,就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中水和空气的排出而造成表面的孔隙。进行模板支护前一定要将模板的表面清理干净,否则必然会破坏混凝土成品的美观。要正确选用脱模剂,如选用不当也会在进行模板拆除时破坏混凝土的表面平整性,通常要掌握如下的选择标准,木质模板采用水性脱模剂,而金属模板则应该采用油性脱模剂。为了保证混凝土美观要尽量减少模板的拼接,因此要采用大幅面的模板,并保持对接部位的严密性,如果出现拼接不严而漏浆现象时,要采用设置高压缩性海绵的方式解决。设置对拉螺栓时,必须要经过专业的验算作为螺栓的选择根据,在螺栓口中安置塑胶套。起拱要注意对较低刚度的模板进行一定的支撑措施以防止发生变形,对于大型模板起拱要依据实际的平整程度和刚度与荷载来进行计算。要注意为防止板底和梁形成开裂,不能过早拆模,而如果过晚拆除,使养护程序拖延,也同样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开裂。通常来说进行模板拆除要依照承重部位后拆,非承重部位后拆除的原则,模板拆除后,要立即由专业人员对混凝土表面的残余浆水进行处理,并实施混凝土成品保护。
2.3钢筋工程操作
为方便进行下一步的混凝土浇筑,一定要尽可能的以焊接或机械方式进行钢筋的搭接,从而控制两段钢筋搭接位置的钢筋占空间最少。连接钢筋时,不能将绑扎所用的铁丝剩余部位露出砼部件,而是要弯曲向内。制作保护层所用的垫护设置应该采用塑料或专用的卡口型垫块,并且要尽量减少与混凝土之间的色差,而模板内的钢筋要首先进行除锈处理,使之不会对混凝土产生污染。进行钢筋工程施工时,一定要注意保证钢筋的品种规格等达到设计水平,严格控制施工位置和绑扎后的厚度,不能过薄也不可过厚。钢筋施工时注意对模板的保护,决不可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在模板之上拖曳钢筋的现象。制作完成后,要注意对钢筋的保护,严防一切原因的重压等外力作用。此外,如需对钢筋进行焊接时,要在其下方进行保护垫板的设置,主要是防止电焊操作时,飞溅的火星损伤模板,而在混凝土表面留下痕迹。
2.4混凝土工程施工
事先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注意施工用混凝土的用料和配比的相同,技术交底详实可靠每项工序都由专门责任人进行操作,必须进行连续浇筑,不可中断,将施工缝设置在明缝位置,不可出现对成品美观形成破坏的冷缝。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要注意随时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要求在12个小时内就以表面遮盖的方式进行养护,且最短要进行为期14天的养护。决不可在浇筑刚刚完成时,就以冷水进行喷洒,而由于温差而产生开裂现象。寒冷季节可以采用在混凝土表面以养护剂的方式进行养护。不能用草垫直接遮覆在混凝土表层,防止掉色、掉渣等情况,影响美观。如在混凝土工程完工后,需在其周围进行其它一些项目的施工,必须严格注意对混凝土的保护,尤其是边、角等相对脆弱的部位应该设法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如设置硬塑料护角等方式,而踏步位置可以使用固定木板的方式进行保护,对无需进行再次修饰的墙体,加覆塑料膜进行保护。如将模板拆除后,发现在混凝土的表面存在有气泡现象等缺陷时,要以原混凝土制作时相同的水泥加入粘合胶水进行搅拌后,对破损处进行涂刷,然后再用细砂纸或者粗布料对表面进行打磨,而保证其美观程度。
结论
清水混凝土以其特有的优势,如施工过程简单、节约材料和提高施工进度以及减少造价且外表美观等优势,必将在今后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紧跟世界发展形式,有关从业必须要认真研究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早在上个世纪初期,在世界上就已经产生了清水混凝土技术。其天然的装饰功能,很快就得到了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师的认同,并且在一些国际著名建筑中也得到了应用,如耶鲁大学英国艺术馆和香港汇丰银行等,都体现出了杰出的使用价值与艺术品质。而我国,对于清水混凝土技术的认识相对较晚,也仅仅是在有限的一些高档建筑上有所利用,并且在技术上还有不成熟的一面。从世界范围内建筑技术发展的形势来看,清水混凝土技术必然会得到大量的应用,存在更加广阔的市场,因此,为了跟上世界的发展潮流,我国有必要对清水混凝土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将根据自身的经验与有关资料的学习,对房屋建筑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一些浅见。
1.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在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中,对清水混凝土的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有了详尽的说明。具体来说,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重要项目:(1)工程外观要求美观,具有足够的光滑程度,整体色度表现要求匀称和一致。(2)整体不允许有面积过大或视觉明显可见的不平整或错落,局部及不易直接观测到的部位可以出现污点、起皮或者麻面不平整现象。(3)平允许出现严重明显的修补痕迹,没有流浆痕迹没有受到冲刷的现象。(4)要保持建筑物棱角和和构件连接部位的完整性,整体线条表现顺畅,不出现钢筋外露现象,无松散和掉渣情况。(5)不得出现过大宽度的开裂,局部有裂缝不得超出1米的长度。(6)混凝土孔洞要求严密封堵、明缝要求规律分布、深度与宽度大致相同。
2.房屋建筑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清水混凝土工程的材料选择
清水混凝土良好的拌合物性能要依靠良好的材料性能。具体来说,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的水泥厂家中,以生产硅酸盐水泥居多,产量较大,便于在其中选择适宜的产品。清水混凝土对于色差有极其严格的要求,而混凝土的颜色主要依靠水泥凝固后的色彩表现,所以如果已经选择了质量达标且适宜的水泥之后,就不可任意更换,否则会难以避免色差的产生,对于外部美观要求严格的位置,一定要提前将水泥用量计算准确,并将同一种水泥产品准备充足,如工程要求需用添加剂,则尽量选择C3A含量不高而C3S含量高的水泥,增强添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2)粗骨料的选择要注意合理的级配,级配适宜时就可以实现以少量的水泥净浆生产出不离析和低泌水高流动性能的混凝土拌合料。就我國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市场上多数的粗骨料级配较差,主要是由于开采或运输原因造成。在进行试配时,除要求作好筛分实验,还要对石子料的密度进行测算,求出空隙程度,通常在石子表观密度不变时,堆积密度越大其空隙表现就越优并要求控制在45%以下。掌握石子的最大直径,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骨料直径越大,砼的离散性就越大并降低和易性,而如果直径过小,则会造成混凝土粘合性提高,气泡不能有效排出,经过证明清水混凝土中石子的直径应该选择5—20MM为最优。(3)细骨料的选择要求为,重点控制最优砂率,在无掺全料的条件下,混凝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砂率的影响,要依照砂石状态和塌落程度的高低来进行选择,我国各地材料性能差异很大,一定通过适配来得到最佳砂率。(4)掺合料的选择,立足经济角度来说,粉煤灰是最佳选择,可以起到改善砼和易性与有效提升后期强度的功用。(5)外加剂应选用高效减水剂并尽量使减水率保持在20%以上的程度。
2.2模板工程操作
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模板为木质模板,由于木材本身容易被水影响,过干则收缩、遇水则膨胀,容易变形,因此要充分考虑这一特征,要减少模板的反复利用次数,使之不会变形而影响混凝土美观;将模板中的水含量控制在10%左右,否则就会很容易形成模板的分层而造成混凝土局部的色差;要保证模板的平整,木质模板不能出现席纹;保障模板的透水性,目前国外已经出现了专门的透水模板,并且此类型模板还具备降低砼表面的水灰比,而使表面更加密实和更好的强度,可以考虑采用,若模板透水性能较差,就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中水和空气的排出而造成表面的孔隙。进行模板支护前一定要将模板的表面清理干净,否则必然会破坏混凝土成品的美观。要正确选用脱模剂,如选用不当也会在进行模板拆除时破坏混凝土的表面平整性,通常要掌握如下的选择标准,木质模板采用水性脱模剂,而金属模板则应该采用油性脱模剂。为了保证混凝土美观要尽量减少模板的拼接,因此要采用大幅面的模板,并保持对接部位的严密性,如果出现拼接不严而漏浆现象时,要采用设置高压缩性海绵的方式解决。设置对拉螺栓时,必须要经过专业的验算作为螺栓的选择根据,在螺栓口中安置塑胶套。起拱要注意对较低刚度的模板进行一定的支撑措施以防止发生变形,对于大型模板起拱要依据实际的平整程度和刚度与荷载来进行计算。要注意为防止板底和梁形成开裂,不能过早拆模,而如果过晚拆除,使养护程序拖延,也同样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开裂。通常来说进行模板拆除要依照承重部位后拆,非承重部位后拆除的原则,模板拆除后,要立即由专业人员对混凝土表面的残余浆水进行处理,并实施混凝土成品保护。
2.3钢筋工程操作
为方便进行下一步的混凝土浇筑,一定要尽可能的以焊接或机械方式进行钢筋的搭接,从而控制两段钢筋搭接位置的钢筋占空间最少。连接钢筋时,不能将绑扎所用的铁丝剩余部位露出砼部件,而是要弯曲向内。制作保护层所用的垫护设置应该采用塑料或专用的卡口型垫块,并且要尽量减少与混凝土之间的色差,而模板内的钢筋要首先进行除锈处理,使之不会对混凝土产生污染。进行钢筋工程施工时,一定要注意保证钢筋的品种规格等达到设计水平,严格控制施工位置和绑扎后的厚度,不能过薄也不可过厚。钢筋施工时注意对模板的保护,决不可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在模板之上拖曳钢筋的现象。制作完成后,要注意对钢筋的保护,严防一切原因的重压等外力作用。此外,如需对钢筋进行焊接时,要在其下方进行保护垫板的设置,主要是防止电焊操作时,飞溅的火星损伤模板,而在混凝土表面留下痕迹。
2.4混凝土工程施工
事先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注意施工用混凝土的用料和配比的相同,技术交底详实可靠每项工序都由专门责任人进行操作,必须进行连续浇筑,不可中断,将施工缝设置在明缝位置,不可出现对成品美观形成破坏的冷缝。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要注意随时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要求在12个小时内就以表面遮盖的方式进行养护,且最短要进行为期14天的养护。决不可在浇筑刚刚完成时,就以冷水进行喷洒,而由于温差而产生开裂现象。寒冷季节可以采用在混凝土表面以养护剂的方式进行养护。不能用草垫直接遮覆在混凝土表层,防止掉色、掉渣等情况,影响美观。如在混凝土工程完工后,需在其周围进行其它一些项目的施工,必须严格注意对混凝土的保护,尤其是边、角等相对脆弱的部位应该设法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如设置硬塑料护角等方式,而踏步位置可以使用固定木板的方式进行保护,对无需进行再次修饰的墙体,加覆塑料膜进行保护。如将模板拆除后,发现在混凝土的表面存在有气泡现象等缺陷时,要以原混凝土制作时相同的水泥加入粘合胶水进行搅拌后,对破损处进行涂刷,然后再用细砂纸或者粗布料对表面进行打磨,而保证其美观程度。
结论
清水混凝土以其特有的优势,如施工过程简单、节约材料和提高施工进度以及减少造价且外表美观等优势,必将在今后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紧跟世界发展形式,有关从业必须要认真研究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