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保质期调查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258399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吃冰淇淋消暑是不少市民尤其是小朋友的最爱,而市民在享受清凉的同时却很少留意冰淇淋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细心的市民李女士说,她发现市面上有些品种的冰淇淋竟有长达两年的时间。难道作为食品的冰淇淋保质期可以保存两年吗?放那么久的冰淇淋会不会吃出问题?就此情况进行了调查。
  
  大多数保质期超一年半
  
  李女士介绍,她最近带着孩子在附近的商店里买冰淇淋,但她发现冰淇淋的生产日期竟是2010年6月,“这是去年生产的冰淇淋,还能吃么?”面对质疑,店老板却说:“这不是标了两年的保质期吗?还没到期,可以放心吃!”但是李女士还是要求店老板给换了生产日期较近的。
  在冷冻专柜前发现不同品牌的冰淇淋保质期相差很大:雀巢、和路雪品牌的桶装冰淇淋保质期大都为24个月,像蒙牛、伊利等品牌的冰淇淋保质期大都为18个月,而一些本地品牌的冰淇淋保质期则只有6个月。
  一位正在挑选冰淇淋的市民一脸疑惑地告诉记者:“平时对冰淇淋是不是去年生产的真没注意,没过保质期应该就没事吧。”而另一位市民则表示:“冰淇淋的保质期越长,里面的食品添加剂就越多。”
  对此,长期从事冷饮批发的张先生表示,不同品牌的冰淇淋保质期肯定会不一样,但这并不重要,市民选购时主要看什么时候生产的。冰淇淋有的须在零下22摄氏度以下保存,有的须零下24摄氏度,多数要求零下18摄氏度。但去年或者前年生产的冰淇淋储存时不一定能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所以这样的冰淇淋口味会大打折扣,张先生建议广大消费者购买最近生产的冰淇淋,既健康又美味。
  
   保质期无统一规定购买须谨慎
  
  记者从专家那里了解到,我国最新的食品保质期目录没有对冰淇淋等冷冻食品的保质期进行规定,原因是冰淇淋这类产品由于含奶油、蛋白质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产品包装等因素也对产品的保质期有影响。产品的保质期是由厂家通过货架试验,根据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来确定的。但国家要求生产厂家在包装上必须标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储放条件、使用方法等内容,对保质期内产品的质量问题负责。
  消化科医生讲,冰淇淋含有大量鲜奶,一旦过了保质期,就会变质、滋生细菌,食用后容易引起腹痛腹泻,引发胃肠炎,严重的还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
  卫生监督所的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冰淇淋时不能只关注口味和价格,更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要购买“三无”产品。 (李春平)
其他文献
散文以其“文美情真”而著称,许多人都喜欢读散文,觉得它的意境深邃,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能陶冶心灵,丰富情感.小学生学习散文,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提高
期刊
1994年毫州市在30万亩实施小麦高产攻关中,市委、市政府决定抓三个千亩小麦高产攻关指挥田,达到抓好一点、带到一片、影响一方、促进全面的目的。为抓好三点,促进各项措施顺
本刊讯6月9日,宁夏固原农资城开工奠基仪式在固原举行,此项目分三期建设,总体完工后,可容纳800家商户,近万人就业,年交易量预计可达到5至15亿元。
最近几年,由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发了公众担心。为了寻找安全食品,一种由生产者、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城乡互助型农业新模式悄然而生。这种模式,既满足了一部分市民对食品安全
好的课堂氛围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呢?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系列科学的教学方法.rn让学生养成
期刊
穿梭在厦门市集美区枋湖村附近的几条街巷中,陈谦照例会格外留意街边的任何一家杂货店:从店铺的门头招牌、招贴海报到门口打着“热卖”标签陈列货品,他都希望看到自己的产品Logo和实物能够占据最醒目的位置。  陈谦是中国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绿”)的副总裁,同时兼任饮品管理本部总经理,诸如此类的“扫街”工作,对他来说属于家常便饭。自2006年加入中绿之后,他工作的一个重心,便是如何为中绿于2006
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典美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前人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
期刊
本文分析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中光电接收用雪崩光电二极管倍增因子对接收信号的信噪比的影响,给出依据使传感系统光电接收电路输出信号信噪比最大这一最佳意义下APD雪崩因子的
计算思维是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及操作的基础上,进而高效化做到问题的求解、系统设计与人类行为的理解,具备囊括计算机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
期刊
提出背景rn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借助教育云平台中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为依附,促使大数据分析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更好地融合与发展.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