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获取三亚市出租车行业运营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在对现状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目前三亚市出租车运营中存在司机负担过重、打车软件混战、黑车猖獗、国际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对策:第一,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其次,公司应该多一些人情味;第三,针对“黑车”应该坚持打击与引导相结合。
关键词:出租车行业;运营模式;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U49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4
一、引言
1.研究意义
出租车行业是城市公交的一支主力军,它以其方便、舒适、安全、快捷的特点,成为市民和外地来客及需要特殊服务的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各地促进出租车行业规范发展的进程不尽一致,管理和发展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该行业和社会的稳定。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希望通過对三亚这座城市的出租车行业的调查,进一步明确该行业的发展方向、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建立促进出租车行业有序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并采取切实措施,化解存在的问题,消除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为三亚的城市发展增添动力。
2.进度回顾
本阶段为调研分析阶段。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地调研,搜集和整理第一手资料,确保准确理解问题,在此基础上梳理相关关系,深度剖析,最终形成《三亚出租车行业运营情况调研报告》。
3.调研说明
本阶段的调研情况见表2。此次调研共计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30份,实际有效问卷123份。在后文的分析中,出租车司机样本量N=123满足了调研总样本量N≥68的要求(N=Z2σ2/d2。此次调研要求置信度为90%,抽样误差不超过10%,即Z为1.64,d为10%;σ是标准差,一般取0.5)。普通出租车司机样本量N=63和电招出租车司机N=60也都满足了调研子群分析样本量N≥34的要求,因此,结果可信度较高。由于被访问者对于不同问题的回答完整性不同,具体样本量有所浮动,在图表中予以标识。
二、调研分析
本阶段调研分析结论来自于搜集的文本资料和回收的有效问卷,包括针对出租车司机的基本情况介绍、工作环境分析、工会与维权认知、自身形象评价等方面。
1.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调研的受访者均为在三亚从事出租车行业的司机,根据出租车的类别不同,我们把受访者分为普通出租车司机和电招出租车司机两大类。三亚出租车司机的基本情况:无论是普通出租车司机还是电招出租车司机,在性别上都是以男性为主;最密集的年龄阶段处于26-35岁,尤其是电招司机,普遍都是青年从业者;普通出租车司机的学历以初中为主,电招出租车司机的学历以中专或高中为主,基本上没有高学历人才;以2013年全年工资为例,普通出租车司机的平均月工资主要集中在2500-4000元左右,电招出租车司机的平均月工资曲线在图4中近似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2500-5500元左右,从整体上看,电招出租车司机的月收入比普通出租车司机高。
2.工作环境分析
本次受访者中有52.4%的普通出租车司机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了5-10年,甚至更久;但是由于电招出租车较为新颖,在三亚的发展尚未成熟,且电招出租车司机的整体年龄比普通出租车司机小,工作稳定性不足,因此其工龄集中在1-3年。
无论是普通出租车司机还是电招出租车司机,绝大部分都选择了以承包车辆的方式维持着与出租车公司的关系。部分司机透露,存在一些司机买断车辆,长期承租,但是随着近几年燃油价格不断上升,旅游城市还面临着“黑车”当道的情况,大多不堪重负。承包车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司机的负担,也有利于该行业的规划得以有序实施。
本次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工作满意度一问,根据有效问卷的最终统计结果显示(如图2所示):普通出租车司机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收入情况等大致满意,同时,有超过60%的电招出租车司机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表示非常满意。由此可见,大部分出租车司机都保持着积极的心态服务大众,这对于这个旅游城市的发展不可或缺。但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两类出租车司机中对工作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各自占到了10%左右。这类司机表示在三亚由于市区路面塞车现象太严重,在市区根本挣不到什么钱;而且三亚的旅游淡旺季十分明显,常常是淡季时“吃不饱”,而等旺季来了又跑不动。
据统计,大部分普通出租车司机会与公司签订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而电招出租车司机更偏向于签订更短期限的合同,例如一年。一般出租车公司会为电招司机缴纳“四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至少“两金”,但是很少为普通出租车司机缴纳相应的保险金。那么,为什么电招司机仍不愿意签订长期合同呢?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电招司机反映,一方面为了赶去电招的客人那里可能要放弃很多顺路的客人,另一方面也经常被电招的客人“放鸽子”,这样很难赚钱。
出租车行业的辛苦众所周知,根据图3-1、图3-2所示,有33.1%的司机表示自己的精神压力很大,有22.9%的司机则表示在旅游旺季时压力负荷更重,而且这种压力大多是因为收入偏低、家庭负担重。
如图4-1、图4-2所示,当被问到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如何自处时,司机们通常会选择运动、听音乐或找朋友或家人倾诉,也存在部分司机会直接和客人倾诉。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的司机面对压力,选择了忍着,不知道怎么办,而且这类司机的数目并不少,这让我们十分担忧。据了解,现在很多出租车公司已经允许司机带薪休假,还可以享受定期免费体检和相关职业培训。尽管不是所有的司机都享受到了这些福利,但是这一定是一个好的开始。 3.工会与维权认知
三亚的出租车司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长期以来,受出租车行业特点限制,出租车司机们一直各自为政,仅依靠出租车公司进行松散的管理,所以,一旦出租车司机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往往很难找到自己的组织去维权。这恰恰是出租车行业工会存在的意义,出租车行业工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出租车司机的利益,也对出租车行业管理的协调工作做出了贡献。到目前为止,有77.0%的出租车司机知道工会的概念,其中66.4%的司机已经加入了工会,成为工会会员,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随着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加入了工会,成为工会会员,通过工会维权已经是出租车司机的主要选择之一。除了通过工会,当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司机们也会向公司经营者反映,希望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简化请假流程、提高油运补贴、降低承包指标、解决生活难题等等。
4.自身形象评价
三亚的出租车司机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不愿意进市区,不愿意拉市民,随意拒载等种种劣迹。通过本次调查,根据图5——图8,出租车司机自己也承认了很多一直以来的陋习,除了拒载、宰客外,还普遍存在车内吸烟、嚼吐槟榔和其他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但是绝大部分司机认为,三亚出租车行业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司机的素质,而是因为“黑车”猖獗,这直接导致了出租车行业的业绩下滑,“黑车”司机的形象也间接抹黑了出租车司机。而事实上,出租车司机对于自身素质的评价和提升依旧十分有信心。
三、存在问题
1.司机负担过重
目前,三亚市内一辆出租车每天营运时间超过18个小时以上,出租车司机平均一天工作9小时,甚至更长。可见出租车司机劳动强度很大。
三亚是一个淡旺季非常明显的旅游城市,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水平随着淡旺季的不同而发生较大差异。总体来看,目前三亚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水平基本上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当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出租车司机是一个收入比较有保障的职业。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公司承包定额过高,司机压力较大;甚至有一些公司向司机收取各种名目的高额抵押金,司机承担着过重的筹资和还本付息压力。司机负担重,收入压力大,迫使不少司机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进而产生司机健康状况受到损害、行车安全隐患增加、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2.“黑车”猖獗
非法营运屡禁不止,“黑车”当道,影响了出租车行业正常的营运秩序。非法营运问题整体上在各个城市都存在,但在类似三亚这样的出租车运力不足的城市相对更为严重。近年来,三亚针对非法运营的摩托车、客货两用车、伪造运营证照的小客车、驻点运营的异地出租车和其他社会车辆等,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这同本地的管理体制和打击力度有较大的关系。一方面,由于“黑车”运营成本低廉、公共交通网络存在盲区、对部分非法营运的认定取证难等,“黑车”打击面临不少困难。另一方面,也由于体制不顺,责任不清,形成了各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甚至出现了管理真空,使得非法营运屡禁不止。非法营运冲击了行业的正常秩序,严重影响了出租汽车司机的收益。
3.打车软件混战
目前,如“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一类的打车软件正在国内各大城市混战,大幅度的补贴政策赚足了噱头。“嘀嘀打车”公司原本计划在2014年3月初在海口、三亚两地推广打车软件,但是出租车司机在3月4日下午就接到了三亚市出租汽车协会下发的通知,要求禁止使用打车软件。目前,不少司机表示仍会“偷偷使用”打车软件。
打车软件的兴起,对于那些愿意加价、已获悉且懂操作的乘客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对于余下乘客的出行方便程度无疑是雪上加霜。不少人也已经注意到了这类软件的弊端:一方面,打车软件需通过手机操作,出租车司机开车时使用这类软件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打车软件的加价功能,对三亚的定价体系提出了挑战,而且三亚原本就有自己的电招系统,打车软件的进入势必会对其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4.《旅游法》是双刃剑
从2013年10月1日起,新《旅游法》正式实施,该法规范了旅游业,在保证中国公民休闲旅游权利的同时,还切实保障了旅游者的合法利益,极大促进了游客的出行。新《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安排任何形式的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这造成了团队游费用大涨,促使相当一部分游客转向更为快捷、自由的自助游。
这种现象对于三亚的出租车司机来说,也许是机遇,但是对于本地市民来说,则更是挑战。由于利益驱使,在三亚机场、火车站、各大景区常常能看见好几辆出租车“趴”着等客的现象,不少出租车司机表示更愿意载客去景区,利润高,这导致了三亚市区的打车难。在旅游旺季时,乘客在市区“一车难求”,即使碰上正好有空车,拦下来也会被告知已经被包车了。三亚公共交通体系的不完善,让很大一部分游客在做出行计划时望而却步。
5.国际化程度不足
出租车是每位来三亚的游客对这座旅游城市打出的第一个印象分,是城市的“流动文明”。
三亚的出租车,在公共交通中,没有将出租车纳入公交规划中去,所以很多出租车,乱行乱靠,乱占公交车道、站台、甚至造成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现象,给三亚的“流动文明”面上抹黑。大部分出租车不愿意在市内营运,专跑景区、机场、火车站等,市内营运基本上依靠没有营业证的两轮摩托车,造成市民出行不便,苦无堪言。
三亚出租车的环保意识跟不上环保、低碳的国际旅游岛要求。据了解三亚的出租车基本上都是汽油动力车,其燃烧后尾气的排出,高碳污染給海南的空气、环境起到很大破坏的作用,与“绿色工业”环保旅游,背道而行,这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最大的毁损。
四、对策建议
1.政府:加强监管
政府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方式对于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出租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要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制度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规范各种收费,建立通畅的沟通对话机制,确保监管方法科学、合理,监管过程规范、透明,监管主体公正、廉洁,实现有效监管。 除了要对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管外,政府主管部门更应该重视对出租车行业进行数量和价格监管。数量控制和运力投放要与当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建设相协调,要保证能够基本满足居民的乘用需求,要发挥对行业、公司和司机收入水平进行调控的作用。数量控制和运力投放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测算体系和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之上。服务价格的确定和调整要与当地收入水平相适应,必须实行价格听证等制度。
2.公司:多一些人情味儿
出租车经营者和司机的关系,可以由双方自愿选择,或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或者建立承包合同关系。不论选择哪种关系,经营者都必须为司机缴纳各种必要的社会保险金。出租车公司应实行企务公开制度,每月定期向司机公布承包金收取标准、燃油补贴数额、社会保险、约定工资金额、工会计提费用及司机各种福利费用等。政府部门要对公司向司机收取的各种费用进行规范,取缔各种不合理押金和承包定额收取方式,保障司机权益。
除此之外,出租车经营者应该多与司机沟通,适当允许带薪休假,每年为司机提供一次免费体检,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等。让出租车司机感受到公司的支持,以饱满的热情回馈社会。
3.“黑车”:打击与引导相结合
“黑车”直接与正常的出租车形成竞争,较大地破坏了运营秩序,产生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也给乘客的利益带来严重的危害,还直接导致了出租车司机的不满情绪,必须严厉打击。但对于在居民小区提供预约服务、在边缘区域提供候车点服务等类型的“黑车”,进行取缔和打击既不现实,也不符合方便居民出行的要求。所以,要通过拓宽出租车市场的范围来解决这个问题。固定地点或电话预约类非法运营的出租车事实上与合法运营出租汽车并不完全在同一市场竞争,而且甚至与合法运营出租车形成某种互补关系。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出租汽车市场来看,巡游出租车、电话预约出租车、专用候车点出租车往往三足鼎立,功能互补,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相比较而言,我国出租汽车市场多以招手即停的巡游出租车为主,电话预约出租车、专用候车点出租车非常少,难以满足居民对出租汽车差异化的需求。因此,应当从调整和完善出租车结构出发,鼓励发展电话预约和专用候车点出租车服务,并从制度和政策上引导一部分“黑车”向合法化运营转变。通过确定服务类型和指定运营范围,使电话预约和专用候车点出租汽车服务与“巡游”出租汽车实行差别化运营。
五、结论
出租车是城市现代化交通工具,他标志着一个地方的生活水平及精神文明,是每位来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客人对海南国际旅游岛打出的第一个印象分,是城市的“流动文明”。但是,海南的出租车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本文在对三亚市出租车运营现状的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为了改善三亚市出租车行业运营现状,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首先,海南省政府除了要对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管外,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该重视对出租车行业进行数量和价格监管。其次,出租车经营者应该多与司机沟通,多谢人文关怀,让出租车司机感受到公司的支持,以饱满的热情回馈社会。最后,借鉴国内外经验,针对三亚市“黑车”猖獗现状,鼓励发展电话预约和专用候车点出租车服务,并从制度和政策上引导一部分“黑车”向合法化运营转变。
参考文献:
[1]陈明艺.国外出租车市场规制研究综述及其启示[J].外國经济与管理,2006(8):41-48.
[2]车岚.城市出租车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J].山西科技,2006(6):89-91.
[3]刘键程.城市出租车行业进入规则研究:以沈阳市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3.
[4]吴荣华,朱莉莉.温州市出租车行业的发展思路探讨[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4(8):35-39.
[5]唐热情,郭思臻,刘浪涛.出租车行业发展的矛盾困境与经验借鉴[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4(2):8-14.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和发展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J].改革,2008(8):128-138.
作者简介:亓 元(1981-),男,山东莱芜人,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美学、旅游业态研究。
张颖超(1984-),女,陕西户县人,硕士,研究方向: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郑培桂(1972-),男,广东揭阳人,硕士,三亚天行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关键词:出租车行业;运营模式;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U49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4
一、引言
1.研究意义
出租车行业是城市公交的一支主力军,它以其方便、舒适、安全、快捷的特点,成为市民和外地来客及需要特殊服务的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各地促进出租车行业规范发展的进程不尽一致,管理和发展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该行业和社会的稳定。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希望通過对三亚这座城市的出租车行业的调查,进一步明确该行业的发展方向、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建立促进出租车行业有序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并采取切实措施,化解存在的问题,消除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为三亚的城市发展增添动力。
2.进度回顾
本阶段为调研分析阶段。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地调研,搜集和整理第一手资料,确保准确理解问题,在此基础上梳理相关关系,深度剖析,最终形成《三亚出租车行业运营情况调研报告》。
3.调研说明
本阶段的调研情况见表2。此次调研共计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30份,实际有效问卷123份。在后文的分析中,出租车司机样本量N=123满足了调研总样本量N≥68的要求(N=Z2σ2/d2。此次调研要求置信度为90%,抽样误差不超过10%,即Z为1.64,d为10%;σ是标准差,一般取0.5)。普通出租车司机样本量N=63和电招出租车司机N=60也都满足了调研子群分析样本量N≥34的要求,因此,结果可信度较高。由于被访问者对于不同问题的回答完整性不同,具体样本量有所浮动,在图表中予以标识。
二、调研分析
本阶段调研分析结论来自于搜集的文本资料和回收的有效问卷,包括针对出租车司机的基本情况介绍、工作环境分析、工会与维权认知、自身形象评价等方面。
1.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调研的受访者均为在三亚从事出租车行业的司机,根据出租车的类别不同,我们把受访者分为普通出租车司机和电招出租车司机两大类。三亚出租车司机的基本情况:无论是普通出租车司机还是电招出租车司机,在性别上都是以男性为主;最密集的年龄阶段处于26-35岁,尤其是电招司机,普遍都是青年从业者;普通出租车司机的学历以初中为主,电招出租车司机的学历以中专或高中为主,基本上没有高学历人才;以2013年全年工资为例,普通出租车司机的平均月工资主要集中在2500-4000元左右,电招出租车司机的平均月工资曲线在图4中近似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2500-5500元左右,从整体上看,电招出租车司机的月收入比普通出租车司机高。
2.工作环境分析
本次受访者中有52.4%的普通出租车司机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了5-10年,甚至更久;但是由于电招出租车较为新颖,在三亚的发展尚未成熟,且电招出租车司机的整体年龄比普通出租车司机小,工作稳定性不足,因此其工龄集中在1-3年。
无论是普通出租车司机还是电招出租车司机,绝大部分都选择了以承包车辆的方式维持着与出租车公司的关系。部分司机透露,存在一些司机买断车辆,长期承租,但是随着近几年燃油价格不断上升,旅游城市还面临着“黑车”当道的情况,大多不堪重负。承包车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司机的负担,也有利于该行业的规划得以有序实施。
本次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工作满意度一问,根据有效问卷的最终统计结果显示(如图2所示):普通出租车司机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收入情况等大致满意,同时,有超过60%的电招出租车司机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表示非常满意。由此可见,大部分出租车司机都保持着积极的心态服务大众,这对于这个旅游城市的发展不可或缺。但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两类出租车司机中对工作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各自占到了10%左右。这类司机表示在三亚由于市区路面塞车现象太严重,在市区根本挣不到什么钱;而且三亚的旅游淡旺季十分明显,常常是淡季时“吃不饱”,而等旺季来了又跑不动。
据统计,大部分普通出租车司机会与公司签订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而电招出租车司机更偏向于签订更短期限的合同,例如一年。一般出租车公司会为电招司机缴纳“四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至少“两金”,但是很少为普通出租车司机缴纳相应的保险金。那么,为什么电招司机仍不愿意签订长期合同呢?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电招司机反映,一方面为了赶去电招的客人那里可能要放弃很多顺路的客人,另一方面也经常被电招的客人“放鸽子”,这样很难赚钱。
出租车行业的辛苦众所周知,根据图3-1、图3-2所示,有33.1%的司机表示自己的精神压力很大,有22.9%的司机则表示在旅游旺季时压力负荷更重,而且这种压力大多是因为收入偏低、家庭负担重。
如图4-1、图4-2所示,当被问到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如何自处时,司机们通常会选择运动、听音乐或找朋友或家人倾诉,也存在部分司机会直接和客人倾诉。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的司机面对压力,选择了忍着,不知道怎么办,而且这类司机的数目并不少,这让我们十分担忧。据了解,现在很多出租车公司已经允许司机带薪休假,还可以享受定期免费体检和相关职业培训。尽管不是所有的司机都享受到了这些福利,但是这一定是一个好的开始。 3.工会与维权认知
三亚的出租车司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长期以来,受出租车行业特点限制,出租车司机们一直各自为政,仅依靠出租车公司进行松散的管理,所以,一旦出租车司机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往往很难找到自己的组织去维权。这恰恰是出租车行业工会存在的意义,出租车行业工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出租车司机的利益,也对出租车行业管理的协调工作做出了贡献。到目前为止,有77.0%的出租车司机知道工会的概念,其中66.4%的司机已经加入了工会,成为工会会员,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随着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加入了工会,成为工会会员,通过工会维权已经是出租车司机的主要选择之一。除了通过工会,当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司机们也会向公司经营者反映,希望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简化请假流程、提高油运补贴、降低承包指标、解决生活难题等等。
4.自身形象评价
三亚的出租车司机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不愿意进市区,不愿意拉市民,随意拒载等种种劣迹。通过本次调查,根据图5——图8,出租车司机自己也承认了很多一直以来的陋习,除了拒载、宰客外,还普遍存在车内吸烟、嚼吐槟榔和其他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但是绝大部分司机认为,三亚出租车行业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司机的素质,而是因为“黑车”猖獗,这直接导致了出租车行业的业绩下滑,“黑车”司机的形象也间接抹黑了出租车司机。而事实上,出租车司机对于自身素质的评价和提升依旧十分有信心。
三、存在问题
1.司机负担过重
目前,三亚市内一辆出租车每天营运时间超过18个小时以上,出租车司机平均一天工作9小时,甚至更长。可见出租车司机劳动强度很大。
三亚是一个淡旺季非常明显的旅游城市,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水平随着淡旺季的不同而发生较大差异。总体来看,目前三亚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水平基本上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当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出租车司机是一个收入比较有保障的职业。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公司承包定额过高,司机压力较大;甚至有一些公司向司机收取各种名目的高额抵押金,司机承担着过重的筹资和还本付息压力。司机负担重,收入压力大,迫使不少司机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进而产生司机健康状况受到损害、行车安全隐患增加、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2.“黑车”猖獗
非法营运屡禁不止,“黑车”当道,影响了出租车行业正常的营运秩序。非法营运问题整体上在各个城市都存在,但在类似三亚这样的出租车运力不足的城市相对更为严重。近年来,三亚针对非法运营的摩托车、客货两用车、伪造运营证照的小客车、驻点运营的异地出租车和其他社会车辆等,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这同本地的管理体制和打击力度有较大的关系。一方面,由于“黑车”运营成本低廉、公共交通网络存在盲区、对部分非法营运的认定取证难等,“黑车”打击面临不少困难。另一方面,也由于体制不顺,责任不清,形成了各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甚至出现了管理真空,使得非法营运屡禁不止。非法营运冲击了行业的正常秩序,严重影响了出租汽车司机的收益。
3.打车软件混战
目前,如“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一类的打车软件正在国内各大城市混战,大幅度的补贴政策赚足了噱头。“嘀嘀打车”公司原本计划在2014年3月初在海口、三亚两地推广打车软件,但是出租车司机在3月4日下午就接到了三亚市出租汽车协会下发的通知,要求禁止使用打车软件。目前,不少司机表示仍会“偷偷使用”打车软件。
打车软件的兴起,对于那些愿意加价、已获悉且懂操作的乘客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对于余下乘客的出行方便程度无疑是雪上加霜。不少人也已经注意到了这类软件的弊端:一方面,打车软件需通过手机操作,出租车司机开车时使用这类软件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打车软件的加价功能,对三亚的定价体系提出了挑战,而且三亚原本就有自己的电招系统,打车软件的进入势必会对其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4.《旅游法》是双刃剑
从2013年10月1日起,新《旅游法》正式实施,该法规范了旅游业,在保证中国公民休闲旅游权利的同时,还切实保障了旅游者的合法利益,极大促进了游客的出行。新《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安排任何形式的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这造成了团队游费用大涨,促使相当一部分游客转向更为快捷、自由的自助游。
这种现象对于三亚的出租车司机来说,也许是机遇,但是对于本地市民来说,则更是挑战。由于利益驱使,在三亚机场、火车站、各大景区常常能看见好几辆出租车“趴”着等客的现象,不少出租车司机表示更愿意载客去景区,利润高,这导致了三亚市区的打车难。在旅游旺季时,乘客在市区“一车难求”,即使碰上正好有空车,拦下来也会被告知已经被包车了。三亚公共交通体系的不完善,让很大一部分游客在做出行计划时望而却步。
5.国际化程度不足
出租车是每位来三亚的游客对这座旅游城市打出的第一个印象分,是城市的“流动文明”。
三亚的出租车,在公共交通中,没有将出租车纳入公交规划中去,所以很多出租车,乱行乱靠,乱占公交车道、站台、甚至造成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现象,给三亚的“流动文明”面上抹黑。大部分出租车不愿意在市内营运,专跑景区、机场、火车站等,市内营运基本上依靠没有营业证的两轮摩托车,造成市民出行不便,苦无堪言。
三亚出租车的环保意识跟不上环保、低碳的国际旅游岛要求。据了解三亚的出租车基本上都是汽油动力车,其燃烧后尾气的排出,高碳污染給海南的空气、环境起到很大破坏的作用,与“绿色工业”环保旅游,背道而行,这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最大的毁损。
四、对策建议
1.政府:加强监管
政府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方式对于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出租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要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制度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规范各种收费,建立通畅的沟通对话机制,确保监管方法科学、合理,监管过程规范、透明,监管主体公正、廉洁,实现有效监管。 除了要对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管外,政府主管部门更应该重视对出租车行业进行数量和价格监管。数量控制和运力投放要与当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建设相协调,要保证能够基本满足居民的乘用需求,要发挥对行业、公司和司机收入水平进行调控的作用。数量控制和运力投放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测算体系和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之上。服务价格的确定和调整要与当地收入水平相适应,必须实行价格听证等制度。
2.公司:多一些人情味儿
出租车经营者和司机的关系,可以由双方自愿选择,或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或者建立承包合同关系。不论选择哪种关系,经营者都必须为司机缴纳各种必要的社会保险金。出租车公司应实行企务公开制度,每月定期向司机公布承包金收取标准、燃油补贴数额、社会保险、约定工资金额、工会计提费用及司机各种福利费用等。政府部门要对公司向司机收取的各种费用进行规范,取缔各种不合理押金和承包定额收取方式,保障司机权益。
除此之外,出租车经营者应该多与司机沟通,适当允许带薪休假,每年为司机提供一次免费体检,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等。让出租车司机感受到公司的支持,以饱满的热情回馈社会。
3.“黑车”:打击与引导相结合
“黑车”直接与正常的出租车形成竞争,较大地破坏了运营秩序,产生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也给乘客的利益带来严重的危害,还直接导致了出租车司机的不满情绪,必须严厉打击。但对于在居民小区提供预约服务、在边缘区域提供候车点服务等类型的“黑车”,进行取缔和打击既不现实,也不符合方便居民出行的要求。所以,要通过拓宽出租车市场的范围来解决这个问题。固定地点或电话预约类非法运营的出租车事实上与合法运营出租汽车并不完全在同一市场竞争,而且甚至与合法运营出租车形成某种互补关系。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出租汽车市场来看,巡游出租车、电话预约出租车、专用候车点出租车往往三足鼎立,功能互补,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相比较而言,我国出租汽车市场多以招手即停的巡游出租车为主,电话预约出租车、专用候车点出租车非常少,难以满足居民对出租汽车差异化的需求。因此,应当从调整和完善出租车结构出发,鼓励发展电话预约和专用候车点出租车服务,并从制度和政策上引导一部分“黑车”向合法化运营转变。通过确定服务类型和指定运营范围,使电话预约和专用候车点出租汽车服务与“巡游”出租汽车实行差别化运营。
五、结论
出租车是城市现代化交通工具,他标志着一个地方的生活水平及精神文明,是每位来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客人对海南国际旅游岛打出的第一个印象分,是城市的“流动文明”。但是,海南的出租车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本文在对三亚市出租车运营现状的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为了改善三亚市出租车行业运营现状,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首先,海南省政府除了要对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管外,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该重视对出租车行业进行数量和价格监管。其次,出租车经营者应该多与司机沟通,多谢人文关怀,让出租车司机感受到公司的支持,以饱满的热情回馈社会。最后,借鉴国内外经验,针对三亚市“黑车”猖獗现状,鼓励发展电话预约和专用候车点出租车服务,并从制度和政策上引导一部分“黑车”向合法化运营转变。
参考文献:
[1]陈明艺.国外出租车市场规制研究综述及其启示[J].外國经济与管理,2006(8):41-48.
[2]车岚.城市出租车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J].山西科技,2006(6):89-91.
[3]刘键程.城市出租车行业进入规则研究:以沈阳市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3.
[4]吴荣华,朱莉莉.温州市出租车行业的发展思路探讨[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4(8):35-39.
[5]唐热情,郭思臻,刘浪涛.出租车行业发展的矛盾困境与经验借鉴[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4(2):8-14.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和发展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J].改革,2008(8):128-138.
作者简介:亓 元(1981-),男,山东莱芜人,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美学、旅游业态研究。
张颖超(1984-),女,陕西户县人,硕士,研究方向: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郑培桂(1972-),男,广东揭阳人,硕士,三亚天行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