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级”《八佰》映照出持续复苏的影视业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b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半年因为疫情影响而成为亏损重灾区的影视股,要在接下来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体扭亏为盈,依然困难重重。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指出,具有优质影片制作能力、现金流强劲的影视制作公司,以及院线位置具有竞争优势的院线公司值得关注。“如果认为一部好电影可以改变基本面,可能是过于乐观的。”

业绩下滑、亏损与减值影视股上半年遭近十年来最大重创


  在今年上半年各行业的“成绩单”中,影视行业以近八成公司业绩亏损成为“亏损重灾区”。据《红周刊》记者梳理申万27只影视概念股显示,今年上半年,有21只净利亏损,其中亏损过亿元的有12只股,包括万达电影、鹿港文化、中国电影多家则亏损超过5亿元。与此同时,幸福蓝海、欢瑞世纪、金逸影视等公司业绩同比下滑超500%。整体来看,影视板块个股2020年上半年整体亏损达60亿元,业绩下滑达400%,均创近十年来新高。(见图1)

图1 申万影视板块2011~2020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及整体增速



数据来源:Wind

  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电影产业的最大部分价值体现在实体影院的票房产出。上半年因影院关停,从影视制作、发行到放映环节,整个产业链条完全终止,导致公司收入缺位”。
  以主打影视制作与发行的光线传媒为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原定于春节档、情人节档上映的《姜子牙》《荞麦疯长》等热门影片均被迫撤档,公司电影票房收入受到较大影响,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0.46%。再如华谊兄弟,由于全国所有影院暂停营业,公司没有影片上映,今年上半年亏损为2.31亿元。(附表)

附表 部分影视上市公司2020年中报业绩




  影视制作知名公司如此,院线公司同样如此。从主打一、二线城市的万达电影、金逸影视到主打三、四线城市的横店影视,院线公司业绩缩水更为严重。如万达电影,上半年下属600余家国内影城自2020年1月23日起全部停业,受此拖累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5.67亿元,同比下降398.81%。横店影视也同样遭遇业绩严重下滑,公司上半年由盈转亏,亏损约3.06亿元,同比降幅达276.9%。
  与此同时,影视行业大幅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据《红周刊》记者梳理显示,包括鹿港文化、中国电影、捷成股份等多家公司上半年均有计提减值现象,总金额合计超过14亿元,该数值也创出了近十年同期新高。

《八佰》成现象级影片这显示出观影需求显著反弹


  影视行业上半年的窘迫,终于以7月20日全国影院复工为标志走到转折点。记者查阅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全国复工影院数达9453家,复工率为83%,期间全国总票房收入为34.61亿元,观影人次达9914万。进一步分析来看,院线显著回暖与电影《八佰》的热映以及七夕节观影热度集中大增两大因素不无关联。
  查阅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电影《八佰》自8月21日上映以来总票房已突破20亿元,该份额占到7月下旬院线复工以来总票房的近6成,可谓“一影独大”。此外,在8月25日七夕当天,全国票房收入与观影人次分别达到了5.2亿元与1405万人次,均创出单日新高。(见图2)

图2 7月影院开启以来至8月30日全国票房以及观影人数



数据来源:Wind

  记者分别以《八佰》上映之后以及7月20日院线复工后的整体票房与2019年、2018年同期做了对比。统计数据显示,自《八佰》上映至8月30日,全国票房为23.72亿元,观影人次为6387万,无论票房与观影人次均显著高于2019年及2018年同期。但将统计周期拉长来看,今年复工以来(7月20~8月30日)票房收入与观影人数则均显著落后。2019年与2018年同期票房收入分别为99亿元与94亿元,观影人次则分别达到了2.77亿人次与2.67亿人次。
  自复工以来院线整体“低位运行”,与上座率限制、优质影片整体缺失等多种因素有关。于超指出,“当前影院的上座率要求不超过50%,这将会限制影院行业更快、更好地恢复”。他还表示,“是否有重量级、优质的电影上映是影响票房收入的另一重要因素”。
  事实上,近期上映的电影更多的主要以复播以及小众题材电影为主,这使得《八佰》成为“现象级”影片。记者查阅Wind影片统计数据显示,与《八佰》同步上映的《北平会馆》,以及比《八佰》上映更早的《禹神传之王者少年》《十三猎杀》《信念一生》等影片自上映以來票房仅在数百万元。
  西南证券传媒首席分析师刘言对记者也表达了相似观点,他指出,“影片的整体质量是决定当期票房的最核心因素”,“如果有好的影片上映,院线当期的票房就会更好、更有保障。在《八佰》上映以来,全国票房数据好过去年同期,因为现在还有50%的上座率限制,我理解的是现在的观影热情是非常高的”。

影视股全年业绩改善预期依然模糊优质标的含金量需要从三方面审视


  相比影视行业业绩的萎靡,影视板块在上半年也以13%的跌幅显著领跌大市。但自7月下旬影视行业复工以来,影视板块以5%的涨幅开始领跑大市,部分龙头股至今的涨幅接近3成。
  那么,影视股的全年业绩是否能够回正呢?据渤海证券研究显示,从 2015~2019年国内票房收入历史来看,7~8月以及10月是收入占比较高的两个阶段。除《八佰》夺得了8月最高票房宝座,十一黄金档影片正加速推出,如《夺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乡》、《木兰:横空出世》等,若以渤海证券测算,10月同样有望迎来全年票房高峰阶段,届时相关出品方、院线公司将有望因此收获业绩果实。
  刘言就此指出,“首先《八佰》的热映潮反映出了整个市场的巨大观影需求,其次国庆档一些相对优质影片的密集上映有望对票房形成明显拉动,也值得期待”。“目前来看电影市场正在逐步恢复,我认为在三、四季度整个影视行业的经营、财务状况会显著好转,但是会好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具体的时间节点。”他进一步对记者表示,优质影视公司标的主要看三类,“首先具有研发能力和研发底蕴的公司。其次,现金管理能力强的公司。第三,影院位置具备竞争优势的院线公司。”
  于超对记者表示,“一部单独的影片对于整个公司来说业绩‘贡献度’还是有限的。”他指出,除了短期疫情的不确定性因素,中长期来看,还有以下两个风险点,首先是因疫情影响造成影视项目制作终止,“这样一来项目投放市场的周期将会拉长,并且会造成集中一段时间内出现空窗期,出现片源空缺的风险”。其次,在疫情之后,部分影片投放渠道由线下转为线上,观影人数会有一部分分流到线上,从而对当下的实体影院业绩会造成影响。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其他文献
当市场习惯了核心资产概念股从一个新高走向另一个新高后,本周一些典型龙头股连续回调。这究竟是牛市变了,还是板块轮动加速了?   纵观年初以来的市场,Wind显示,A股平均市盈率從14倍变为现在的15.3倍,涨了9%多一点。剔除负值后(下同),全部A股年初至今上涨了22.46%,其中,上证A股上涨了16.36%,沪深300上涨了19.23%,创业板上涨了42.83%。   可见,带动市场大涨的是创
期刊
·编者按·  爆款基金浪潮助推A股牛市,公、私募百亿军团急速扩容,年内新成立的百亿规模公募基金已达26只,而证券类百亿私募的总数已达52家。公私募百亿时代,基金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基金经理建仓调仓更为强调拥抱确定性机会,例如消费行业股票就成为百亿时代的必然选择,同时科技、券商、化工、工程机械、重卡等板块也成為牛市中百亿掌门们青睐的对象。
期刊
中报收官后,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预期越来越受到市场重视,很多提前披露业绩预期公司因资金的增持而出现异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两市已有501家公司发布了三季报业绩预告,提前明确前三个季度业绩预喜的公司合计175家,占比34.93%,观察这些预喜公司的业绩增长原因,涨价是一重要助力。501份三季报预告僅三成公司业绩预喜  从往年三季报正式发布来看,“十一”长假后,A股上市公司2020年三季报披露工作将将正
期刊
中信证券:本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51.0%,不改总体景气向好趋势,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等新动能发展加快。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復苏,供需缺口进一步收窄,企业经营预期明朗乐观,并且稳外贸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此前相对较弱的制造业出口稳中向好,但是小型企业经营问题以及就业问题仍是当前经济运行的薄弱环节,预计政策将更有针对性地减负、稳岗、扩就业。  华泰证券:PMI指数维持扩张态势,当月需求恢复好
期刊
《红周刊》:本周又迎来三家创业板公司上市,上市首日涨幅最小的公司也在400%以上,目前创业板新股定位是否合理呢?   邱诤:以本周创业板上市的某主导产品为智能电表的公司为例,该公司2019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95亿元和7415.04万元,2020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5.43%和9.24%。上市首日该公司最低市值和最高市值分别约为69亿元和112亿元,相对应的市盈率分别
期刊
受益于新股发行“井喷”,券商动用的打新资金逐步升高。据《红周刊》记者统计,从一季度到三季度,券商打新累计动用资金从2254.77亿元升至11895.89亿元。因为打新稳赚不赔,券商因此收获较多的投资收益。  与此同时,券商二季度以来在二级市场的增持操作,也因市场的上行而斩获颇丰。如东方证券和中信证券在二季度大手笔增持平煤股份和海康威视,三季度以来账面浮盈比例分别为70.86%和26.59%。整体来
期刊
相较于以锂电池为主的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车更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因其原料为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氢,而排放物只有水,可以实现全周期绿色清洁。也由此,氢能源被列为人类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终极解决方案。目前,尽管氢能源还未大规模推广,但其号角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吹响,获得了资本青睐。就国内而言,氢燃料电池行业领军者亿华通在2015年获得首轮融资时,估值为2.69亿元,到2020年7月,科创板IPO
期刊
一紙要约收购,开启惠而浦狂浪旅程,8天7涨停,可称近期主板第一妖股。只是,要约尚存不确定性,股价已然被炒翻,这场收购如何收场,我们将拭目以待。惠而浦股价率先涨停  8月23日,惠而浦发布格兰仕拟耗资24.45亿元取得其实际控制权的公告,在业内引起沸腾。惠而浦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于8月21日收到广东格兰仕家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的书面告知函,后者正在筹划部分要约收购事项,本次要约收购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
期刊
短期资金开始观望了   主持人:这周创业板指数走的有点诡异了,放量滞涨,虽然赚钱效应也不错,龙头还在折腾,但总觉得后劲不足。   泛舟:我周中的感觉和你一样。周三创业板指数放量,是因为市场出现了近20家涨停,这可是涨幅20%左右的板,从另一个层面说明市场热度很高。但我当天就在微博说了,我觉得这可能会是创业板指数近期的一个小高潮,赚钱效应太好了,同时放量滞涨。结果周四就开始有点摇摇欲坠了,后排青
期刊
发行概览:公司本次拟向社会公开发行不超过3,900万股(含本数)人民币普通股股票(A股)。公司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将按轻重缓急分别投入以下项目:LED景观照明燈具和智慧控制器生产项目、智能研究院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基本面介绍:公司主要从事景观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及LED景观照明灯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