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截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截流施工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关系着水利工程质量的优劣。但在水利工程中存在多种多样的截流方法,且容易受到实际情况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截流施工技术水平,减少截流施工的难度,确保截流施工的质量,同时施工单位应在新时期下认识截流施工必要性,对截流的施工技术进行认真研究,便于与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水利工程截流的施工质量,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真正目的。以下本文主要介绍截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并为同类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水利工程;截流施工技术;应用
  一、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截留方法
  1.立堵截流法
  立堵截流是在两岸或一岸采用截留材料向河床内抛投实施进占,逐渐束窄,知道河床全部断流。立堵截流无需对浮桥或栈桥进行架设,具有简单的截留装备,投资较少,然而,随着戗堤进占,河床会逐渐束窄,有较大的龙口流速存在,且由于不均匀的流速分布,应对较大重量的块体进行利用。狭窄的戗堤头端部场地会对自卸汽车抛投强度产生制约,从而对进占速度造成影响。立堵主要包括单戗、双戗、多戗及宽戗。
  2.平堵截流
  在河床中对浮桥和栈桥进行预先架设,由汽车将截留材料向浮桥或栈桥上运入,并抛入水中,逐层均匀地抛填上升,直至抛出水面,而使河道全部断流。平堵截流有较小的龙口流速存在,且分布均匀,能够对单个重量较小的截流材料进行运用;在浮桥或栈桥上,自卸汽车进行全线截流材料抛投,可加大对抛投强度及施工速度。但在通航河道上对浮桥实施架设或修建栈桥,会直接影响航运,导致工程量增加。通常情况下,平堵在浮桥、栈桥及缆道等工程中的应用较多。
  3.平立堵截流法
  作为一种先期垫高或河床护固,平立堵是在大流量和高落差减轻的条件下进行截流的方法。
  4.立平堵截流法
  首先运用立堵法进行进占,形成龙口,然后采用平堵合龙进行施工。
  二、截流施工的设计要点
  1.确定截流时间
  (1)是否存在泄流的条件;建筑物的导流泄水是否满足建成或泄流标准。还应在截流之前,确保泄水道内的围堰或其他障碍物得到彻底清除。
  (2)截流后应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存在,从而在汛期之前完成必要的工作处理。
  (3)选定截流时间时,还应与实际的通航要求相结合,确保选定的截流时间不对影响通航工作。
  (4)在北方冰冻季节开展截流施工时,一般禁止在流冰期间开展截流施工。
  (5)截流时间的确定显得极为必要,在选择具体的截流时间时,避免仅根据工程进度来进行选择。可以结合以往的水文记录数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与气候变化相结合,使截留时间的选择得到准确选择,从而开展施工操作。
  2.设计截流流量
  设计截流流量主要是指截流时间的截流设计流量。在开展截流设计时,所运用的流量标准主要是指某一确定的截流时间开展截流流量的设计工作,并与施工现场的水文、气候等环节特征相结合进行流量设计。一般,应与水文气象预报修正法相结合,确定设计流量。通常是根据频率法将流量设计实施确定,与选用的截流时段相结合,并运用此时段内一定频率的流量作为流量设计。截流设计标准除了频率法以外,还有较多工程对实测资料分析法进行选择,该方法通常在较长水文资料、且河道有稳定的水文特性的状况下得到应用。水文气象预报修正法。由于存在较短的预报期,通常无法应用于初步设计中,但是可在截流之前与预报流向相结合开展适当地修改设计。在重大水利工程截流设计中,一般应选用一个流量为主,然后开展较小、较大流量出现概率的分析,并对几个流量开展截流模型试验和截流计算。对于深槽和浅滩的河道而言,还需要专项研究截流的不利因素。
  3.确定龙口位置和宽度
  通常情况下,截流戗堤的轴线位置上是龙口的位置,一般由河床相关地形、地质和通航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数据使戗堤轴线得到综合确定。且截流戗堤的确定后即可对龙口位置得到确定。从地形条件上进行分析,一般龙口位置周边相对宽阔,并有一定的空间留置,且与放置材料的场地存在较近距离,为大量施工材料的存储提供条件,使运输的通顺状态得到保障。在地质的选择方面,应在较薄覆盖层的位置布置龙口,或是在一些天然的保护设备位置,例如岩石处。从而使水流产生的冲击得到更好地减少,使工程寿命延长或提升使用寿命。从分析水利方面,设置的龙口位置应与主流位置正对,则对大量的洪水泄流提供便利,从而使整个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在确定进龙口宽度时,应与通航条件和戗堤束窄河床所形成的水利条件相结合,并根据截流期通航河流对通航的安全要求。确保在工程实际中合理龙口宽度的确定应与龙口水利条件和通航条件的最小宽度得到满足。
  三、水利水电施工中截流技术的应用
  1.截流材料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运用的截流材料主要包括粘土闭气料、填筑料以及大块石等。戗堤填筑料主要运用的是临时堆存的大坝开挖料,料场补足;粘土闭气料则是对料场覆盖层开挖料进行运用;大块石的选用是从左右岸石方爆破料中选取,与截流抛投材料的需要相满足。在大坝下游处对大坝开挖的填筑料进行临时堆存,同时提高上料强度,使戗堤填筑强度的需要得到满足。粘土闭气料是对覆盖层开挖料进行利用实施直接上料填筑。在左岸戗堤施工平台上对选取的大块石进行临时堆存,对抛投提供便利。
  2.截流工艺的应用
  (1)爆破截流施工
  若坝址位置峡谷地区,且存在坚硬岩石、交通不便、岸坡陡峻以及运输设备缺乏时,可对定向爆破截流方法进行运用。为了使大量材料在合龙关键时刻瞬时抛入龙口,从而实现封闭,不仅应对定向爆破岩石进行使用,而且还应在河床上对巨大的混凝土块体进行预先浇筑,当合龙时运用爆破法炸断支撑体,使块体向水中落入,封闭龙口。然而,虽然爆破截流可以对瞬时巨大抛投强度进行运用碎石水流节断,但由于瞬间抛投会存在较大强度,材料入水时会有较大的挤压波产生,巨大的波浪可能会破坏已经修好的戗堤,从而引发下游可到出现瞬时断流。其次,对定向爆破岩石进行施工时,还应对个别飞石距离、地震和空气冲击波的安全影响距离进行校核。
  (2)下闸截流施工
  人工泄水道的截流,一般先在泄水道内对闸墩进行修建,最后实施下闸截流。在天然河道内,有条件的也可对流闸进行设置,最后截流下闸。某地区泄流道就曾对该方式进行运用,下闸时最大落差控制在7.08m。经过30多个小时完成施工。
  (3)抛投块料截流施工
  在我国,运用最多的截流方法则是抛投块料截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适用,特别是在大落差、大流量的河道上进行截流。该方法是在龙口位置对人工块体或石块进行抛投,实现水流堵截的作用,使得河水通过倒流建筑物下泄。根据不同的投抛合龙方法,投抛块料截流的运用主要包括:平堵、立堵以及混合堵三种。首先应在龙口对栈桥或浮桥进行建设,通过自卸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进行块料的运输,沿龙口前沿进行投抛,先对小料进行投入,根据流速的增加,逐渐对大块料进行抛投,使堆筑戗堤在水下均匀地上升,直到与水面高出即可。通常情况下,与立堵法进行对比,平堵的单宽流量和最大流速都较小,水流条件良好,能够使龙口基床受到的冲刷减小。因此在易冲刷的地基上截流较为适用。
  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中的截流施工技术对整个水利工程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要求和施工相关规范进行作业,掌握好施工各个环节的要点,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袁秀荣.谈水利水电工程截流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285.
  [2]王宪芝.水利水电工程中截流施工技术分析[J].北京农业,2012,(24):151-152.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并且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高中政治教学也因此变得更加重要。高中政治对于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新课改对高中政
由黑龙江省科协、省气象局主办。省农业防灾减灾研究会承办的“2011年度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专家对策建议研讨会”于3月3日在哈尔滨召开。来自黑龙江省农委生产处、种子管理
函数导数问题几乎占领了各省高考题中的压轴题的位置。思维的多样性往往让倒数题目无定法可循,让考生常常一头雾水,难于求解。本文就从高考题出发,做了探索,供在备考中的师生思考
UFO全称为不明飞行物,也称飞碟(unidenti fiedflying object,简称UFO)是指不明来历、不明空间、不明结构、不明性质,但又漂浮、飞行在空中的物体。UFO事件古今中外都有.最早可以追
结合以往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经验,来介绍洛阳至南阳高速公路分水岭至南阳段初步设计中桥型方案设计。
本文结合某道路的水泥深层搅拌桩设计和工程施工的经验,对水泥深层搅拌桩从设计计算方法到施工质量控制注意事项等进行阐述,使设计、施工及监理人员对水泥深层搅拌桩有原则性的
近年来,作为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的山西灵石静升古镇,凭借自身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旅游文化的发展步伐越走越快。随着对以王家大院、资寿寺为主的一系列历史文化遗存的相
摘 要:小学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仅仅是启蒙教育,深刻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而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使其形成正确健全的观念及思想道德品质。而小学语文要提升教学质量与有效性,必须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研究学生主体地位的相关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
摘 要:在目前的课改形势下,自主学习的要求日渐突出,教师和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同感和执行力也在不断增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排除一切人、事以及环境的模式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因学生难以自我控制,所以,这一方式就变得“徒有其表”,这无疑将自主学习的实施引入了困境。所以,要想切实发展,就应注重其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摆脱简单复制的形式。在此种情形下,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引导自主学习进行
这是一篇基于场景和女主人公言语、幻觉和行为而衍生出成因的一篇论文。诚然,它是一个悲剧,但是谁该为此负责呢?不能将这出悲剧简单归咎于某一项因素,它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