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儿童更为少见,本病以肢端皮肤间歇性皮温升高、发红、肿胀及烧灼样痛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末端,尤以下肢多见,多呈对称性分布,较少见
【机 构】
:
涉县医院儿一科 河北邯郸 0564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儿童更为少见,本病以肢端皮肤间歇性皮温升高、发红、肿胀及烧灼样痛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末端,尤以下肢多见,多呈对称性分布,较少见于面部和耳部.其症状常因运动和遇热而加重,休息和遇冷而减轻.临床上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多认为与编码Nav1.7亚单位的SCN9A基因突变有关.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易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了一例学龄期儿童红斑性肢痛症误诊1例,以期提高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其他文献
目的: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产前的护理和干预的效果加以研究和论证.方法:从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来医院进行诊治的高危妊娠孕妇中选取了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社区180名脑卒中稳定期患者,用入户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本社区脑卒中患者接受社区连续康复护理的情况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单细胞生物,具有广泛的寄主域,包括昆虫、鱼类和人类。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引起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可以经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监测与影像CT同步比较分析,是否呈正相关系,用于疗效评估及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对本院2015年01月-2017年03月收治的10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
目的:探讨麻醉复苏期间老年患者低体温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低体温发生的原因,提前调节室温、使用保温毯、对输液/输血进行加温以及严密检测体温变化等实施干预措施.结果:采
目的:进行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经验总结,促进护理操作技术流程的规范性,使肢体废用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方法:通过对19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运动障碍康复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