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稀植“爆发力”探索(一)

来源 :云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b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旱育稀植“爆发力”探索(一)云南省气象局650034黄静珍从1995年起,我省开始正规试验示范推广水稻旱育新技术,到1997年,秧床面积达到17.3万亩,比1996年扩大15.31万亩,增加7.7倍,大田面积达到303.94万亩,比1996年扩大...
其他文献
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活集体资产并使其保值增值,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大理州本着
东川市玉米栽培技术东川市农牧局654100张家生彭庆海玉米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海拔700~2800米地区均有种植。现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和常年的栽培技术状况,制定以下栽培技术措施:一、播种
<正> 一、精细整地,施足底肥:秧田宜选择背风向阳,排灌畅通,管理方便的田块做秧田。做到精耕细耙,田平泥化,肥足草尽。亩施腐熟农家肥1~2吨,在犁最后一道田时,再用碳铵30~40千
<正> 我省南部热区,热带、亚热带水果品种种植较多,如香蕉、波罗、西番莲、芒果、柑橘等等,有一定的规模和产量。近年来,根据云南省18大项生物资源开发工程的要求,更激起了热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的类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 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growth factor,HB-EGF)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细胞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二
目的克隆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Akt表达载体,观察其在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和定位,并探讨干细胞因子(SCF)通过PI3-Akt途径对转染pEGFP-C1/Akt的MSCs中c-kit、Akt和VEGF mR
种植冬早辣椒是一条致富门路。为了帮助广大农户种好冬早辣椒,笔者在总结生产实践和学习其它辣椒种植老区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冬早辣椒的高产栽培技术归纳如下,供在生产实践中
蚕豆原产温带,性喜温暖,属喜光的长日照作物。发芽时最适温度16℃,最高25~35℃,最低为3.8℃,-4℃时可能受冻害,在营养器官形成期最适宜的温度为14~16℃,生殖器官形成期最适宜的温度为15~20℃。海拔1400米左右的
推广水稻旱育稀植5.4万亩增加纯效益1028.2万元砚山县农业局663100杨莲芬砚山县1996年推广水稻旱育秧3290亩,移栽大田54910.1亩。单苗栽插,亩密度为1.6~1.8万丛,比原来常规栽培少0.5~0.8万丛,最稀的亩插1.2万丛,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