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小测验看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me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期伊始,学校对刚升上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检测。语文试题很简单,只有两道阅读题和一篇作文,阅读题的题目并不难,作文是两个题目任选一个,满分是一百分。结果怎么样呢?九十分以上的学生没有,八十分以上的也不多,接近一半的学生不及格。
  曾几何时,传统的教学观念受到了挑战,每一个教师,都害怕别人说自己守旧,害怕别人说自己“穿新鞋走旧老路”,于是,拼命地改。新教法固然很好,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讲”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品词析句”是语感分析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讲多了一点,就扣上“满堂灌”的帽子,谁还敢多讲呀?现在就有人夸大了“读”的作用,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吗?好,那就读吧!自由读、开火车读、表情读、分角色读、轮读、对读、齐读……整堂课就是要书声琅琅。课堂读还不够,还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我并不是要否定“读”的作用,也不是说讲得越多就越好,但我也不认为“读”很神奇,“讲”很糟糕,特别是处于打基础的小学阶段。
  还是看看这次摸底检测中学生的答题吧。
  试题中阅读(一)是一篇童话故事,其中有一句话“他打开插着一根羽毛的、表示十万火急的信。”问:“信封上插着一根羽毛表示什么意思?”绝大多数学生这样回答:“表示十万火急的信。”这样的回答在语法方面显然有问题,“羽毛”能表示“信”吗?应该说“表示十万火急”,或“表示这是一封十万火急的信”。但学生显然没具备这方面的判断能力。阅读(二)有一个问题(问题略),有一部分学生是理解得比较好的,但回答的时候不会组织语句,且看个别学生的回答:“说明坐着的青年被小女孩的举动感到惭愧。”“小女孩的举动惭愧了坐着的青年。”这样的答案,语句杂乱无章。作文是两题任选一题写作,一题要求写表现亲情的一件事,一题要求写表现成长的一件事。且不说作文的内容,单看他们定的题目“我的同学”、“后悔的事”、“我的成长”、“家人”、“我家的小狗”、“搞笑的事”、“去年中秋节”,从这些题目就可以看出学生并不仅仅是存在马虎地审题的问题,还存在长期以来缺乏引导、言语经验极度缺乏的问题。
  言语经验是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亲身实践,教师不可以代替。但教师的“教”(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方向性,降低盲目性和被动性,进而提高其语感形成的质量和速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言语经验的获得。如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好,学生的语文素养肯定会大打折扣。
  那么,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重读轻讲
  讲授过多过细、教师垄断了课堂的话语权、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应当废除,但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无意中又步入了“读”的误区,似乎读得越多越好,读得越多越有语文味。一堂课就那么四十分钟,读多了就意味着其他的教学时间少了。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通过“读”来解决,相反很多知识要靠“讲”来传授,例如朗读的感情、技巧,标点符号的使用,遣词造句的规则,文章的谋篇布局,材料的选择处理等等,“讲”显然比“读”有更高的效率。
  二、忽视训练
  这主要表现在训练不扎实、单一、随意。例如,重视口头训练,忽视书面训练。在教低年级学生识生字时,教师反复带读,读完生字又读形近字,读得口干舌燥,学生对生字却记不牢也写不好。在教中高年级学生学习课文时,读、问、答,整堂课就如此循环,学生极少拿起笔写一写,一堂课下来只是浮光掠影。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说: “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这不是让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了吗?新教材的很多课文并没有指定背诵的段落,只是说“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于是,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最短的自然段。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背诵就会失去“积累优美语句”的功能。在课外的小练笔中,教师也懒得提什么要求,让学生随意写,没有主题,没有目的,有的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甚至一篇日记抄好几次,这样的训练必然是片面的、低效的。
  三、方法僵化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教师引导得好,学生才会学得好。但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相当呆板。例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第一个学生已经回答得相当好了,但教师为了“把机会给其他学生”,还要问第二个、第三个。这有必要吗?或者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第一个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就在不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一个接一个地问下去。我曾经听过一节课,教师就一个问题一连问了十个学生。
  在读写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怎样提问、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要一意孤行,也不要人云亦云。
  四、评价不当
  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检查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语文教学的评价要和语文课程的评价一致,要以课程标准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促进与之相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和学习、实践一样,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必须科学对待。
  可是,现实的课堂中,往往只听到教师简单的“对”或者冷淡的“不对”;在作业本中,往往会看到一个与学生作业实际不相符的分数;在评试卷时,只要与参考答案不相符,即使是对的,也有可能被“枪毙”·……当然,我们也会遇到热情高涨的教师,他们相信“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举手回答问题,无论对错,都是“棒的”,甚至连“狐狸能骗走乌鸦的肉,狐狸很聪明,值得学习”都是对的。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无论课程怎样改革,教法怎样变更,这句话都不会过时的。
  (责编黄桂坚)
其他文献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可能从你出生那一天开始,你周围的人就开始谈论你像谁?谁来告诉大家,你像谁呢?  ……  师:看来咱们有很多地方是和父母相像的,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课“我像谁”。  二、人类的遗传现象  1.火眼金睛辨父母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考考你的观察力。你能根据相貌特征从屏幕下方给屏幕上方的1~4号人物找到各自的亲人吗?  (学生兴致盎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非常重要的安全生产系统,其可靠性高低对矿井生产和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将人-机-环境有机系统,应用工程学的原理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就是用人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煤炭企业建设和谐矿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促进企业发
我主张语文课堂教学遵循激趣主义,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带着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笔者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了以下实践和思考,以期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处激发兴趣  当下语文课堂将课程视作一种静态的文本
恩洪煤矿180Mt/a选煤厂通过对矸石磁尾液和粗尾煤回收系统实施技术改造后,矸石磁选机底流、离心液归集到了一段浓缩池,经过沉淀浓缩后,进入粗尾煤回收系统,采用沉降式离心机循环回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及煤监局副局长彭建勋在广西百色会议讲话精神,结合云南小煤矿的自身特点及发展现状,为推动云南地
煤即可作为煤层气的生烃母质,也可作为其储集层,煤中显微组分直接决定了煤层气中气体成分即其相对含量,同时也影响到煤生烃的阶段性,这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层最终的生烃能力;同时
本文主要介绍可保煤矿现场生产人员根据超薄煤层的结构特点,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开采方法,为类似煤层的开采工作提供参考。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体育课  我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心理状况以及兴趣爱好安排好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中,穿插适当的体育游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平时还要与学生多接触并进行交谈。如低年级体育教学以游戏化、趣味性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正是身心素质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又有着显著的特点:身心好动,好奇心、求知欲强,爱表现自己,但兴奋与抑制转换快,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注意力容易分散,
追求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生命力的源泉。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笔者认为“一个目标”、“两育融合”、“三个环节”是可行的尝试。   一个目标: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本   时下,由于高考的影响力及其指挥棒的作用,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和学生家长,仍沉湎于应试教育,常常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在他们的眼里,分数才是硬道理,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看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就是看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