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 学语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以其立体地反映多彩的信息世界,全方位地扩大人们的视野,多角度地提供各种文化营养而深受大众的欢迎。电视进入了千家万户,现在的高中生也个个是小电视迷,很多学生寒暑假经常是抱着电视不放。这样的现象不能阻止,我们就该想办法加以利用。其实看电视对于学语文也有诸多好处,只要能够积极地利用好电视这个信息媒体,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下面就浅谈一下个人对“看电视、学语文”的一点想法:
  一.教育学生从收看新闻类节目中学习语言的规范、简明。
  现在的高中生时间非常宝贵,但仍然有许多小的零碎时间可以收看电视节目,如中午吃饭时间播放的“新闻三十分”、“中国财经报道”等等。这些节目的主持人标准的读音、正确的朗读停顿和语调、规范的语法以及质朴端庄的仪态,给人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多处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说普通话的水平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同时对国内外的大事也有所了解,可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除此之外,新闻语言的规范、得体、简明对现在语文学习中语言表达的训练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压缩语段题经常是给学生一段新闻,让学生提取信息写出一句话的主要内容或是给新闻拟标题。这种题目学生可以做,但语言总是不够准确、简明,用语罗唆。而新闻中的标题和内容其实就是这类题目的现实反映,多让他们看新闻类的节目,学习新闻语言,对学生以后做这类题目定会有所帮助。
  二.借鉴知识类节目,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
  电视中有许多群众喜闻乐道的栏目,借鉴电视栏目用于语文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员参与,进入角色,爆发创造力。
  现在的电视栏目已经不再是盲目的搞笑、好玩、好看,从中央台到地方台越来越多的电视栏目开始注重知识性了。像《百家讲坛》《国宝档案》《走进科学》等节目,教师可以在学生中宣传,在课堂上组织一些相关活动。比如让学生集体收看《百家讲坛》,然后对节目中所讲的某一历史人物进行评论,加深对其的理解和认识,会对以后的课文学习、作文训练起到很好的作用。还可以借鉴这种讲座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讲析课文的活动。
  三.指导学生收看电视剧,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兴趣——知识——技能——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创造力,这是学习的良性过程,也是我们教师a的追求目标。如何将学生对电视剧的喜爱层层转化,最终达到高层次的综合力和更高层次的创造力呢?我认为可以主要从这样两个方面去开展:
  1.有组织地开展对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的看读评写活动。
  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往往集中最佳的导演、编剧、演员阵容,比一般的电视剧更能激起学生的观评热情。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收看中央台播放的四大古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收看前,让学生阅读原著;收看时,让学生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观看。如:电视剧和原著情节异同,导演如此改编的目的、用意以及得失和改正的意见;收看后,采用指定中心发言与自由评论的形式,组织辩论并写出剧评,谈谈自己的观后感。例如电视剧《水浒》,很多学生都看过,而且也很喜欢看。我们在高二的语文课本上也学过原著里面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们要求学生将阅读原著和观看电视结合,口头评论和书面剧评结合,讨论林冲这个角色在原著中和电视剧中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一个更能够形象生动地表现这个人物。这样学生就不会只是机械的观看电视的剧情,而是更多地注重人物、情节、环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课文时重点讲到的内容,学生就会更加立体地熟悉、理解这些文学作品,学起来也更加容易了。
  2.将收看电视剧与课文中的戏剧单元教学结合,提高学生读写剧本的能力。
  在高二的语文课本中就有一个戏剧单元,里面选了不少中外优秀剧本,有曹雨的《雷雨》、老舍的《茶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学习这些优秀的剧本,掌握写剧本不可缺少的要素,了解剧本创造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对戏剧有所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展看课文剧本录像的活动,让学生观看《雷雨》《窦娥冤》等影片,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习剧本的兴趣。
  看电视、学语文,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利用好了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对于学生而言,无节制地看电视,会影响学习,有碍健康。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把握看电视和学习的关系:1.要适度适时,不能过于沉迷,也不能过分依赖。2.要有选择,纯娱乐节目可以看,但要少看,主要选择收看对学习有用的知识类节目。3.带着问题收看收获会更大。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应把看电视活动有意识地纳入语文学习的轨道,同时又要进行有序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看电视学语文,培养学生多方面语文素质的运作机制。
  
  刘宏英,赵琼,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黄石。本文编校:老 猛
其他文献
中国台北一对邻居老夫妇,有个在美国行医的儿子。几乎每次在大厅里遇到,都听见他们在跟管理员或其他邻居谈宝贝儿子。  去年,老夫妇终于移民到美国跟儿子住。可是才去半年,就回来了,说在那里住不惯。  有一天,在电梯里遇到老太太,我提到女儿的高中功课好辛苦。她居然叹口气,拍拍我,说别让孩子太辛苦,别让孩子太成功,孩子一成功就飞了,等于没有了孩子。又说他们老两口住在儿子家半年,连一席话都没跟儿子好好说过。有
我写日记,每天都写一则,哪怕写一则流水账,我都要写,只要活着。我不希望有一天的空白,在我,一天的空白,那不是日子的空白,而是生命的空白和虚度。认真地写完真实生命中的每一天,我就觉得自己宝贵的生命完成了一次大圆满。新的一页翻开,那是鲜活生命的又一次重生和轮回。  写日记,始于读高中。因为有日记相伴,我年轻的生命里溢满浓郁的花香。  那时,拥有太多的冲动、梦幻和遐想。心似浮云,飘忽不定,落地无痕。于是