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悖论与第三次数学危机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C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高中后,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数学概念就是“集合”。研究集合的理论在现代数学中被称为集合论,其基本概念几乎渗透到数学的所有领域,它的创始人康托尔也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既然同学们都学过集合知识,那有个问题要考考大家。假设有一个集合S,它由一切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所组成。那么请问,S是否属于S?
  我们知道,一个元素或者属于某个集合,或者不属于某个集合。因此,如果S属于S,那么根据S的定义,S就不属于S;反之,如果S不属于S,同样根据定义,S就应该属于S。
  这就是著名的“罗素悖论”,它非常浅显易懂,而且涉及的都是集合论中最基本的东西,所以一经提出就在当时的数学界引起了极大震动,第三次数学危机由此爆发。
  悖论的源头在于康托尔构造集合时使用的概括原则。这一原则说,“所有满足某种性质”的元素可以构成一个集合,这样的集合概念很宽泛。因此要消除悖论就必须建立新的原则来对集合作出某种限制。
  1905年,法国一位中学教师理查德提出:一个集合不能包含那种只能借助于这一集合本身才能定义的对象。比如“罗素悖论”中,集合S“由一切不是S的元素的集合所组成”,定义时用到了S自身,显然这种定义具有循环或者说“反身自指”的特征,因此不允许有这种定义便可以解决问题。
  在这一想法基础上,1908年,德国数学家策梅罗发表了著名论文《关于集合论基础的研究》,他给出了7条公理,建立了第一个公理化集合论体系。这一体系对集合的产生方式作了限制,避免了“所有”元素等说法,消除了悖论产生的条件。
  公理化集合论体系把原本直观的集合概念建立在严格的公理基础之上,集合论从此发展到公理化阶段(1908年以前由康托尔创立的集合论后被称为朴素集合论),第三次数学危机得到了圆满解决。
  冰雹数
  
  任意写出一个正整数N,将其按照以下规律变换:
  如果N是奇数,则下一步变成3N 1;
  如果N是偶数,则下一步变成N/2……
  得到的结果重复上述步骤,如此循环演算下去。发现了吗?无论N是什么数,经过有限次的运算后,最终都会变成1。准确地说,是必将落入4—2—1的“漩涡”,任何一个数都逃不出这样的宿命。
  这就是著名的“冰雹猜想”。大家知道,小水滴和冰晶冻结成的冰雹核心,在云层中忽上忽下,不断结合冰晶、雪花和水滴,越长越大直至上升气流支撑不了它的重量,最后突然落下来,这就是“下冰雹”。类似的,一个数算来算去,忽大忽小,最后都会演变成4—2—1,因此把4—2—1称为“冰雹数”十分形象。
  鲁宾逊的桌子
  
  这个趣题摘自鲁宾逊的日记,在《鲁宾逊漂流记》的现今版本中你是找不到的,因为它被删去了。
  “第三天早晨,我在沉船漂浮物中找到一块木板,上面有许多洞。我的仆人星期五一直在念叨,说我们迫切需要一张方桌,用来喝下午茶。于是我就把这块木板给了他,要他用这块板做成一张没有洞的正方形桌面。我希望桌面尽可能大,而且最后成形的桌面最多只能由两块板拼成。”
  星期五听了主人的要求以后一筹莫展。除了把洞填掉之外,你能帮他找到更好的办法吗?
其他文献
古往今来,教师、医生常常被贴上各种各样神圣的标签,提到老师,必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论及医生,则谓“悬壶济世”“华佗再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可否认,这些溢美之词传递了人们对其的敬重,但无形之中,他们俨然成为穆齐尔笔下“被捧到山顶”的那群人,看似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可人非圣贤,心非木石,老师总有教不好的学生,医生亦有治不了的病人,以这些道德的高标要求每一个立体鲜活的个人尽善尽美,是否过于苛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中的《滕王阁序》,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传世名篇,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也许是“树大招风”,这滕王阁自建成以来,可谓“命途多舛”——  历史上有三座滕王阁!  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历史上曾有三座滕王阁!它们分别坐落在山东滕州、江西南昌和四川阆中。山东滕州的滕王阁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江西南昌和四川阆中的两座。  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到2012年的7.1亿,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与此同时,大城市高企的房价、难解的拥堵以及不均等的公共服务也彰显出中国城镇化积累了大量矛盾和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2114万,已经超过2020年1800万人左右的控制目标。全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超过500万辆,超过200万辆的城市包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陶行知说:“一年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也有人说,人生的很多乐趣往往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上,比如插花,比如自助旅游,或者在轻柔的音乐里闭目遐思,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读一本闲书。有位诗人认为最美好的时光是用来“虚度”的,就像无忧无虑的童年。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
人们在了解一段陌生历史的时候,总会提出一些既片面又直接的问题,比如:“欧洲由谁说了算,是国王,还是教皇?”书中就此给出了解答:在欧洲历史上,基督教普及,教皇接受百姓乃至国王的信仰。虽然教皇一般不插手世俗社会的事务,但作为王权和教权两大权力中心,国王和教皇往往是一起协商,共同管理欧洲的。  直到21世纪的今天,教皇仍然存在,但是他实际管理的地方只有位于意大利境内的“国中国”梵蒂冈了。教皇不但是那里的
执微火而行幽径,四下静寂无声,一个人翻山越岭,心潮澎湃。这就是比利·林恩站在达拉斯橄榄球比赛中场休息时的切身体会吧。那么多荣耀与掌声,萦绕在眼前的却是置身于战场时的尖峰时刻、噩梦惊魂。  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导演李安的风格依然明显锐利可见,在婉约细腻中见人性、见社会。表面上这是一个名叫比利·林恩的美国青年军人参加伊拉克战争,因为被捕捉到一个冒死拼杀、救援战友的镜头而“加冕”,成为全民膜
鄱阳湖面积“缩水”  今年年初,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的水位急剧下降。1月2日,鄱阳湖标志性水位站星子站水位跌破8米关口,标志着鄱阳湖正式进入极枯水位期,湖区水体面积萎缩至不足200平方千米,不到丰水期面积的二十分之一。  鄱阳湖水位急剧降低,除受降水量偏少等自然因素影响外,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无关系。长江上游大批库坝的兴建导致鄱阳湖的水流量入不敷出,同时,鄱阳湖区的大规模采沙活动造成湖区河道下切,
过度的忍让讨好其实是没有认清自我价值的表现。蒋方舟说“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一味关注他人需求,别人需要什么你就做什么,你就会忽略自身,忽略对自己的责任。有篇文章说过:“不亏待每一份热情,也请不要讨好任何冷漠。”你必须意识到个人价值不仅仅是通过别人如何看待你来体现的,你需要将讨好别人的精力放在努力提升自我的事情上。只有变成更好更出色的人,別人才会注意到你,才会尊重你。  [汤 笑 供稿]
在其他人利用假期去风景名胜地游览的时候,宁波的高二女生“復眠”(网名)却选择前往宁波鄞州人民医院肿瘤科,与癌症患者们聊天,并为他们作画。  “复眠”说,自己在微博上看到一篇有关临终关怀的文章,内心有所触动,因此萌生了这个念头。而接触到这些患者后,她发现他们跟自己想象中的并不一样:他们乐观向上,异常珍惜眼前的生活。有病人对她说:“现在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赚来的,一天过去就是一次胜利。”  在记录这次经
很多时候,我们隐忍妥协是为了不让自己陷入窘境,比如不拒绝,可以使双方避免尴尬的局面;承受恶言不还嘴,可以少些无意义的口舌之争。但一再的忍让不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有时反而要承受他人肆无忌惮、变本加厉的恶意。毕竟,当你对全世界妥协时,世界就无剩余可向你妥协。  因此对于早已不尊重自己的人無须忍让和迁就,对于陌生人更不至于百依百顺。首先取悦自己,给自己一个伸缩有度的空间,才能与他人和谐共处,从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