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在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堂上应用互动式教学法的必要性,然后细致讨论了构建互动式《建筑施工技术》课堂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建筑施工技术;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151-02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apply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las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oncrete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las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teractive teaching
高職院校的教学模式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研究的重点,由于高职学生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习惯也有待于优化,所以其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建筑施工技术》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程,学生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优劣不仅仅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对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建筑施工单位的信誉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对学生学业、学校教学和建筑施工行业多方负责的表现。高职学生在年龄上与中学生年龄相近,其课程结构与大学生相类似,所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和“生本教育”的教学方法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互动式教学就是将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杂糅到一起的良好教学方法。
一、互动式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堂的必要性
互动式教学法的教学氛围非常和谐,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与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探讨,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和完善自己。这种教学方法就和学生在企业与经验丰富的师傅交流相类似,经过这样课堂教育后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工学模式下的企业实习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说互动式教学法符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需要。互动式教学法切实践行了主流教育教学理念生本教育,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出来,也能够借助课堂让老师为自己答疑解惑,避免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造成的学生被动学习状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有利于复杂建筑施工技术的深入学习。互动式教学法有利于高职院校工学模式教学的开展,有利于生本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所以高职院校有必要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到《建筑施工技术》的课堂上。
二、构建《建筑施工技术》互动式教学课堂的具体方法
(一)互动式教学中的启发式提问
互动式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流程是教师发问——学生思考解答——教师点评指导,这个过程的有效实施就需要学生构建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够与教师所讲解的技术内容接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互动教学中的启发式提问主要应用与两类问题,其一是枯燥的识记性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让记忆更加有趣,同时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加深了记忆,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其二是一些拓展延伸性问题,通过提问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如何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规定,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对此,老师可提问:为什么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比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要长?老师可以模仿电视节目《开心辞典》主持人的语气来说,下面给出三个关键词——混凝土、钢筋、抗拉强度。由此,钢筋和混凝土两者组合在一起,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应对压力区的压力和拉力区的拉力,所以,钢筋在受拉状态下的长度要长于受压状态下的长度。在这个提问过程中,关键之处是明确提出问题,并且恰到好处地给予学生提示,能有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二)互动式教学中的类比法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多,各个知识点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充分利用类比法有利于学的学习。其益处之一是通过类比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相似概念进行记忆,提高识记知识的效率;其益处之二是通过类比的方法能够区分相似概念的不同,有利于学生精确地掌握知识点,进而有利于学生掌握各种技术的本质,最终有利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关于填土的相关教学内容中,首先明确要将不同透水性的土一层一层地依次填入,然后提出问题“由地面向下的方向上,各层土的透水性大小是什么顺序?”接着老师要对透水性进行变相的解释,透水性大的土质遇水后湿度比较大,呈现稀泥状。利用这种类比方法之后,学生们根据常识就可以知道,不能把透水性大的土質放在离地面近的土层,避免地面上建筑滑移而影响稳定性,正确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三)互动式教学中的比喻法
成语中一个词是“不言而喻”,即不需要说明就可以明白,但是在《建筑施工技术》中,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并且非常抽象,这就需要老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诠释。比喻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为通俗易懂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这样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由浅入深的解释,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有一种施工技术是在箱型基础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土,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基础上浮。有部分同学感到很奇怪: 那么大的箱型基础怎么可能上浮呢?这时老师可以通过比喻的方法来对此进行解释,可以将铁箱比喻成泰坦尼克,尽管轮船是用钢铁铸成的,但是成为箱体后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当遇到强降水时,湿润的地下土层就好比是一片汪洋,铁箱会出现上浮的趋势。利用比喻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避免纯理论教学的枯燥分析,也能够避免复杂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计算,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四)互动式教学法中的直观教学
建筑施工技术中很多技术都是对建筑材料的直接处理,应用直观教学法能够化繁为简,让学生对施工技术的各个流程有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深入理解和学习。由于建筑施工技术涉及到的混凝土和钢筋等不太适合用实物演示的方式来进行,所以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能够细致地进行观察,有利于技术的学习;对于钢筋的绑定等技术可以运用动画演示的方法来进行讲解。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见习,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技术,并且还可以与工地上的师傅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和探讨。
(五)互动式教学法中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高职院校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技术类课程推荐使用的教学方法。每种建筑技术的学习,如果通过一个教学案例为载体进行学习,能够给学生一个技术学习的整体感,让学生能够跳出某些细节以对技术进行整体性把握,最终有利于学生明确技术实施的关键点。
例如,讲到模板拆除的规定时,拆模的顺序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很多同学对这个规定并不理解,为了防止空对空的讲解,老师以教室里面天花板上的一根钢筋混凝土梁为例来说明。装模时,先装梁的底模,然后绑扎钢筋,再装梁的侧模。在拆模时,由于侧模是非承重模板,底模是承重模板,所以要先拆除侧模,再拆除底模。事实上,由于先装底模,按照后支的先拆这个原则,底模也应该后拆。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即模板的支和拆互为逆过程。
(六)互动式教学法中的讨论法
对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来说,其技术的实施可以有多种方式,哪种方法能够发挥技术的优势是需要讨论来完成的,正所谓真理越辨越明。讨论教学法的另一个优点是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针对技术性问题的表达交流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进入企业实习时能够与师傅进行深入的交流,进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讲滑升模板施工时,其中提到混凝土的浇筑必须严格执行分层交圈的浇筑制度。“浇圈”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非常陌生,为此教师可以和学生机械能讨论,在讨论中找到学生的理解盲点,进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老师可以与大家讨论与“浇圈”相类似的砖混结构的圈梁的特点。讨论的结果必然是圈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连续性,与之相对应的浇圈的含义也就清晰了,即浇圈就是闭合。
(七)互动式教学中的鼓励法
所谓鼓励法就是表扬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和表扬,从而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进而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鼓励教育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鼓励和表扬要适当,切忌表扬过度和鼓励夸张,以免学生识破而不珍视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二是鼓励和表扬要落实到具体的某个点上,即当表扬学生说得好时,要指出具体好在哪里,切忌让表扬成为一种形式和套话;三是鼓励和表扬方式要因人而异,不同的性格的学生适合用不同的表扬方法,性格外向乐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喜欢老师在班级上对其表扬,从而满足其优越感,进而有利于其因为要保持这种优越感而努力学习;有些性格内向低调的学生,给其安排一个任务并且予以足够的信任,就是对其最大的褒奖。例如,对于“用胶管打出来的”,老师说这种方法简单可行,而且是目前装饰工弹水平线时常采用的方法,这位同学的观察能力较强。听完老师的点评,即使答错了也不会受到批评,反而多少都会受到一点表扬,因此同学们都会踊跃发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技术》课堂上实施互动式教学行为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当下高职教学模式的主流是工学结合模式,即学生在学校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学生要到企业进行实践,两者的課时比重近乎相似,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反映出了学生技术交流和语言表达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都有很大提升空间,互动式教学模式下,能够在课堂练习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交流的质量,同时能够对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专业的指导。经过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学结合模式中的企业实践,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学校教学質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立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
[2]姜 ,孙会.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探析[J].江西建材,2015(21).
[3]李忠欣.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
关键词:高职教育;建筑施工技术;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151-02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apply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las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oncrete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las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teractive teaching
高職院校的教学模式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研究的重点,由于高职学生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习惯也有待于优化,所以其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建筑施工技术》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程,学生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优劣不仅仅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对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建筑施工单位的信誉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对学生学业、学校教学和建筑施工行业多方负责的表现。高职学生在年龄上与中学生年龄相近,其课程结构与大学生相类似,所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和“生本教育”的教学方法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互动式教学就是将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杂糅到一起的良好教学方法。
一、互动式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堂的必要性
互动式教学法的教学氛围非常和谐,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与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探讨,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和完善自己。这种教学方法就和学生在企业与经验丰富的师傅交流相类似,经过这样课堂教育后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工学模式下的企业实习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说互动式教学法符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需要。互动式教学法切实践行了主流教育教学理念生本教育,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出来,也能够借助课堂让老师为自己答疑解惑,避免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造成的学生被动学习状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有利于复杂建筑施工技术的深入学习。互动式教学法有利于高职院校工学模式教学的开展,有利于生本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所以高职院校有必要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到《建筑施工技术》的课堂上。
二、构建《建筑施工技术》互动式教学课堂的具体方法
(一)互动式教学中的启发式提问
互动式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流程是教师发问——学生思考解答——教师点评指导,这个过程的有效实施就需要学生构建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够与教师所讲解的技术内容接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互动教学中的启发式提问主要应用与两类问题,其一是枯燥的识记性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让记忆更加有趣,同时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加深了记忆,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其二是一些拓展延伸性问题,通过提问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如何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规定,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对此,老师可提问:为什么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比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要长?老师可以模仿电视节目《开心辞典》主持人的语气来说,下面给出三个关键词——混凝土、钢筋、抗拉强度。由此,钢筋和混凝土两者组合在一起,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应对压力区的压力和拉力区的拉力,所以,钢筋在受拉状态下的长度要长于受压状态下的长度。在这个提问过程中,关键之处是明确提出问题,并且恰到好处地给予学生提示,能有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二)互动式教学中的类比法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多,各个知识点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充分利用类比法有利于学的学习。其益处之一是通过类比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相似概念进行记忆,提高识记知识的效率;其益处之二是通过类比的方法能够区分相似概念的不同,有利于学生精确地掌握知识点,进而有利于学生掌握各种技术的本质,最终有利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关于填土的相关教学内容中,首先明确要将不同透水性的土一层一层地依次填入,然后提出问题“由地面向下的方向上,各层土的透水性大小是什么顺序?”接着老师要对透水性进行变相的解释,透水性大的土质遇水后湿度比较大,呈现稀泥状。利用这种类比方法之后,学生们根据常识就可以知道,不能把透水性大的土質放在离地面近的土层,避免地面上建筑滑移而影响稳定性,正确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三)互动式教学中的比喻法
成语中一个词是“不言而喻”,即不需要说明就可以明白,但是在《建筑施工技术》中,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并且非常抽象,这就需要老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诠释。比喻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为通俗易懂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这样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由浅入深的解释,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有一种施工技术是在箱型基础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土,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基础上浮。有部分同学感到很奇怪: 那么大的箱型基础怎么可能上浮呢?这时老师可以通过比喻的方法来对此进行解释,可以将铁箱比喻成泰坦尼克,尽管轮船是用钢铁铸成的,但是成为箱体后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当遇到强降水时,湿润的地下土层就好比是一片汪洋,铁箱会出现上浮的趋势。利用比喻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避免纯理论教学的枯燥分析,也能够避免复杂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计算,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四)互动式教学法中的直观教学
建筑施工技术中很多技术都是对建筑材料的直接处理,应用直观教学法能够化繁为简,让学生对施工技术的各个流程有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深入理解和学习。由于建筑施工技术涉及到的混凝土和钢筋等不太适合用实物演示的方式来进行,所以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能够细致地进行观察,有利于技术的学习;对于钢筋的绑定等技术可以运用动画演示的方法来进行讲解。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见习,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技术,并且还可以与工地上的师傅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和探讨。
(五)互动式教学法中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高职院校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技术类课程推荐使用的教学方法。每种建筑技术的学习,如果通过一个教学案例为载体进行学习,能够给学生一个技术学习的整体感,让学生能够跳出某些细节以对技术进行整体性把握,最终有利于学生明确技术实施的关键点。
例如,讲到模板拆除的规定时,拆模的顺序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很多同学对这个规定并不理解,为了防止空对空的讲解,老师以教室里面天花板上的一根钢筋混凝土梁为例来说明。装模时,先装梁的底模,然后绑扎钢筋,再装梁的侧模。在拆模时,由于侧模是非承重模板,底模是承重模板,所以要先拆除侧模,再拆除底模。事实上,由于先装底模,按照后支的先拆这个原则,底模也应该后拆。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即模板的支和拆互为逆过程。
(六)互动式教学法中的讨论法
对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来说,其技术的实施可以有多种方式,哪种方法能够发挥技术的优势是需要讨论来完成的,正所谓真理越辨越明。讨论教学法的另一个优点是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针对技术性问题的表达交流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进入企业实习时能够与师傅进行深入的交流,进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讲滑升模板施工时,其中提到混凝土的浇筑必须严格执行分层交圈的浇筑制度。“浇圈”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非常陌生,为此教师可以和学生机械能讨论,在讨论中找到学生的理解盲点,进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老师可以与大家讨论与“浇圈”相类似的砖混结构的圈梁的特点。讨论的结果必然是圈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连续性,与之相对应的浇圈的含义也就清晰了,即浇圈就是闭合。
(七)互动式教学中的鼓励法
所谓鼓励法就是表扬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和表扬,从而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进而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鼓励教育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鼓励和表扬要适当,切忌表扬过度和鼓励夸张,以免学生识破而不珍视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二是鼓励和表扬要落实到具体的某个点上,即当表扬学生说得好时,要指出具体好在哪里,切忌让表扬成为一种形式和套话;三是鼓励和表扬方式要因人而异,不同的性格的学生适合用不同的表扬方法,性格外向乐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喜欢老师在班级上对其表扬,从而满足其优越感,进而有利于其因为要保持这种优越感而努力学习;有些性格内向低调的学生,给其安排一个任务并且予以足够的信任,就是对其最大的褒奖。例如,对于“用胶管打出来的”,老师说这种方法简单可行,而且是目前装饰工弹水平线时常采用的方法,这位同学的观察能力较强。听完老师的点评,即使答错了也不会受到批评,反而多少都会受到一点表扬,因此同学们都会踊跃发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技术》课堂上实施互动式教学行为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当下高职教学模式的主流是工学结合模式,即学生在学校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学生要到企业进行实践,两者的課时比重近乎相似,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反映出了学生技术交流和语言表达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都有很大提升空间,互动式教学模式下,能够在课堂练习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交流的质量,同时能够对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专业的指导。经过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学结合模式中的企业实践,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学校教学質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立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
[2]姜 ,孙会.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探析[J].江西建材,2015(21).
[3]李忠欣.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