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行为影响的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方向及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的影响对儿童社会行为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父母正确的引导能使儿童获得关爱、谦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反之,会使儿童产生自私、任性、霸道等反社会行为。合理的教养方式能够给引导和教育儿童的早期社会化行为,为儿童的全面及健全的心智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父母的行为生活;儿童;人生导师
  父母是孩子开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儿童对社会形成初步认知时,父母分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并且能够在这个陌生的社会上更好的成长。因此,父母教养方式类型是决定儿童塑造良好个性和完善人格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进程、掌握社会文化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力量。在父母正确的教导下,儿童才能逐步地适应社会角色,掌握扮演社会角色的关键技能和技巧。父母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帮助其成功地进入人生各个阶段,并成功扮演相应的角色,做到心理和角色上的契合,行为与不同年龄角色需求特征相符。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于子女各个方面的教养态度、观念及行为,它的发生也就意味着对于子女全面的影响和教育,其中包括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社会交往、性格塑造等诸多方面。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旨在剖析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行为塑造和发展的影响。
  虽然目前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目前的研究虽然是在真实环境中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但多数是采用问卷和数据分析的方式,本文着重于通过个案工作实务的介入、反思,分析和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并且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以及家庭结构治疗模式,从家庭互动角度进行干预和实证研究,更多地关注父母间及其与孩子间的相互作用。
  一、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影响的分析
  (一)父母教养方式分析
  文文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受到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社会地位、经济情况等的影响。样本家庭的父母双方都是具有较高学历的人,有很好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从这些外部条件来说,样本儿童文文在父母的教育和熏陶下会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素养,将父母亲作为行动的准则和榜样,因此文文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乖巧的一面,例如文文很爱卫生经常洗手,在公共场合和家里也从来不乱扔垃圾,有时候还喜欢清理家务;在公共场合懂得遵守秩序和交通规则,也不会随便破坏公物等。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富裕的家境和充足的物质生活在给文文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带来优势的同时,却也使文文的性格发展有所偏离正常的轨迹。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文文的教育和引导对文文的社会行为起到直接影响的作用。根据调查和访谈记录的分析,文文的父亲是属于专制型教养方式,文文的母亲教育方式属于溺爱放纵型。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
  1.亲社会行为
  对于样本儿童文文,采用观察法、询问法等调查形式加上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谈话,对文文在谦让、同情心、合作关系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谦让行为。在个案工作前期的实地观察当中,当玩具只有一个时,文文认为让给同伴自己就没有玩具了,所以文文通常不会有积极主动的谦让行为。在自己和伙伴都想玩玩具的情况下,儿童主动谦让的行为概率为0,但是如果当时有父母在场,在父亲的斥责下,儿童在满足自己的情况下分享给同伴的概率会变大,由此可见,儿童的谦让行为跟父母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儿童本身不能意识到谦让的情况下,经过父母的教导和提醒,儿童会获得谦让的认知。所以父母亲在平时生活中经常地提醒和教导孩子要谦让别人,时间久了孩子自己也会习惯这样的做法。
  (2)同情心。在同伴有意或是无意中受伤的情况下,儿童所做出的反应有两种,儿童有可能主动安慰同伴,也有可能出现不愿帮助同伴的情况,但如果有父母在场的情况下经过家长的提醒通常会使儿童被动改变态度帮助同伴。因此,在家长的教养和引导下增加儿童同情心的比重是很大的,所以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能够帮助儿童提升同情心,并且使儿童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帮助周围的人,妥善处理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3)合作关系
  合作是最为常见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形式,所以合作发生的频率和机会也会比其他亲社会行为要高。儿童在同龄群体中通常会表现出积极主动地参与同伴的活动,即使儿童在特定的场景下会产生羞怯而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但由于身边父母的教导,通常会再次融入团体。
  (4)道德行为
  幼儿时期的个体对道德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需要在旁人的引导和教养下逐渐内化道德标准,达到规范的要求。礼貌谦虚、诚信待人、遵守秩序、爱护公物这些道德准则都需要父母教导儿童习得。
  2.反社会行为
  样本儿童文文的父亲偏向于专制型教养方式,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使孩子选择用攻击别人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社会交往需求。文文的父亲生硬的教养方式无法使孩子真正理解父亲对他的教导和指引,而他只会认为是父亲对自己行为不满意的表现。父子两人长期处在这样的交往模式之下,容易导致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发展速度迟缓。如此一来,儿童的内部动机归因被弱化而外部动机归因被强化,会导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性格发展不完善和个性缺失,在社会互动和社会角色扮演中处在过于被动的角色地位,缺乏自我认同感,没有自信心和自我决断能力,没有良好的群体意识,因此,他们会缺乏责任感,幼儿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养成自私自利、脾气暴躁的性格。
  二、建立良好教养方式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要创建温馨的家庭氛围,首先要求儿童的父母关系和谐。父母的相处模式正是儿童对一切社会关系认知的起点,因此,孩子的身心发展状态会在父母的朗好的影响下得到很好的体现。长期处于温馨环境下的孩子也会在人际交往中展现自己熟知的关心,体贴,能更好地融入群体,也更会尊重他人。而恰恰相反,如果父母相处冷漠,淡薄,孩子无法从中感知温暖,最终也学不会怎么去温暖别人,甚至可能导致孩子性格孤僻,胆小,羞怯,无法融入集体。父母的相处模式固然重要,但合理安排陪伴孩子的时间也至关重要,与孩子相处时的耐心,适当转换身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然后回复指引,会让孩子感觉父母就是朋友,更易敞开心扉,而不是在一种无形身份的压迫下,被逼做出选择,这样孩子就会有所保留,而后养成遇事逃避的行為。而家庭氛围的紧张,不和諧,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给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都带来一定阻碍。   (二)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教养孩子
  首先,父母应该采取平等共生的方式与孩子和谐相处,即作为长辈要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思考问题,让孩子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及意愿,会孩子能够愉快地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孩子愿意去自主选择,或者主动告诉父母自己的心理想法,一方面体现了孩子敢想敢做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人们常说孩童的世界是天真的,纯洁的,父母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能让孩子体会到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对美好会有更好的体会,对幸福有更深刻的定义,更能促进孩子的思维开阔,孩子也会更愿意和父母交流感知。父母不仅是孩子的避风港,也是孩子的调色板,要想画作充满幸福感,就要幸福四溢,最终感动自己也会渲染别人。
  (三)及时调整和改善相處模式
  大自然万物顺其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生长。春天草长莺飞,夏天知了长鸣,秋天落霞孤鹜,冬天腊梅飘香,季节性规律让大自然充满生机,父母也应根据孩子的生长规律来调整相处模式。父母应采取积极措施缓解并逐步消除孩子的抵触情绪。如常常带领孩子玩园内的玩具,多多觀察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和老师的教学习惯,与孩子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孩子中起到桥梁的作用,让教育工作顺利进行,让孩子愉快学习。
  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在父母的培育和指导下进行的。父母是孩子步入社会的第一位老师,在父母的指导和牵引下,使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并且能够在这个社会之中更好地生活下去。父母的相处模式对孩子的身心成长起着指引作用,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行为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这就提醒我们应该提高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和干预工作,以便给孩子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发展环境,给父母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使幼儿的社会化能顺利进行,并为以后各个阶段的社会化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本宽,李苏新,刘庆善.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1(16).
  [2]彭文涛.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J]. 阴山学刊,2008(01):69-74.
  [3]徐慧,张建新,张梅玲.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2008(04).
  [4]韦慧. 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成员对儿童的影响[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3):63-64.
  [5]关明杰,高磊,翟淑娜. 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2010(12).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德育教育,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通过环境创设,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的自律水平。教师要重视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从而让自己得到快乐的感受。同时,教师还要做一个有心人,用发现的眼睛,探寻班上的好人好事,对品德优良的学生要表扬与赞赏,对于改正错误的学生,要肯定与认可。教师要用赏识的态度对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摘要】从微课的内涵、微课的特点入手,分析微课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利用“微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關键词】微课;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是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中微课资源开发及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微课”可以用于翻转课堂、远程教学,同时也适用
亚洲玉米螟(以下简称玉米螟)是我国玉米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辽宁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产量丰欠直接影响全国粮食安全。玉米为辽宁省主要农作物
区域活动是许多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形式。它对于促进幼儿的思维力、智力的开发,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幼儿远期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九月苏州,烟雨蒙蒙,太湖边一场全国农人期待已久的盛会正式召开.2014年,阿里研究院发布《发现新农人——2014新农人研究报告》,新农人群体首次进入人们视野.2015年,新农人如
期刊
农民科技培训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农民是农村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农民科学技术培训对农村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兴城市农民科技培训情况的实地调查,得出结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1 存在问题  目前兴城市农民科技培训主要存在投入不足,需求旺盛,培训主体不明确,培训效果难以评价等问题。但是兴城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农民在全市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农村耕地面积较大,农民大多数
理论教育是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任务,也是理论武装和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五大号召兴起学习理论的新高潮。最近又发出了《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召开了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如何进一步研究探讨企业理论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使其更加深...
【摘要】作为一所规模较小的乡镇小学,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因校制宜,采取“四动策略”,取得了较明显的实效:目标驱动,全盘规划发展思路;实践推动,全员锤炼专业技能;名师带动,全力拓宽专业发展渠道;考评促动,全面建立长效机制。  【关键词】目标驱动;实践推动;名师带动;考评促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发展是实现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保障。作为一所农村小学,该如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高大学生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提升其个人的价值观水平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从分析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