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家校互动的策略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家校互动的方式逐渐多种多样,为家长了解孩子提供了不少平台。但是在部分农村,家校沟通中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停留在单一的面对面的谈话或者电话交流这一层面上,这样就造成了家长和学校教师之间的相处模式不能统一;双方的有效沟通较少;二者之间的了解相互脱节;最后就会形成教育的盲区,不利于对孩子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小学的家校互动进行研究,从而为农村小学的家校互动提供有效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校互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5-0014-01
  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就是父母,可以说父母既决定了孩子的性格,也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如果学校和家长可以达到有效的沟通,那么可以有效的为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保驾护航。
  1.农村小学家校互动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对学校的教育也自然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对孩子的教育也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看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家校之间存在着一些距离,那么如何来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家庭教育與学校教育产生合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呢?关键在于搞好家校沟通,记得一为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你就掌握了世界。”是,有生命就有沟通,人与人之间有了沟通,消除了隔膜,增进了了解,也就成了朋友。那么,家长和老师之间同样需要相互沟通、理解、信任和支持。因此,搞好家校沟通成为学校工作的另一要点。
  现在农村小学接送孩子都统一安排在学校大门处,因此家校沟通的形式基本上是通过每周发给家长的周计划以及家长开放日,才了解一些班上教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孩子的大致表现,减少了家长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孩子情况的机会。家长沟通次数少,只有一次或者一次都无法沟通。甚至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实际效果。对于家长比较关心学校的各项活动安排、带班教师对孩子教育指导策略的方式方法、以及需要家长配合和了解等事宜,缺少一定的宣传手段和媒介。
  其次,现在农村小学进行家校沟通的方式还是处于比较局限性的现状,APP等新媒体技术作为新型的一种沟通手段,受到很多家长的欢迎,但是由于部分农村家长在外务工或者是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APP使用率还是较低,也不能发挥家校软件的全部作用。
  2.农村小学家校互动有效策略
  (1)利用简单易懂的家校APP进行互动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家长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APP等新技术媒体是重要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增强家校合作,使家长参与学校的保教工作,形成家校合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技术下的家校沟通可以帮助老师方便、高效率的实现与一个或多个家长沟通,实现家校互动和对学生的家校共同教育;提高老师工作效率,使老师节约大量的工作时间和通讯开支,同时老师可以获取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另外,新技术下的家校沟通使班主任在原本如电话联系、当面个别交流、家长会、家访等形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方式。增加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面,保证了教育的同向同性。
  但毕竟部分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部分家长外出务工,管理孩子的则主要是孩子的祖父母等。APP作为一种新技术媒体,更适合年轻的家长,并且只能是使用手机的情况之下更能起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而相对于祖辈家长,特别是非智能手机使用的用户都是祖辈家长居多,所以在使用APP技术的时候,要有一个针对性,在面对无法安装和使用的家长,可以用其他的多渠道、多方向地沟通,如短信、电话等形式。
  (2)家长能够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
  为了让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正确看到家校互动的重要性。学校可以采用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来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比如说学校可以开放周五下午请部分家长代表来校听课,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其次也可以积极组织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将部分需要家长知晓的事情通过家长委员会进行传达和通知,可以更好的和家长进行和谐的沟通,两者也能增加互相了解。
  (3)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协作关系
  家校互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健康成长。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和家长在其成长的重要阶段进行及时的教育和行为纠正。因此教师需要和家长建立平等的协作关系,与家长共同建立辅导和教育孩子的目标。教师需要及时与家长讨论孩子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共同为目标努力。学校则需要尽可能的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交流的机会,也要为家长开展定期讲座与教育心理的内容宣传,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为顺畅和有效。
  3.结语
  总而言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也需要学校的指导,因此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在互动协调之后,才能更好的互相协作形成合力,更好的为学生的成长助力,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成为有品格,热爱学习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孙小荣.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阶段家校合作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席小莉,刘震旗,诸芳.家园沟通的艺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教育应有的内涵。心理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心育与智育的关系是交叉重叠的。因此,开掘学科教育的心理教育功能,注重心理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不仅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科教学效果,实现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充分开掘学科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的目标整合的目的。 
期刊
摘 要: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变化调整阶段,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改变使得他们呈现出焦躁、叛逆、自我意识强烈等显著特征,特别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学生们接触的世界更加广阔而多元,但这也对初中班主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进一步平等化,学生的需求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尊重,新时期班主任的管理艺术必须要顺应教育改革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展开革新,实现以生为
期刊
摘 要:发扬“工匠精神”就要提倡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这对美术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弘扬“工匠精神”除了教师对教学,对学生要精益求精,当好“教书匠”之外,需要让“工匠精神”走进学生当中。要从工匠精神的含义入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意将这种精神在学生美术学习中传承下去。  关键词:工匠精神;美术教育;专注  【中图分类号】G 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主要是为了让素质教育更好的实施下去,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就需要重视德育教学。就如《三字经》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教之道,贵以专”,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是否能够开花,就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专心的培育下去。因此,真正开展树德育人,让其浸润无声,这才是当前小学德育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德育;育人;浸润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中学生负担过重已经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提质减负”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中学作为学生生涯的起步阶段,做好“提质减负”工作对于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言尤为重要。提质减负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单位时间内轻负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减负;创新;高效;快乐学习;提升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
期刊
摘 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生时代,在這个“时代”中所接触的东西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其中“儿童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最大。好动、好奇、好问、好玩是学生的天性,而儿童文学中就包含着童趣,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恰巧绘画可以帮助儿童利用线条和色彩达到满足求知、好奇、天真、好动等方面的天性需求。  关键词:儿童文学;绘画创作;情感  【中图分类号】G 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期刊
摘 要: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我们一定要思考学生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是怎么想出来的,使每位学生将主动投入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中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兴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给予传授知识那么这知识就会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期刊
摘 要:实施幼儿园亲子作业有着诸多好处。但是亲子作业很多时候得不到良好的实施。本文就幼儿园亲子作业实施的价值进行了介绍,并就如何有效实施亲自作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亲子作业;家长  【中图分类号】G 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5-0010-01  一直以来,人们对“作业”一词的认识都限于中小学才会出现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
期刊
摘 要: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这两方面的教育是相辅相成、各具特色的,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家校合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针对当下家校合作意识不高;合作沟通能力不足;合作内容方式单一;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积极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加强学习
期刊
摘 要:文章从融合教育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资源教室的功能、资源教师的定位,指明资源教师的多重角色和所承担的责任,分析了资源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及培养专业资源教师方法。要实行融合教育,必须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的资源教师。  关键词:融合教育;资源教室;资源教师;专业标准;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 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5-0021-02  1.融合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