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出一个新的“当代”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陆兴华就雅克·朗西埃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所做演讲《什么是当代艺术的时间?》的评论。
  该演讲揭示了当代艺术的全新使命:“当代艺术”的目标,在当代去做出当代作品之外,更是在创作和展览时,去一次次重新制造出“当代”。当代艺术不是在当代之中做的艺术,还必须去制造出、搭出“当代”。当代还不在,艺术,是要去搭出那个“当代”;搭出“当代”的过程,是艺术。听上去,这像是艺术在篡政治政治权了,不过,朗西埃指出,黑格尔和谢林的审美革命接续法国大革命事业,苏联艺术先锋派去身体力行,今天的“当代艺术”仍孜孜以求的一直是:将大家重新拉进“当代”;捅出一个新的“当代”。当代艺术是关于、走向和为了“当代”的艺术。这是这次演讲向我们提供的全新视野。
  他在《阿尔都塞的教训》(2011年)再版前言里这样定义“当代”:它是“一个当前,不断自我分裂为好多个时间,不断地自我开放,与过去发生许多新的关联,而过去本身就是不断地自我分裂着的”。这是一个打开的当前;在后来的演讲和讨论中,他又反复指出:未来也只是这个打开的当前也就是“当代”的推衍。
  为什么需要“当代”?为了冲破共识。朗西埃在演讲中指出,我们已陷入全球共识秩序,不能自拔,必须打破它,重新汇合,才出现“当代”。“当代”是我们打破共识秩序后,一次次重新汇聚成的。具体说,当代艺术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共识秩序?朗西埃用两条短语来概括:全球化和非物质化。全球化下的经济必然性,使我们在政治上不得不一再让步,使统治者有了加重对我们压迫的理由。强调世界的非物质化,使我们更被拖入资本运动,更难自拔于消费经济:“当代”被确定了,只有一个“当代”在没完没了了。“当代”艺术,是我们向这种共识秩序开战的武器。用当代艺术去冲破这个共识秩序,才能形成“当代”,也才能“艺术”。
  当代艺术所要着手的“当代”,具体指什么?怎样才能使当代艺术作品“当代”?如何“当代”地去做艺术?这一演讲巧妙地作了回答:“对艺术与生活、新和旧、时间和空间的重新分配”;“将空间性、时间性和词语性放进一个新的框架中,才会出现新的当代性”。
  当代艺术是制造“当代”的艺术。它通过使自己成为“一般艺术”,而制造出当代。“当代”艺术是一种在各单门艺术之间不再作区分的艺术。这句话又可被引申为:“当代”艺术是被策展引领的艺术;策展,也就是取一种像现代主义先锋派艺术家那样的立场(在演讲中,朗西埃以塔特林为例子),以一种“建筑”的态度,来收纳各单门艺术,同时利用它们的双重功能,使时间投射到空间,或使空间融化到时间中。当代艺术中的“当代”,是对每一个当前的“重框(re—frame)”,是要在每一个当前里,打破既有的共识,重新实现共同空间和时间里的感性再分配。
  如何构成“当代”?在当代中国,如何构成“当代”?在演讲的提问环节,朗西埃形象地回答:如何将义乌的时间和北京的时间拉到一起,汇合成一个我们今天下午的“当代”?是义乌太后现代了呢?还是北京太后现代了?如何将它们混合,配制到一种叫做“当代”的鸡尾酒里?他说,在义乌和嘉兴,在那些出口外向型且全球化的IP和作坊里,他只看到了疑似十九世纪的机器和劳动力配置,但那一时空里所进行的,却分明又是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加工和生产。在那里,他看到了二十世纪的缺席。这一缺席,就是“当代”的坐落;当前是有问题的,未到场的,必须重新定位、凝聚,形成一个新的“当代”。我们已改革开放,我们将民主法治,但我们的当前之中,却只充塞着共识;我们嘴上说的当代,仍只是共识。打破这一共识,“当代”才会冒出。而“当代”必须一次次不断地被打乱和重置。“当代”必须次次重来。
  在作品中如何制造和搭出“当代”?演讲里回答:将一个个不同的时间,放进同一个时间;使作品成为一个微戏剧,上演各种各样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就如艺术家Sekula所拍的太平洋上的货轮甲板上关在集装箱里的各种时间和空间的汇聚和有待重新分配的状态。
  作品如何与它所处的时代之间达到“当代”?更艺术,就更当代,还是只有更当代,才更艺术?要成为当代的艺术,不得不走出其特定的空间,去成为一种生命形式。而要成为生命形式,艺术必须成为“一般艺术”。朗西埃认为,今天的当代艺术,与1920年代的苏联先锋艺术共享一个前提:“当代”艺术必须是一般艺术。演讲中他以艾未未讽刺塔特林的时间纪念碑的作品“水上烛台”为例,指出大多数不自觉的后现代艺术家,虽讥讽着现代主义及其乌托邦的幻觉,却不知道当代艺术其实正保留和加固着1920年代的艺术一成为一生活运动的主要特征:使所有原称自治的艺术,都去成为一般艺术。“今天的当代艺术不是一个类名词,在它的旗下聚集着各色各样的艺术,比如绘画、雕塑、音乐或电影。当代艺术是那种对各艺术门类不再作区分的艺术。”这一对当代艺术的全新定义,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思考。
其他文献
本雅明致阿多诺  柏林,1928年7月2日  亲爱的维森贡德先生:  你诚恳的信笺1激励了我,使得我能够满怀喜悦,等待你《舒伯特》手稿2的到来。我想那正是你向我暗示的。与此同时,我希望你关于舒伯特的手稿能够成功收尾。我可否事先得到你的允准,允准我将你的手稿也给恩斯特·布洛赫3看看?如果我能够和他一起阅读你的手稿,这对我来说有着极大的好处。  那次在柏林的时候,你对我的朋友阿尔弗雷德·科恩4表现得如
期刊
与朱德群先生相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当时我尚在上海画院工作, 朱先生到大陆旅游得以初次相见。87年我赴法国访问,有幸第一次去朱先生家作客,以后若干年,我与朱先生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会面,最令人难忘的是93年与95年为吕霞光先生的文物捐献及中法文化交流,两次到巴黎,又得以到德群老师家中做客。此时朱先生已搬进新居,位于巴黎近郊塞纳河畔的维蒂市。画室是由著名建筑师多明尼克, 雕塑家费候为他们设
期刊
风暴中崛起  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作为一个组织形成于1950年代时值战后现代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欧洲。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狂热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日常生活基础设施的更新和重建也给城市空间和设施利用的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型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一切都和“旧世界”划清了界线,但物质和消费膨胀给人
期刊
INTERVIEW  that’s where the name came from.  We started in 1978 as a performance group – a music performance group – but what we did was not mainstream: it was difficult for the audience to accept and
期刊
朗西埃小词典  艺术与政治  政治自身的场地往往被取消,艺术在今天成为政治的避难所,也就不奇怪了。艺术成了政治的外场,其中陡生的像地震波那样的层层异感,当然会与这个时代的主导共识格格不入了。  政治审美  政治思想决不由知识分子或马克思主义者或甚至先进政党先验地把握,而由一个介入行动的集体,内在地生产出来。群众用不着被告知他们被主导的原因,重要的,是如何使他们建立改变现存秩序的信念。新政治起于群众
期刊
最初,德国驻上海总领馆的文化领事海墨思博士联系到我,那时他刚来到中国不久。他希望能做一些与中国当代艺术有关的项目。但是具体如何进行,以及以何种方式发展,我们并没有设想和限定。关于空间的处理与运用,我们讨论了几次,甚至邀请到建筑师李青先生为这个空间的设计出谋划策。但是,最后我们发现,由于原空间无法更改的一些现实条件,使得我们觉得即便是将空间完全用展墙全部封隔出来,也只是一个最为普通平常的、面积尴尬的
期刊
展览和机构——热汤和美酒  最近我拜访了斯德哥尔摩郊区的Tensta Konsthall,一个位于移民聚居区的中等规模的艺术机构,由Maria Lind 担任馆长。在当日的艺术家讲座之后,Maria Lind邀请每一位到场的观众在艺术中心的小咖啡厅享用热汤和美酒。大概30多人参加了这场朴素的宴请。而让我难忘的是,Maria Lind不停地忙着给所有的来宾斟酒,照顾到每位来宾的姿态。这位馆长/策展人
期刊
5月份,中国艺术界最关注的两件事应是:雅克·朗西埃的中国之行和威尼斯的中国现象了。正好,如果用朗西埃的美学主张来讨论中国艺术家大批涌进威尼斯现象,将会产生怎样的“歧感”叙述呢?  反对“共识逻辑”,提倡“歧感美学”是朗西埃涉入艺术领域时祭出的鲜明旗帜。在朗西埃看来,今天的艺术特别是具有解放性的艺术必须是对我们早已达成的“共识逻辑”开战。何为共识,按照朗西埃的观点,感知与感知之间,感知呈现模式和意义
期刊
搞当代艺术的人都喜欢谈可能性,一场讨论会上,也许会出现大多数人都使用“可能性”这个高频词的情形。当“可能性”遭遇“可能性”时,所谓的交流,也就是在可能性中左摇右摆,很难相遇。  这样的不相遇型研讨会,一次次开,我也一次又一次地去旁听,我感兴趣的是,他们知道这种交流的不可能,但还是会很有仪式感地坐到一起,并期待交流的成效在偶然之间发生。这样的安排,可以理解成是他们在与确然性、定论、共识进行较劲、对抗
期刊
中国艺术家太爱威尼斯了。他们以温州商人席卷楼市的热情,飞扑而去,在静静的初夏。除了火热的爱意,没有任何原因可以解释中国艺术的组团批发,在威尼斯。诚如艾未未父亲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合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国艺术家对威尼斯的深情,如诗人般热忱。从1993年开始,这漂浮于亚得里亚海水上的土地,便成为中国艺术“成功”的代名词——在拿破仑眼中“欧洲最美的客厅”,中国第一次以“东方之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