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来讲,一场强降水可能造成城市积涝、山洪地质灾害风险;但对于农业生产来讲,雨水不在多少,关键在下得及时不及时,春忙时节迎来的春播期第1场好雨无疑是老百姓盼望已久的。所以,能够在4~5月播种的关键季节,抓好4~5月中期的主要降水过程(≥10mm降水),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低温阴雨和回暖连晴天气的预报同样是春播期天气预报的重要课题。气温升高可能使马铃薯减产,作物生育期提前,全生育期日数缩短,作物需水量增加,农业病虫害加重,此时的气象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春播;降水过程;低温阴雨;预报
中图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174
引 言
3月末、4月中初期,忻州市农业生产春耕春播尚未启动,黄河沿岸、忻定原盆地一般在4月中旬,其余地方稍后在下旬初(4月初期由于冻土还没有开始解冻,农民一般都在作播种前期工作),据调查,近年忻州市春播工作大部分地区均在5月上旬正式展开,此时如何能够做到春播前保墒工作以及适时抢墒播种,春播期第1场好雨的预报将对播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 气候背景与环流背景
1.1 能量释放的预报信息
从气候背景看,春季正是大地回暖的季节,暖空气开始活跃,冷暖空气进入交替阶段,冷暖空气进行交替过程的转折点就是能量释放的预报信息。
1.2 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预计降水量≥10mm出现在未来2~5d内,概率为86.6%,满足以下2条指标:连续降压天数≥4d,温度与气压的相对差值>0;连续降压天数<4d,温度与气压的相对差值≥11。降水量<10mm,概率为80.0%,不满足以上2条指标。
1.3 天气环流背景分析
500hpa上两槽一脊型,贝加尔湖至巴湖为一宽槽区,对应地面上冷锋位于乌兰巴托至和田一线。这种环流形势下,冷空气大部分从西北路径入侵,但也有一部分从东北入海,造成回流天气,出现这种情况时,降水一般出现在2~3d;500hpa上两槽一脊,我国东北和巴咸海之间分别为一槽区,乌山为阻高,两槽之间在中纬度地区为一弱脊,对应地面上主要冷锋位于新疆地区。这种天气环流,冷空气主要从西路经河套入侵,出现这种情况时,降水一般出现在4~5d。
2 降水日数与气温
2.1 降水日数
一般地,3月份忻州市日降水量≥5mm 的日数为0.1~0.3d,4月份为1~2d,5月份为2d左右,所以说4月上旬为1个相对少雨日,4月下旬和5月下旬为春季的2次气候雨峰,对忻州市的春播十分有利。5月中旬以后容易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有的年份以大风冰雹为主,有的年份以局地暴雨为主。
以2007年为例:据统计,2007年3~5月,忻州市主要降水过程共出现11次,分析结果表明,降水过程12d为1周期的有7次,而且降水强度比较大;其余4次为4d的短周期。统计西风指数结果发现,降水一般出现在峰值后1d左右,峰值期间降水过程周期大约为12d左右。谷值周期大约为10d,峰与谷期间降水过程周期为5~6d,峰值降水周期与实况降水过程日期吻合较好,相关系数大。分析表明:2006~2007年5月大范围的主要降水过程基本上在峰值日或峰值前后出现。
2.2 气温
3月份,忻州市忻定原盆地和黄河沿岸月平均气温在2~4℃之间;东部山区月平均气温在1~3℃之间;高寒山区在0~-1℃之间。
4月份,忻州市忻定原盆地和黄河沿岸月平均气温在10~12℃之间;东部山区月平均气温在9~11℃之间;高寒山区月平均气温在7~9℃之间。
5月份,忻州市忻定原盆地和黄河沿岸月平均气温在17~18℃之间;东部山区月平均气温在15~17℃之间;高寒山区月平均气温在13~15℃之间。
3 结束语
数值预报产品是中期旬预报主要预报工具,它对转折性、灾害性天气和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性。实践证明,在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各季节的气候特点、天气发生的规律、地形、地貌,能够有效地提高中期转折性、关键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中期预报的思路首先来自于对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释用和判断,利用多年来积累的大气环流形势的演变规律和特点来分析数值预报产品所给出的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并对未来的大气环流背景作恰当的客观订正,对各家数值预报产品所反映的信息进行集成分析,從而得出春播期第1次好雨天气过程以及其范围大小、强度、影响日期及持续时间。
参考文献
[1] 章基嘉.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1.
[2] 山西省气象局主编.山西天气预报手册[M].气象出版社,1989.
关键词:春播;降水过程;低温阴雨;预报
中图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174
引 言
3月末、4月中初期,忻州市农业生产春耕春播尚未启动,黄河沿岸、忻定原盆地一般在4月中旬,其余地方稍后在下旬初(4月初期由于冻土还没有开始解冻,农民一般都在作播种前期工作),据调查,近年忻州市春播工作大部分地区均在5月上旬正式展开,此时如何能够做到春播前保墒工作以及适时抢墒播种,春播期第1场好雨的预报将对播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 气候背景与环流背景
1.1 能量释放的预报信息
从气候背景看,春季正是大地回暖的季节,暖空气开始活跃,冷暖空气进入交替阶段,冷暖空气进行交替过程的转折点就是能量释放的预报信息。
1.2 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预计降水量≥10mm出现在未来2~5d内,概率为86.6%,满足以下2条指标:连续降压天数≥4d,温度与气压的相对差值>0;连续降压天数<4d,温度与气压的相对差值≥11。降水量<10mm,概率为80.0%,不满足以上2条指标。
1.3 天气环流背景分析
500hpa上两槽一脊型,贝加尔湖至巴湖为一宽槽区,对应地面上冷锋位于乌兰巴托至和田一线。这种环流形势下,冷空气大部分从西北路径入侵,但也有一部分从东北入海,造成回流天气,出现这种情况时,降水一般出现在2~3d;500hpa上两槽一脊,我国东北和巴咸海之间分别为一槽区,乌山为阻高,两槽之间在中纬度地区为一弱脊,对应地面上主要冷锋位于新疆地区。这种天气环流,冷空气主要从西路经河套入侵,出现这种情况时,降水一般出现在4~5d。
2 降水日数与气温
2.1 降水日数
一般地,3月份忻州市日降水量≥5mm 的日数为0.1~0.3d,4月份为1~2d,5月份为2d左右,所以说4月上旬为1个相对少雨日,4月下旬和5月下旬为春季的2次气候雨峰,对忻州市的春播十分有利。5月中旬以后容易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有的年份以大风冰雹为主,有的年份以局地暴雨为主。
以2007年为例:据统计,2007年3~5月,忻州市主要降水过程共出现11次,分析结果表明,降水过程12d为1周期的有7次,而且降水强度比较大;其余4次为4d的短周期。统计西风指数结果发现,降水一般出现在峰值后1d左右,峰值期间降水过程周期大约为12d左右。谷值周期大约为10d,峰与谷期间降水过程周期为5~6d,峰值降水周期与实况降水过程日期吻合较好,相关系数大。分析表明:2006~2007年5月大范围的主要降水过程基本上在峰值日或峰值前后出现。
2.2 气温
3月份,忻州市忻定原盆地和黄河沿岸月平均气温在2~4℃之间;东部山区月平均气温在1~3℃之间;高寒山区在0~-1℃之间。
4月份,忻州市忻定原盆地和黄河沿岸月平均气温在10~12℃之间;东部山区月平均气温在9~11℃之间;高寒山区月平均气温在7~9℃之间。
5月份,忻州市忻定原盆地和黄河沿岸月平均气温在17~18℃之间;东部山区月平均气温在15~17℃之间;高寒山区月平均气温在13~15℃之间。
3 结束语
数值预报产品是中期旬预报主要预报工具,它对转折性、灾害性天气和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性。实践证明,在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各季节的气候特点、天气发生的规律、地形、地貌,能够有效地提高中期转折性、关键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中期预报的思路首先来自于对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释用和判断,利用多年来积累的大气环流形势的演变规律和特点来分析数值预报产品所给出的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并对未来的大气环流背景作恰当的客观订正,对各家数值预报产品所反映的信息进行集成分析,從而得出春播期第1次好雨天气过程以及其范围大小、强度、影响日期及持续时间。
参考文献
[1] 章基嘉.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1.
[2] 山西省气象局主编.山西天气预报手册[M].气象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