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治疗糖皮质激素(激素)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ACTH治疗的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入选者均为激素及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减量过程中予患儿0.4~1.0 IU·kg-1·d-1 ACTH(总量≤25 IU)+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8 h,5 d为1个疗程,每个月1疗程,连续用药3~6个月。收集ACTH治疗前6个月、治疗开始时、治疗结束时及ACTH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等时间点的24 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血总胆固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及激素用量等临床资料,评价ACTH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病年龄为(4.89±1.77)岁,首次接受ACTH治疗年龄为(9.49±3.06)岁。6例患儿均完成3~6个月的ACTH治疗,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未缓解。至ACTH治疗结束时,患儿24 h尿蛋白量较开始治疗时显著降低(P=0.026),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003),激素用量显著减少(P<0.001),而eGFR及血总胆固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ACTH治疗结束随访6个月时,患儿24 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eGFR及激素用量与治疗结束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胆固醇水平相比开始治疗时持续下降(P=0.039)。6例患儿在输注ACTH过程中均出现一过性的尿量减少,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血糖升高,停药后可自行缓解。无严重心血管事件、肾功能受损及感染等不良反应。

结论

ACTH治疗对激素及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少尿蛋白,降低激素用量,提高临床缓解率,且安全性好。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展,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发生转变,中国社会逐步进入了一个集体化时代,方言纷歧的状态与国家统一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推广普通话与新中国文字改革工作有着直接关联,更是关系到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党和政府制定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就是要通过语际整合来解决方言隔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推动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教育普及和社会整合。推广普通话这项语言政策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辩证统一的治国理政的思维,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时代是持续推动我国文化自信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以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严密的发展逻辑。一方面,文化自信发展就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近代革命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文化自信发展就是要以文化自觉为起点,并逐渐在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内心中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的意志坚守。对于文化自信发展的未来走向,要始终秉持“为人民而发展”的文化自信发展理念;在促进文化体制创新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